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心知著
2025.07.04
第486期
慢性支架回缩的相关因素及其对血运重建的影响

刘健、叶桢、聂文畅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健心荐语
慢性支架回缩是靶病变血运重建(TLR)的罕见原因,在裸金属和第一代药物洗脱支架时代很少观察到。尽管第二代或新一代药物洗脱支架有更好的结局,却可能更易发生慢性支架回缩。
文章介绍
该研究是一项单中心、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旨在使用连续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研究第二代或新一代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中慢性支架回缩的发生率及其对TLR的影响。本文于2025年5月发表于JACC: 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S杂志。
研究方法
该研究纳入了接受有临床指征的连续OCT的患者(基线OCT和TLR时或6个月后随访OCT)。慢性支架回缩定义为支架体积减少>10%(以最大回缩部位为中心的10 mm长度范围内)而无断裂或变形,或支架横截面积减少>10%而有断裂或变形。
研究结果
在随访后中位16.1个月内(Q1-Q3:10.1-29.4个月),21.5%(35/163)接受TLR的病变出现慢性支架回缩,而7.8%(8/102)未接受TLR的病变出现慢性支架回缩。在总共43处慢性支架回缩病变中,41.9%(18/43)的病变与支架断裂或变形相关。
表1:患者临床特征
表2:手术特征
有与无慢性支架回缩的患者和病变基线特征相似(表1)。TLR在有慢性支架回缩的病变中更常见(81.4% [35/43] vs 57.7% [128/222]; P < 0.001);慢性支架回缩病变的最大球囊直径和球囊-动脉直径比值较高(表2)。
表3:按是否存在慢性支架回缩分层的OCT结果
在基线OCT时,慢性支架回缩病变的最大钙化弧(185 [115-236]vs117 [56-237])和支架扩张(92.1% [83.1%-112.7%] vs 87.2% [71.6%-101.3%]; P < 0.001)更大(表3)。在随访OCT时,慢性支架回缩病变的支架内组织生长更多。
表4:多变量广义Logistic混合模型中与慢性支架回缩相关的基线形态学因素
在多变量广义logistic混合模型中,较大的最大钙化弧(OR:1.64; 95%CI:1.17-2.29)、基线支架扩张(OR:1.41; 95% CI:1.19-1.83)、支架偏心指数(OR:0.61; 95% CI:0.39-0.92)与慢性支架回缩风险增加相关(表4)。

图1:慢性支架回缩病变中支架内组织面积增加与支架面积减少的比例
在总共43处慢性支架回缩病变中,因支架内组织导致的晚期管腔丢失比例(65.2% [56.0%-70.9%])大于因支架面积减少导致的晚期管腔丢失比例(34.8% [29.1%-44.0%])(图1)。
表5:多变量广义Logistic混合模型中与TLR相关的形态学因素
在预测TLR的多变量广义Logistic混合模型中,基线时最小支架面积较小(OR:0.38; 95% CI:0.28 - 0.51)、支架面积减少(OR:3.86; 95%CI:1.57至9.48)、随访时支架内组织面积增加(OR:4.26; 95%CI:2.83 - 6.41)与TLR相关(表5)。
结 论
在使用第二代或新一代药物洗脱支架治疗的病变中,有1/5发生了慢性支架回缩,需要再次进行血运重建。严重的钙化和支架扩张不均匀是风险因素。慢性支架回缩与TLR以及基线时支架扩张不足和随访时支架内组织增生有关。
讨论
该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第一,研究者仅纳入了2次OCT的病变。第二,与之前TLR病变发生率少的研究相比,该研究中随访时61.5%的病变发生TLR,因此在真实世界中慢性支架回缩的真实发生率仍未知。第三,OCT的适应症和时机取决于临床判断,并非所有接受药物洗脱支架治疗的患者都接受了OCT。第四,该研究仅纳入了第二代或新一代药物洗脱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