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式三联手术!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成功完成一例终末期心衰患者LVAD植入术+Bentall+房间隔缺损修补术

2025年5月20日,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心衰机械循环支持中心,由副院长张向立带领的医疗团队,应用由深圳核心医疗自主研发的全磁悬浮植入式左心室辅助系统Corheart®6,成功为一位终末期心衰患者实施了左心室辅助装置(LVAD)植入术+Bentall+房间隔缺损修补手术,这不仅是终末期心衰综合治疗的技术革新,更通过可复制的治疗范式,推动社会医疗资源向复杂疾病救治领域优化配置。


手术照


患者简况


患者张先生(化名),反复心衰发作3年,再发加重胸闷1个月。门诊以“1.慢性心功能不全急性加重,难治性心力衰竭 心功能Ⅳ级2.主动脉根部动脉瘤3.主动脉脱垂并关闭不全(重度)4.多囊肾5.多囊肝6.慢性肾功能不全7.右侧腹股沟疝”为诊断收治入院。患者术前多处求医,因为存在肾功能不全,时刻面临肾功能进一步恶化,需要透析的风险,处处碰壁,一度陷入绝望的境地。经多方考量后,来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就诊,欲行心脏移植手术。




术前,为确保手术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心衰机械循环支持中心联合多学科团队进行了严谨的评估:患者存在主动脉根部瘤合并严重心功能不全,全心扩大,磁共振提示心肌组织无严重纤维化,INTERMACS评级4级,鉴于常规手术风险高,中远期愈后效果差,且心脏移植面临供体匮乏,经讨论后一致认为:左心室辅助装置(LVAD)植入联合Bentall术+房间隔缺损修补是最佳方案,通过心脏卸负荷,患者存在心脏功能恢复的可能。在与患者及家属做了充分的沟通后,张先生表现出了极强的求生意识,家属也给予坚定的支持。手术团队将为患者实施复合手术,后续将持续监测心功能变化。


术中术后片段


手术室内,张向立副院长带领的团队,以精湛的技艺和无畏的勇气,开始了这场生命与时间的较量。术中探查见主动脉根部呈瘤样扩张,最宽处约70mm。全心扩大,肺动脉增宽。房间隔有裂隙样破口。主动脉瓣左冠瓣脱垂,膜关闭不全。


正中切口开胸,建立体外循环,切除病变的主动脉瓣瓣叶及部分升主动脉血管壁,间断缝合植入25mm主动脉生物瓣及28mm四分支人工血管,将左、右冠脉移植到人工血管。修剪人工血管远端,与升主动脉远端吻合。


手术照


切开右房,5/0 prolene线连续缝合关闭房间隔缺损并缝合关闭右房切口。同期依次连接左心室辅助装置及人工血管,造孔,间断缝合置入顶环,建立辅助装置流出道。腹部游离皮下建立隧道,引出电缆线。吻合固定左室辅助装置泵头,端端吻合泵流出道及四分支12mm人工血管,充分排气。启动左室辅助装置,食道超声引导下,调整左室辅助装置泵速及体外循环转速,至体外循环顺利停机。依次拔除各插管,常规逐层关胸。


LVAD植入术+Bentall+房间隔缺损修补术,不仅考验着医生的技术,更考验着团队的协作与智慧。手术的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医疗团队的心血与汗水。张向立教授表示:“考虑到患者心脏巨大心包腔容积有限,手术选用全球超小超轻型左心室辅助装置Corheart®6,因其泵体小,术中便于放置,能减少胸壁摩擦及心肌牵拉风险,有效避免心脏压塞等不良并发症的发生。90克的‘迷你马达’通过磁悬浮技术替代心脏泵血,可为衰竭的心脏争取恢复时间。LVAD植入联合Bentall手术和房间隔缺损修补手术,既解决结构性病变根源,又提供循环支持,是终末期心衰综合治疗的根治性解决方案。”最终,手术取得了圆满成功。


Lvad植入术后泵头正对二尖瓣


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心衰机械循环支持中心,自成立以来,便致力于心衰机械循环支持的临床、随访、科研及教学工作,是国内第一家机械循环支持中心。在这里,不仅有先进的医疗设备,更有顶尖的医疗团队,他们以患者为中心,以技术为依托,不断探索医学的边界,为患者带来生命的希望。张向立副院长为学科带头人的专家团队,不仅在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更在科研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他们的努力,为心衰患者带来了更多的治疗选择,也为医学的发展贡献了力量。


已安返普通病房


诊疗特色



终末期心脏病外科治疗:率先在省内开展心脏移植术、人工心脏植入术;2019年成功完成河南省首例儿童心脏移植术;先后为兄弟3人成功实施心脏移植手术;2023完成河南省首例右位心心脏移植手术;2021年逐步开展人工心脏植入手术,目前已顺利完成五款人工心脏植入手术50例,2023年12月21日成立“郑州市心衰机械循环支持中心”,是国内第一家机械循环支持中心,致力于心衰机械循环支持的临床、随访、科研及教学工作。另外,还常规开展心脏瓣膜外科治疗、复杂冠心病外科治疗、大血管疾病外科治疗、房颤外科治疗、肥厚梗阻性心肌病外科治疗等。



阅读数: 1358
Online Interactive
Send
Reaction Welcom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