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5月22-25日,房颤整体解决方案新技术展厅顺利开展!在活动的新技术展台上,波士顿科学展示了WATCHMAN FLX 左心耳封堵器、Versacross WM connect射频交换导丝套件、FARAPULSE脉冲电场消融导管以及StablePoint射频消融压力导管,为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提供了灵活的消融方案,为心血管疾病的诊疗带来了更多的可能。同时,通过FARAPULSE新型模拟器让专家们身临其境的感受到安全且高效的手术流程。在新技术展厅中,通过预约制的形式向到场的专家们展示了最新一代的WATCHMAN FLX Pro左心耳封堵器、FARAPOINT三维点状PFA导管、FARAFLEX三维大局灶PFA消融标测导管以及FARAVIEW三维系统,黑科技引爆沉浸式体验,更加深刻的让专家们体会到波士顿科学不仅仅提供技术,更致力于与医者共创心律失常管理的未来范式。


PFA麻醉方案研讨会
▼▼▼
2025年5月24日上午,电生理领域与麻醉学界的专家们齐聚一堂,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学科交融学术盛会。波士顿科学作为脉冲电场消融技术的领跑者,不遗余力地搭建起学科交流与协同发展的桥梁,推动新技术迈向新高度。
本次研讨会,邀请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的蒋晨阳教授作开场致辞。蒋教授精准指出,脉冲电场消融技术作为一项革命性突破,无疑是房颤导管消融领域的未来方向。会议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的董建增教授、苏州大学附属第四医院麻醉科的李健教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的王月刚教授以及北部战区总医院的王祖禄教授共同主持。四位主持嘉宾凭借深厚的专业底蕴与卓越的引导能力,为这场跨学科对话铺就了顺畅而深刻的交流轨道。
哈特瑞姆心血管病医院的刘兴鹏教授以 “房颤脉冲消融与麻醉需求” 为开篇演讲主题,率先拉开学术研讨的大幕。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的龚俊松教授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的王群山教授作为讨论嘉宾,深度参与该环节。刘兴鹏教授在演讲中特别引述了丹麦2024年一项全国队列研究,该研究旨在对比不同麻醉方案(局麻或全麻)对房颤消融术后复发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局麻组在房颤导管消融术后再次消融次数多于全麻组,且房颤复发风险更高,为后续研讨提供了重要实证依据。
实战分享环节同样亮点纷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麻醉科的李书闻教授分享了PFA深度镇静麻醉方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麻醉科的乔庆教授带来PFA插管全麻方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的孙德峰教授则展示了PFA喉罩全麻方案。随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的杨汉宇教授、中日友好医院的周益锋教授以及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张荣峰教授,围绕这三种麻醉方案展开热烈讨论。他们聚焦于深度镇静下无肌松状态时患者体动管理策略、术中依据患者体征及时精准调整用药方案等临床实战中的关键问题,深度剖析,各抒己见,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此次研讨会,是电生理与麻醉学科深度交流的重要契机。专家们的分享与讨论,让不同观点充分交融,新理念、新方案不断涌现,为PFA麻醉方案的优化完善和临床应用注入了强大动力。相信在全体专家的携手奋进下,脉冲电场消融技术及其相关麻醉方案必将持续精进,为广大患者带来更多福祉。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照片
PFA新技术论坛圆满举行
中外专家共话房颤脉冲电场消融新进展
▼▼▼
2025年5月24日上午,PFA新技术论坛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召开。本次论坛以“PFA(脉冲电场消融)技术”为核心,汇聚了来自克利夫兰诊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等国内外顶尖医疗机构的专家,通过专题演讲与多轮深度讨论,分享了PFA技术在房颤治疗中的最新临床实践与突破性进展。
一、权威主持阵容引领学术前沿:
论坛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马长生教授作开场致辞,强调了PFA技术对房颤治疗领域的革新意义。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的蒋晨阳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的魏薇教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的王如兴教授及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刘书旺教授共同主持。
二、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碰撞:
克利夫兰中心的Walid Saliba教授分享了PFA技术如何改变其手术习惯,PFA自2024年1月在美国开始应用,在不到一年的时间,以其卓越的安全性和高效性,迅速成为脉冲消融的主流能量,Saliba教授表示,克利夫兰中心已经有超过80%房颤手术在使用FARAPULSE。这一创新能量,不光治愈了患者,也同时治愈了术者,让术者手术更安心,患者回家更放心。
江苏省人民医院的居维竹教授则聚焦复杂房颤病例,通过HRS最新数据分享了PFA技术的前沿应用进展,并且结合自身手术病例,展示了FARAPULSE在治疗复杂房颤手术中的显著优势。
北京安贞医院的刘晓霞教授作为PFA使用的资深术者,从PFA的临床应用角度出发,比较了不同形状的PFA技术,网篮和花瓣型的设计更适用于肺静脉的隔离,同时,未来和三维的结合相信一定能够为术者提供“更加安心的手术体验”。
与此同时,会议还邀请了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的陈松文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的李梦梦教授,空军军医大学附属医院的易甫教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的吴强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的魏薇教授对于讲题进行讨论和分享。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照片
从融捷奏 安心之境
整体解决方案专题会
▼▼▼
2025年5月24日中午,从融捷奏 安心之境-整体解决方案专题会顺利举办!会议由陈良华教授、付华教授、桑才华教授、薛玉梅教授作为主持,共同引导与会专家对于PFA技术与左心耳封堵疗法进行了详尽的探讨。
刘强教授分享了邵逸夫医院团队的PFA手术流程。
1、通过用ICE结合三维显影,可以实现在极低射线的条件下PFA手术流程,更好的关注解剖与贴靠。
2、经过验证,PFA但对于治疗房颤不论是PVI还是PVI+都是安全有效的。
3、通过与麻醉团队的协同配合,PFA手术可以在1小时左右高效完成。
会中陈石教授、胡和生教授及赵英明教授分别对PFA手术的标准流程与患者管理话题进行观点分享。
Saliba教授分享了克利夫兰中心进行PFA+LAAC 一站式患者筛选标准及手术经验。Saliba教授认为,当下接受房颤及左心耳封堵一站式的患者包括:
1、符合当前房颤消融术和左心耳封堵术指征的患者
2、因消融术指征较弱而被推荐进行单独左心耳封堵术的患者(例如年龄大且病情较重的房颤患者)
3、根据OPTION试验结果,中低出血风险的房颤患者
同时指出,在PFA时代,一站式手术将会成为主流,越来越多的患者将会从PFA和左心耳封堵中获益。会中王云龙教授、赵英明教授、张宗棨教授分别对一站式手术的手术操作和一站式手术的患者筛选话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