

2025年5月18日,“2025湘雅国际心血管病学大会(XY-ICC)”顺利完成各项学术日程,于长沙圆满落下帷幕。
本次大会历时3天,设置了1个主旨论坛、1个特色论坛及12个主题分论坛,广泛邀请国内外心血管及相关领域专家550余位,吸引了约2,300名听众注册参会,在绚烂夏日释放着学术活力。
回顾三日的“心”之旅程,智慧火花持续迸发,学术友谊弥足珍贵,全体参会专家以最饱满的热情,合力奏响了一场心血管学科的“交响曲”。
星城聚首胜友如云
▼▼▼

开幕式现场嘉宾共同见证首届XY-ICC正式启航
“本次大会从国家重大需求和人民健康出发,探讨心血管领域的焦点难点问题,分享临床基础转化成果,我们将竭力为大家打造一个学习共进的交流平台,一同为心血管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大会共同主席、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张国刚教授在开幕式上这样说道。
会场内胜友如云,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齐聚一堂,论道心血管学科新发展(点击链接查看开幕式报道),将学术氛围拉满,得以让会议收获预期效果。
以创新与转化为纽带,深化学术友谊
▼▼▼
加速科研创新成果从实验室到临床的转化,能让患者更快受益于新技术和新疗法,提高疾病治愈率和患者生活质量;同时,促进了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吸引更多力量投入到心血管相关研究中,为行业注入了新活力。基于这一考量,大会主旨论坛以创新与转化为核心议题,专家学者们分享了团队成果,交流了创新技术、理念从萌发到最终实现转化与应用的宝贵经验。主题报告涵盖人工智能、精准医疗、新型生物材料、新研究靶点等前沿方向,展示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的全链条过程。这些成果和经验分享,不仅拓宽了视野,也为后续的学术交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当我们将目光投向地域文化对学术交流的促进作用时,会发现敢为人先的湖湘文化和勇立潮头的浙江精神,推动着两地在创新实践中不断前行。在创新文化的浸润下,湖南和浙江的心血管专家结下了深厚的学术友谊,而“湘雅-浙江”论坛,便是这份友谊的生动体现。论坛邀请了包括湘雅杰出校友王建安院士在内的众多浙江专家,与湘雅同道展开了对话。
面面俱到,多方位满足参会需求
▼▼▼

本次大会内容辐射心血管学科方方面面,聚焦前沿热点,临床思考与学科融合并重。主题论坛百花齐放又各有侧重,设置了冠心病、心律失常、高血压、心力衰竭、结构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疾病、心脏重症、心肌病、心电、心血管护理、心血管影像等版块。通过主题报告、病例讨论、手术演示等形式,满足不同层级、不同专业方向参会人员的学习需求。会场内,座无虚席,讲台上专家们倾囊相授,参会者们则全神贯注,认真聆听记录,让知识的火花在每个角落闪耀。


此外,大会举办心电图知识竞赛、病例分享比赛及科普展示比赛,构建了多元的学习平台,加强参会者、特别是青年医技护人员的参与感与互动感,进一步激发了大家的临床思维活力,共同提升实际治疗决策能力,让会议的教育意义得到最大化体现。

除了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大会还有一个重要使命,就是推动我国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与控制,助力心血管疾病的拐点早日到来。围绕高血压、血脂等临床关切话题带来专题讲座,涵盖最新指南解读、管理策略、治疗策略等内容,帮助基层医务工作者夯实基础知识,助力地区诊疗规范化、标准化和同质化发展。
“本次大会的圆满召开离不开来自全国各地专家的大力支持,在此我向所有领导、专家、同道们表示衷心感谢!更加感谢医院心内科的全体同仁,以及来自不同学科的同仁们,大家对本次会议的举办期待已久,表现出了空前的团结,每一位组织者都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将每一个分论坛都筹备得十分出色,正是因为有了你们的加入,确保了大会的每一个环节都能顺利进行。我们将不忘初心,继续为心血管学科的理论与实践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为湖南省乃至全国心血管诊疗事业的繁荣作出更大的努力。”大会执行主席、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柏勇平教授在闭幕之际对所有参会嘉宾及全体工作人员表示感谢。
至此,在“传承、开放、创新”的氛围中,2025湘雅国际心血管病学大会圆满落幕收官。
盛会虽已落幕,但交流从未止步。
XY-ICC承载着湘雅与各地同道聚合力的友谊,在学术繁荣的背景下蓄势待发。
行者致远,拓者无疆。相信湘雅之光,将继续照亮心血管医学的未来之路。
今天的落幕是为了下一次更好地相聚,期待明年再续学术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