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 J Case Rep|警惕!阿托伐他汀诱发的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一种严重的炎症性疾病,由胰腺内消化酶的过早激活引起,导致自身消化和组织炎症,是美国胃肠道疾病住院的主要原因之一,每年发病率约为210,000例。AP的临床表现差异很大,从轻度炎症到伴有全身器官衰竭和高死亡率的重症坏死性胰腺炎。AP最常见的病因包括胆结石、酒精摄入和高甘油三酯血症。药物性胰腺炎(drug-induced pancreatitis,DIP是一种罕见的病因,占AP病例的比例不到 2%。2015年至2017年间,沙特阿拉伯报告了17,730例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其中11.11%与心血管疾病相关。阿托伐他汀占这些ADR的9.7%,包括肌肉疼痛、疲劳、肝酶升高和胆红素升高。



他汀类药物常用于治疗高脂血症,通过抑制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来降低血清胆固醇和心血管风险。2018-2019年,美国约有9200万人使用他汀类药物。近期,《American Journal of Case Reports》报告了一例“Atorvastatin-Associated Acute Pancreatitis: A Case Report”,当然,他汀类药物使用与AP之间的关联仍存在争议,需要进一步研究以确定因果关系。


病例报告


一名 48 岁男性血脂异常患者,接受阿托伐他汀 40mg / 天治疗,因上腹痛持续 12 天且在入院前一天加重而到急诊科就诊。患者描述疼痛呈弥漫性放射至整个腹部,进食油腻食物后加重。伴随症状包括恶心、呕吐、疲劳和夜间盗汗。患者否认有酒精、烟草或非法药物使用史,且无胃肠道或胰腺疾病家族史。


体格检查显示,患者血压正常(117/70mmHg),心率 78 次 / 分钟,呼吸频率 19 次 / 分钟,体温 36.7°C。腹部检查显示上腹部轻度压痛,无反跳痛或肌紧张,无肝大或腹水迹象。


检查


患者接受了一系列检查:肝胆系统腹部超声显示胆囊壁轻度增厚,厚度达 5.5mm,可能为反应性增厚,无胆结石或胆囊周围积液证据。胆总管(CBD)无扩张,未观察到胆道扩张。实验室检查显示胰酶显著升高,淀粉酶 3273U/L,脂肪酶 2503U/L,符合AP的诊断。肝功能显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轻度升高至 113U/L,总胆红素 45.8μmol/L,而碱性磷酸酶和肌酐水平在正常范围内。血脂谱排除了高甘油三酯血症。表1总结了实验室检查结果。


表1. 实验室检查结果(入院时和入院后第1天)


治疗与转归


初始治疗包括支持性治疗,如以乳酸林格溶液 125 mL/小时进行补液,以及使用甲氧氯普胺治疗恶心和对乙酰氨基酚缓解疼痛。立即停用阿托伐他汀。患者保持低脂饮食并密切监测症状缓解情况。


住院2天期间,胰酶水平显著下降(脂肪酶:1147 U/L,淀粉酶:1733 U/L),患者上腹部疼痛缓解。出院时,患者被开具了对乙酰氨基酚用于缓解残留疼痛和 40 mg 奥美拉唑用于胃粘膜保护。在后续随访中,他报告症状完全缓解,无 AP 复发。


讨论


该48岁男性患者在服用阿托伐他汀后出现AP,Naranjo评分为6分(表2),表明可能是药物不良反应。Naranjo 评分量表在流行病学研究中被广泛用于评估 AP 中药物不良反应的可能性。例如,Jones 等人的一项研究显示,该量表可用于系统地识别药物性急性胰腺炎病例,确保评估的客观性和可重复性。这支持了该量表在我们病例中的可靠性,其中阿托伐他汀被确定为可能的致病药物。


表2.本病例的 Naranjo 评分

评分标准:<1:可疑,1-4:可能,5-8:很可能,>9:确定为药物不良反应


高甘油三酯血症是AP的公认独立风险因素。然而,患者入院时甘油三酯水平在正常范围内,排除了高甘油三酯血症作为潜在诱因的可能性。进一步强化了阿托伐他汀本身是本病例致病药物的可能性。


文献回顾显示,他汀类药物诱导的AP不仅限于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和普伐他汀的类似病例也显示,在停药后症状缓解,支持了他汀类药物可能具有诱导AP的类效应。本病例报告展示了阿托伐他汀使用与AP发作之间的明确时间关系,严格的排除其他病因,为诊断他汀类药物诱导的AP提供了有力证据。


需要对药物诱导AP进行彻底的临床评估和详细的用药史询问。血清脂肪酶和淀粉酶水平在入院时至少升高至正常上限的两倍,其中脂肪酶比淀粉酶更具特异性,并在7-14天内下降。此类患者需及时给予支持性治疗,包括镇痛药和补液,对于管理这种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至关重要。


他汀类药物是导致AP的多种药物中的一种,其他还包括硫唑嘌呤、氢氯噻嗪和甲硝唑等。根据Badalov分类系统(该系统根据报告病例、再次尝试结果和潜伏期对导致AP的药物进行分类),他汀类药物被归类为3b类或4类。这强调了在使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出现不明原因胃肠道症状时保持警惕和积极管理的必要性。


结论


临床医生有必要熟悉他汀类药物作为AP的可能病因,并在接诊此类病例时保持高度怀疑,特别是当患者出现未知病因的 AP 时。全面回顾患者的药物史对于确定他汀类药物使用与 AP 症状发作之间的潜在联系至关重要。此外,迫切需要进行大样本量的前瞻性研究,以阐明他汀类药物使用与 AP 诱导之间的确切关系。这些研究将为我们提供更多关于他汀类药物可能引发这种严重不良反应的机制的深入见解,并指导制定更有效的管理策略,以降低与他汀类药物治疗相关的风险。


阅读数: 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