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6月30-7月6日,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北京健康促进会、北京慢性病防治与健康教育研究会主办的第十二届武汉国际心血管病大会将于武汉召开。为迎接即将开启的线下大会,6月30日至7月3日特别策划四天线上手术直播,作为大会的“实战热身”,率先拉开学术帷幕。
连续多日的直播聚焦先心病、心脏瓣膜病、终末期心脏病、主动脉疾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外科诊疗,来自全国多家知名中心的术者将轮番登台,以高质量术例呈现当前心血管外科的技术纵深与理念前沿。术式接力,热度升温。WICCD 2025手术直播活动步入第二日,关于心脏瓣膜病外科治疗的“硬核实战”再度在云端精彩接力!
第二日高燃续航!实战演绎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治疗
▼▼▼
瓣膜性心脏病(Valvular Heart Disease, VHD)的人群患病率在逐年增加,成为威胁心血管健康的重要疾病负担。外科手术至今仍是其最为确切有效的治疗方式。随着疾病机制理解的深入与器械材料技术的不断进步,瓣膜手术正从传统开放走向微创路径,治疗策略也愈加多元、精准。
如何实现术式选择的个体化、治疗方案的长期化、疗效评估的全周期化,已成为瓣膜病诊疗中的重要课题......
7月1日,手术直播进入第二日,“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治疗”直播活动,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夏家红教授、董念国教授担任主席;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刘先宝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陈澍教授共同主持。开场环节,董念国教授致辞强调,瓣膜病的微创修复已成为当前心脏外科最受关注的热点之一,希望借助本次直播加强术者之间的交流协作,共同推动技术落地与理念革新。
董念国教授:理念先行引领创新,实战演练激发共识

随着材料更新、技术革新不断加速,心血管外科正迈入一个更加精准、多元、创新的时代。新技术、新理念不断涌现,新材料、新器械横空出世,推动着心外科医生在面对复杂疑难病例时不断精进诊疗策略。今日的手术直播聚焦于瓣膜病的微创治疗与修复技术,代表了当前心脏瓣膜外科最受关注的热点和最具挑战的难点。期待通过线上直播推动交流互鉴,激发学术灵感,为健康中国战略贡献心血管人的智慧与力量。
TAVR用于单纯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治疗的进展与创新
讲者: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杨剑教授

杨剑教授强调了国内外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在患病特点及治疗指南上的差异,特别指出中国专家共识具有的重要意义,并阐述了单纯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治疗面临的三大挑战:低估(Under-estimation)、诊断不足(Under-diagnosis)以及治疗不足(Under-treatment)。目前,已商业化的器械在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R)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通过国内外研究得以证实。尤其是国内在治疗AR方面积累的经验,包括国内经心尖TAVR瓣膜的出现,以及国内专家积累的宝贵使用经验,进一步提升了手术成功率。
当下经股锚定键器械的问世,为AR治疗带来了更进一步的解决方案。ALIGN-AR国际及国内研究结果显示,新一代经股TAVR器械性能卓越,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其生活质量和心力衰竭功能状态在1年内持续得到改善,未来有望成为AR的标准治疗之一。最后,杨剑教授还分享了关于3D打印技术辅助TAVR的相关经验。未来,3D打印技术将与更多方向、更多领域深度结合,推动TAVR治疗朝着个体化、精准化、智能化的方向不断发展。
手术演示1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协和自主研发针对单纯主动脉瓣膜反流的DOCS VALVE瓣膜
术者: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尚小珂教授

70岁男性患者,身高164,体重55,BMI 20.45。主诉:胸闷、气促2年,加重半月。主动脉重度关闭不全,合并心衰症状,肺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CAT示腹主动脉溃疡,髂动脉瘤。STS外科风险评分:8.1%。术前心脏超声评估:主动脉瓣重度反流,EF 37%,心室舒张末径6.5cm,左房增大,二尖瓣继发性轻-中度反流,三尖瓣轻度反流,中度肺动脉高压。术前CT评估:瓣环周长88.2mm,周长折算直径28.1mm,左室流出道周长95.mm,周长折算直径超过30.4mm,STJ直径35mm,升主动脉平均直径39mm,瓣上结构>瓣环。冠脉阻塞风险低,瓣环夹角60°,横位心,主动脉弓呈锐角弓,外周血管入路直径可。
经手术团队综合评估,考虑到单纯主动脉瓣反流,患者心衰症状重,且肺、肾功能不全,最终决定以右侧股动脉为主入路行经导管TAVR,术中拟oversize植入DocsValve 32#。术中经输送系统装载入DocsValve 32#人工瓣膜,顺利越过主动脉弓至主动脉瓣上方,利用自研DocsValve瓣膜的定位件系统,精准定位至三个主动脉窦,造影及食道超声确定位置后释放瓣膜,造影及食道超声评估,瓣膜位置可,形态满意,未见反流及瓣周漏。撤出瓣膜输送系统,手术圆满成功。
手术演示2
腔镜二尖瓣成形术
术者: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郭超教授

14岁女性患者,身高:160cm体重:53kg。主诉:发现心脏杂音2月余。心脏超声评估示:EF 62%,二尖瓣后叶脱垂并重度关闭不全,左心增大。二尖瓣稍厚、回声稍强,开放可,后叶部分瓣体(P2区)收缩期脱向左房侧,超瓣环连线水平约0.5cm,脱垂宽度1.3cm,致瓣叶对合错位,闭不佳,舒张期瓣环内径约3.4cm。STS风险评分:1.45%,属于外科手术低危患者。术前诊断:二尖瓣脱垂并重度关闭不全;窦性心律不齐;心功能II级。经手术团队综合评估,患者符合二尖瓣成形手术指征,拟在全麻下行胸腔镜下二尖瓣成形术。
术中经股动静脉插管、颈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主操作孔位于腋前线第4肋间约4-5cm,腔镜辅助孔位于腋中线第4肋间,从腋中线第3肋间进阻断钳。阻断升主动脉,应用HTK液行心肌保护,心脏停跳后经房间沟切开左房,探察二尖瓣,与超声评估一致,P2区域脱垂,考虑置入二尖瓣成形环的同时,在脱垂两侧行人工检索植入,结合术中食道超声评估及测瓣器测量,最终植入30#二尖瓣成形环,并植入2根人工腱索,打水实验评估结果好,关闭左房,心脏复跳。食道超声评估示:仅二尖瓣瓣口微量反流,前向血流速度未增加,血流速度可,没有明显SAM征,峰值血流速度1.2m/s,平均跨瓣压差2mmHg。手术圆满成功。
术无止境 热潮不息
▼▼▼
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治疗在手术创伤、手术质量等方面持续创新完善,不仅是手术工具的革新,更是外科观念的革新。今日活动中,既有国产创新器械的临床应用,也有代表国际前沿方向的微创探索,为瓣膜病外科治疗打开了更加多元的路径。
而这,远远还没结束!未来两天,手术直播热潮将持续高燃:
热点不落幕,高能不停播
“云上实战”仍在继续
更多高水平手术演示与跨区域学术对话
WICCD 2025,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