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整体解决方案新技术论坛——闪耀第十七届室性心律失常专题会议


2025年6月28日,在备受瞩目的第十七届室性心律失常专题会议上,波士顿科学的“房颤整体解决方案新技术论坛专题会”南京丰大国际大酒店顺利举办,本次专题会聚焦复杂心律失常、脉冲消融和左心耳封堵三大技术领域。


会议汇聚了国内顶尖心血管领域专家、学者及临床医生,聚焦房颤治疗领域的最新技术突破,与会专家们围绕房性和室性的复杂标测展开并深入探讨了PFA(脉冲电场消融)技术在房颤治疗中的最新科研进展、各中心经验以及LAAC(左心耳封堵术)技术的最新循证、操作技巧,现场学术氛围浓厚,交流热烈。


复杂心律失常专题


杨刚教授 复杂心律失常专题开场致辞


复杂心律失常专题第一环节围绕复杂房性心律失常标测展开,江苏省人民医院重庆医院杨刚教授带来开场致辞,杨刚教授表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复杂电生理,消融工具迭代层出不穷,但是对机制的清晰标测才是后续消融前最重要的一步,波士顿科学在标测领域一直有独到之处,也期待活动碰撞出更多新的观点和想法。


陈岗教授 主持

陈久霖教授 讨论

王明蛟教授 讨论

朱通建教授 讨论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上海市浦东医院陈岗教授担任主持嘉宾,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陈九霖教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王明蛟教授、襄阳市中心医院朱通建教授担任讨论嘉宾,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胸科医院赵亮教授带来讲题《高密度标测初探——消融中房扑机制的多变性》。


赵亮教授 授课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胸科医院赵亮教授在授课环节围绕房性心律失常的机制展开,总结了多次房颤消融术后内在的机制和规律,将消融术后房扑分类为


  • 伪8字/双环折返

  • 内膜传导变为外膜传导

  • 大局灶

  • 传导相反方向

  • 前后似无关联几类


多类,并围绕丰富的病例经验,抽丝剥茧,将每一类房扑的机制、消融策略精细分析,为在场专家带来了精彩的分享。


于胜波教授 主持

王子盾教授 讨论

吴楠教授 讨论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专题第二环节围绕复杂室性心律失常标测展开,济南市中心医院于胜波教授担任主持嘉宾、江苏省人民医院王子盾教授、江苏省人民医院吴楠教授担任讨论嘉宾,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宋旭东教授带来讲题《Rhythmia系统在器质性心脏病室速的应用》。


宋旭东教授 授课


作为国内复杂室性心律失常消融经验最丰富的专家之一,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宋旭东教授授课围绕如何判断有价值的疤痕(绝对疤痕和电生理疤痕)以及如何高精密的标测疤痕区域激动信号展开,回归电位标注与标测的基本原理、Lumipoint软件算法对于电位的计算、窦律下疤痕内异常晚电位的解读等,结合丰富的临床经验,引发在场热烈的讨论。


房颤整体解决方案新技术论坛专题



陈明龙教授、朱文青教授 房颤整体解决方案新技术论坛专题开场致辞


活动第二部分,由江苏省人民医院陈明龙教授和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朱文青教授致开幕辞,两位专家强调了PFA技术作为房颤消融领域的重要突破,其高“安全性、有效性”的优势为临床治疗带来了全新选择,期待与会专家以专业视角推动学术探讨层层深入,推动PFA以及LAAC技术的规范化应用。


大咖论道:PFA消融安全精进与高效优化


高兵兵教授 主持

杨玲教授 主持

陈红武教授 主持  

蒋彬教授 主持

李学勋教授 主持

张凝教授 主持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教授主持照片


脉冲消融篇由江苏省人民医院陈红武教授、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高兵兵教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蒋彬教授、山东省立医院李学勋教授、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杨玲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张凝教授(按姓氏首字母顺序)共同主持。几位专家以多维度的学术视角构建起贯穿基础研究、临床转化与手术实操的立体化研讨框架,并推动学术探讨层层深入。


江苏省人民医院陈明龙教授以《全球领先PFA技术-临床数据及应用经验》为题,介绍了脉冲房颤消融,脉冲电场消融使心肌细胞不可逆电穿孔,且对邻近组织如食道、神经等损伤小,结合真实世界数据,肯定了脉冲消融技术的安全性、有效性与可行性。


荣冰教授 授课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荣冰教授通过介绍中心20例PFA的手术经验,引出了FARAPULSE手术流程优化-高效篇的内容。荣冰教授重点强调了在度过学习曲线后,在二维下消融时间和皮到皮时间都是相较于传统能量大幅缩短,且能保持稳定。除此之外,与麻醉的配合也是手术流程高效中的关键环节,荣冰教授介绍了齐鲁医院单中心的麻醉方案,其中换台时间可以控制在10分钟之内。最后荣冰教授通过实际病例中的影像介绍了优化后的高效手术流程,真实展现了FARAPULSE的临床优势。


居维竹教授 授课


江苏省人民医院居维竹教授介绍了FARAPULSE脉冲消融系统的组成、消融流程及相关临床研究结果,结合江苏省人民医院应用经验,表示FARAPULSE完全满足现在房颤治疗的大圈消融需求,并通过消融前后基质对比证明FARAWAVE的导管设计刷新了肺静脉隔离的方式, 肯定了FARAPULSE的高效性及安全性,结合三维导航验证为FARAPULSE后续发展方向给出了宝贵建议。


   钱炜春教授 授课


南京市第一医院钱炜春教授分享了《PFA手术流程经验分享-PVI+应用探索》,详细介绍了南京市第一医院使用FARAPULSE进行房颤消融的手术流程,介绍了涵盖房间隔穿刺、左房导管操作、指出肺静脉、PW、MI、CTI等部位操作难点,肯定了FARAPULSE高效安全的特点,并强调持续性房颤术前需CTA检查,且二峡消融前要给硝苷预防冠脉痉挛,并指出峡部消融要重视贴靠。


前沿共话:LAAC循证突破与手术操作技巧


 韩冰教授 讨论

 陆齐教授 主持

马宝新教授 主持

王磊教授 主持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照片



左心耳封堵篇由徐州市中心医院韩冰教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陆齐教授、济南市中心医院马宝新教授、东部战区总医院王磊教授(按姓氏字母顺序)共同主持,四位专家以"循证指导临床"为主线,通过循证医学解析、技术标准革新、手术艺术升华构建深度学术对话,聚焦左心耳封堵技术前沿技术。


 邹操教授 授课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邹操教授通过OPTION研究结果解读,指出颤消融后的中高卒中风险患者,与OAC相比,LAAC显著减少非手术相关出血,并保持了同样低的卒中、系统性栓塞和死亡率。肯定了WATCHMAN FLX超高安全性、密封性和易用性。同时证明了即使低危出血风险的患者,在使用WATCHMAN FLX行LAAC仍有获益。


阮中宝教授 授课


泰州市人民医院阮中宝教授通过介绍最新的WATCHMAN FLX循证医学进展及临床实践,详细的介绍了PINNACLE FLX研究、SURPASS真实世界研究和OPTION试验,诠释了WATCHMAN FLX重新定义了3S标准:更安全,更有效,更易操作。


梁斌教授 授课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梁斌教授分享了《WATCHMAN FLX操作要点和特殊心耳封堵策略》,分别介绍了其对双分叶型、浅心耳、鸡翅和反鸡翅型等心耳封堵策略个人经验介绍与临床实例列举,比如针对浅心耳,FLX Ball安全性高和顺应性优异的骨架,术者掌握好“方向盘”后可用“毛毛虫”法、推伞法完成浅心耳封堵。


蔡铖教授 讨论

李珍珍教授 讨论

王林林教授 讨论

赵英明教授 讨论

蒋志新教授 讨论

李承宗教授 讨论

袁晓晨教授 讨论

真亚教授 讨论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讨论环节与会专家围绕PFA安全边际与LAAC术式革新展开多轮深度碰撞,也从持续性房颤攻坚到复杂心耳封堵策略,创新方案进行了热烈讨论,并达成初步共识。


 居维竹教授 总结


江苏省人民医院居维竹教授在总结发言中表示“今日的思想碰撞,是明日临床实践的燎原星火,为中国房颤治疗领域绘制了一幅兼具创新性、规范性与实战性的发展蓝图,期待我们再聚前沿,共奏心章!”


 结语:创新引领房颤诊疗未来


此次学术专场通过搭建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让专家们进行更深度分享与思想碰撞,以“安心之境”为使命,推动新技术惠及更多患者,以“精进之心”为引擎,深耕技术规范化与本土化创新;以“融合之智”为路径,共筑中国房颤整体解决方案的新纪元!  

阅读数: 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