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C 2025|中西医结合论坛:智汇传统医学,共启中西医结合新篇章

由上海市医学会、上海市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主办,上海市近三十家医院共同承办的第十九届东方心脏病学会议(OCC 2025)将于2025年5月29日-6月1日在上海世博中心举行。东方会将继续秉承“开放、创新、合作”的办会宗旨,全面展现国内外心血管病学领域的最新进展,共同探索心血管疾病防控的中国模式。让我们共赴东方,不见不散!


中西医结合论坛


施海明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樊民教授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前沿研究与技术融合

中西医协同的科技新图景

论坛汇集了来自全国心血管及中医药领域的顶尖专家,他们将围绕中西医协同创新、现代技术与传统医学的融合等议题进行深入探讨。施海明教授将解读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最新循证证据。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胡元会教授将利用空间代谢组学技术,揭示赤麒麟散调控巨噬细胞胆固醇代谢的机制,为抗动脉粥样硬化(AS)提供新的视角。此外,上海长征医院梁春教授将针对非阻塞性缺血性心脏病的中西医协同诊疗方案,提出精准干预策略。上海长征医院吴宗贵教授将展望人工智能(AI)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强调大数据与AI技术将加速中西医结合的创新进程。


临床实践与标准构建

中西医协同诊疗的规范化探索 

对于心血管疾病的中西医诊疗标准与临床转化,樊民教授将提出“冠状动脉疾病(CAD)药物治疗新标准”,整合中西医优势以优化疗效。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毛静远教授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朱明军教授将分别分享心衰与高血压的中西医结合研究成果,其中社区队列研究将揭示中医药对高血压靶器官保护的长效价值。江苏省中医院陈晓虎教授将创新性提出“中医时间生物学”概念,探讨生物节律与双心医学的关联;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浙江医院毛威教授将系统梳理动脉粥样硬化领域的中西医协同研究进展,为临床转化指明方向。


循证创新与未来展望

破解疑难病症的突破性路径

此外,论坛将聚焦循证医学与疑难病症的联合攻关。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商洪才教授将提出中西医结合循证研究的创新方法论,强调多学科协作的核心作用。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李应东教授将针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筛查与治疗,展示中西医联合干预的独特优势。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马晓昌教授则将系统分析心衰现代治疗进展与中医药发展现状,以中西医结合优化心衰治疗。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王肖龙教授则通过中成药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事件的影响研究,为患者术后管理提供新思路。



本次论坛以高质量学术交流为纽带,通过跨学科对话与创新成果分享,为中西医结合领域注入新动能,进一步推动全球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的协同发展。


审核:施海明、梁春



转自|东方心脏病学会议


扫码进入专栏
了解更多会议资讯

阅读数: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