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4日,“第25届心律学大会(CHRS 2025)暨2025年河南省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学学术年会”期间,雅培“X-Vision电生理整体解决方案”专题会顺利举行。本次会议聚焦EnSite™X系统全极近场标测技术(OT/NF)和TactiFlex™消融导管两大创新产品,深入探讨其在复杂心律失常诊疗中的突破性应用。OT/NF技术通过高密度全极向量标测,显著提升复杂心律失常的定位精度与效率;而TactiFlex™消融导管凭借独特的柔性头端设计及实时压力反馈功能,为房颤消融提供了更安全、高效的解决方案。这两项技术的协同应用,标志着电生理领域迈入精准化、智能化的新阶段。
国际专家齐聚,共话技术创新
▼▼▼
Session1:探讨OT/NF标测技术,精准定位·高效消融
会议分为上下半场,汇集了来自国内外顶尖电生理中心的数十位专家。上半场围绕OT/NF技术的临床应用展开,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李学斌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薛玉梅教授、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储慧民教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易甫教授共同主持。
Javier Moreno:化繁为简——OT/NF在复杂疤痕相关性房扑中的临床应用

西班牙马德里拉蒙·卡哈尔医院的Javier Moreno教授以“Simplifying Complexity: OT/NF Reshapes Clinical Strategy in Atypical Atrial Flutter”为题,系统阐述了EnSite X™ OT/NF高密度标测技术在复杂疤痕相关性房扑(AT/AFL)治疗中的革新性应用。该技术通过整合OT/NF信息,结合高密度标测(HD Grid),实现了对心房电生理基质的精准解析。临床案例显示,该技术通过精准定位复杂折返环路(如二尖瓣环、肺静脉周围)及优化消融策略,显著提升手术效率,降低术后复发风险,标志着房扑治疗从经验驱动向数据化、精准化的范式转变。在讨论环节,针对与会专家提出的“典型三尖瓣房扑中HD-Grid是否检测到碎裂电位或缓慢传导区”的提问,Javier Moreno教授指出此类现象在多数病例中未见显现,建议术者延长标测时间以提高异常电位捕获概率。对于“复杂房性心律失常的标测技巧和经验”的,他提出可采用低电压高频率的方法,将低电压阈值降低至0.04mV,同时提升高频率阈值,直到聚焦于电生理峡部区域。
蔡哲钧:全极近场标测技术指导复杂房性心动过速高密度标测解读技巧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蔡哲钧教授深入解析了OT/NF技术在复杂房性心动过速诊疗中的关键作用。OT全极标测带来的OT箭头独立于LAT标测,为心律失常解读提供更多信息。蔡哲钧教授在进行房性标测时,相对于LAT颜色,更依赖OT箭头。两个病例分别展示了线性消融时OT箭头可以清晰标识Gap,房速标测时可以看到显著箭头发散。借助真实的病例,蔡教授展示了OT技术在复发心律失常消融中的临床价值,为复杂心律失常的机制判断与消融决策提供多维度数据支撑。
林立:全极近场标测技术助力房性心律失常高效标测经验分享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林立教授聚焦OT/NF标测技术的革新突破,强调其通过HD Grid导管消除双极盲区、结合全极向量动态分析与峰值频率智能标测,实现电生理标测的精准跃升。OT箭头是实时分析结果,相对回顾性分析的洋流图,更加准确显示当下心肌激动状态。Near field标测容易发现更多高频碎裂电位,超高密度的同时电位识别更精准,提示疾病关键部位,更快找到靶点。OT箭头与NF共同使用,无论对于靶点、Gap还是关键峡部,都能准确快速进行定位。复杂病例简单化,简单病例程序化。
盛夏:破局者——OT/NF技术深度赋能房性心律失常标测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盛夏教授以“破局者”为喻,系统阐释了OT/NF技术在房性心律失常诊疗中的革新价值,全极标测是EnSite X系统更新中他最喜欢的功能。OT技术通过360°实时计算电极组信号最大振幅方向,沿该方向生成精准EGM并辅以向量箭头动态可视化,彻底突破传统标测盲区。在房早、房扑、持续性房颤及消融后复发房扑四类典型案例中,OT/NF技术均展现出强大功能:对于肺静脉起源心动过速,OT可以精准揭示起源点,无需PVI也可快速消融。双环折返利用OT箭头对撞,可以排除被动折返环。借助OT箭头,快速排除干扰项,聚焦于真正关键峡部。二尖瓣峡部外膜连接处,OT能够给出显著提示。
张荣峰:全极近场标测房性心律失常应用经验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张荣峰教授聚焦OT技术在复杂房性心律失常中的突破性应用,通过局灶房速、典型房扑及内外膜折返房扑等复杂案例,系统性验证其临床价值。OT技术依托全极算法消除双极盲区,实现标测密度与精度的双重提升:全极激动向量可以清晰直观提示关键靶点;房扑标测发现色带缺失,可以观察OT箭头状态,若阻滞线附近OT箭头发散,可以提示外膜传导;磁场定位算法使模型和导管更加稳定,增加手术安全性和成功率。
宋红星:全极向量在复杂心律失常中的应用

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宋红星教授通过临床案例,阐释了OT技术在复杂心律失常诊疗中的核心优势:通过消除双极盲区、逐跳高密度采样及可靠的全极EGM计算,重塑标测精准度。结合HD Grid导管与Near Field近场感知技术,该方案可精准识别复发房颤、房扑的关键机制——OT技术消除双极盲区导致的假性低电压,动态向量箭头标注局部激动方向,标测密度提升50%;近场感知功能基于峰值频率(Peak Frequency)筛选高锐度电位,有效排除远场干扰,还原真实电压与激动时间(LAT),辅助锁定折返峡部。
Session 2:聚焦TactiFlex™消融导管,革新房颤消融术式

下半场聚焦TactiFlex™消融导管与房颤消融术式的变革,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董建增教授、天津市胸科医院马薇教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孙国建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邓海教授共同主持。
刘念:ICE指导房穿极简术式与龙鳞压力导管拖拽消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刘念教授系统展示了雅培EnSite™X系统联合TactiFlex™消融导管的案例。通过极简房间隔穿刺法,术中以心腔内超声(ICE)精准标定穿刺鞘长度、定位卵圆窝,结合HD Grid导管三维导航,实现零射线、低三维系统依赖的快速穿刺。极简房间隔穿刺法可以一步到位,省去多余操作。操作时间与透视指导无显著差异。消融阶段,TactiFlex™消融导管依托柔性头端设计与实时压力反馈,配合拖拽消融技术,可在维持稳定贴靠的同时高效完成线性损伤。新的TFSE龙鳞大头,贴靠稳定性大幅提高,适合用于拖拽消融。
石瑞正/易军:HD Grid网状高密度标测导管操作技巧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易军教授深度解析了EnSite™X系统联合HD Grid导管在房颤射频消融中的技术革新。该方案通过精准建模-智能标测-动态校准三阶优化,重构手术流程:
HD Grid导管凭借极间距固定设计与OT/NF标测技术,消除双极盲区干扰,实现超高密度(间距2mm)实时激动标测,模型结构饱满度提升40%;近场感知功能通过量化电位峰值频率(>220Hz提示贴靠良好且存活心肌),动态校准局部激动时间(LAT),规避传统电压标测受导管贴靠影响的局限;EnSite™X系统支持多标测图叠加(如电压-频率融合图),直观呈现关键消融靶区,结合HD Grid的稳定操控性,显著缩短标测时间。
沈伟:Close the Gap: OT技术在房颤消融中的应用

中国科技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沈伟教授基于EnSite™X系统的Close the Gap Workflow通过HD Grid全极电压标测叠加峰值频率图(PF)及动态传导方向箭头,实现肺静脉漏点(Gap)的快速锁定。该技术突破传统依赖电位时序分析的局限,即使在房颤心律下,OT/NF标测可自动区分近场/远场信号,精准标记漏点区域。术中参考选择灵活——窦律或起搏时以冠状窦(CS)为基准,房颤或CS不稳时则切换至HD Grid自身或体表参考,通过OT标测的局部心肌传导方向箭头即可高效准确判断肺静脉漏点及外膜插入点。
邓海:F.L.E.X. workflow 房颤消融术式

广东省人民医院邓海教授系统阐释了持续性房颤的标准化术式:涵盖冠状窦电极放置、Marshall静脉无水酒精消融、房间隔穿刺、左心房三维建模、2C3L消融模式实施及验证补点等核心步骤。研究团队通过技术创新显著提升手术效率与安全性:采用HD Grid标测系统在窦性心律下实现快速漏点定位,配合LiveView动态可视化及OT定位功能精准识别Gap;应用EnSite™X系统Voxel模式突破传统磁场导航局限,构建不依赖冠状窦参考的稳定三维模型;TactiFlex™消融导管实现实时接触力反馈,配合EnSite™X系统特有的OT箭头导航系统,显著提升漏点定位精度。讨论环节,关于持续性房颤消融策略,邓海教授指出当前各中心基于不同电生理机制开展的线性消融、后壁隔离等改良术式,仍需通过多中心临床研究进一步验证其有效性与安全性。
周纬:基质改良与持续性房颤消融策略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周纬教授谈到,对于无心房器质性病变或病变轻微、左房内径<43~45mm、房颤持续时间较短(<3个月~2年)、年龄<65岁、心房波相对“不碎”(f波显著)、年龄较轻的患者,可能从导管消融中最能获益。慢性持续性房颤改良后,有50%以上患者心房容积降低。对于不能被电复律的持续房颤,大心房,F波不明显,基质很差的患者进行PVI+CFAEs+线性消融+左心耳封堵,以房颤终止为终点。对于二次或多次消融,根据其基质,线性消融,基质太差伴有快速心律失常的患者会选择将左房进行电隔离,以房颤终止为目的。
周纬教授使用龙鳞头端的消融导管进行房颤消融,采用70W消融功率,消融参数设定后壁4秒,前壁5-7秒。通过3000例观察,70W高功率消融对比传统功率无症状脑梗的发生率更低,且没有发生严重并发症。
王伟:龙鳞压力导管在持续性房颤消融策略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王伟教授聚焦TactiFlex™消融导管导管的工程突破:其柔性头端采用“贴靠面定向灌注”设计,冷盐水集中喷射至组织接触面(13mL/min),消融温度稳定<35℃,血栓发生率较传统导管下降;“龙鳞”纹理结构增强摩擦力,有效提升贴靠稳定性,尤适于LPV前壁等易滑脱区域。术中结合ViewFlex ICE全程监测心包与血栓,HD Grid精准建模后,龙鳞导管可高效完成线性消融,POP风险近乎为零。
技术赋能临床,展望未来实践
▼▼▼
本次专题会通过国际前沿案例分享与多中心实践经验交流,彰显了雅培在电生理领域的持续引领。OT/NF技术与TactiFlex™消融导管的协同创新,不仅重塑了复杂心律失常的标测与消融流程,更通过智能化系统整合(EnSite™X系统),为术者提供了“一站式”解决方案,通过高精度标测、实时反馈、柔性操作三大核心优势,推动全球电生理手术向更高效、更安全的方向演进。未来,随着OT/NF技术与TactiFlex™消融导管的进一步普及,更多复杂心律失常患者将受益于精准化、个性化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