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 metabolism针对齐鲁医院心血管团队研究发表专题评述


2025年 2月19日,Cell子刊Cell Metabolism(中科院1区Top,五年IF=33.4)在线发表了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曹义海教授,欧洲科学院院士、齐鲁医院络病理论创新转化全国重点实验室张澄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齐鲁医院络病理论创新转化全国重点实验室张运教授和齐鲁医院院长陈玉国教授团队合作发表的论文“Sweetener aspartame aggravates atherosclerosis through insulin-triggered inflammation”。该研究首次发现,非营养性甜味剂阿斯巴甜可刺激迷走神经,非血糖依赖性地促进胰岛素分泌,导致动脉内膜炎症和AS的发生发展,对于当前甜味剂的广泛应用提出了警告。2025年5月6日,Cell Metabolism针对上述研究发表了美国伊利诺伊大学Pepino和Amengua两位学者的专题评论,题目为:“吃甜能变苦吗?试看临床前模型中阿斯巴甜如何促进动脉粥样硬化”。


评论指出,对于食物匮乏环境的适应造成了我们对甜味的天生偏好,但在充斥高糖食物的现代生活中,这样的偏好却增加了健康风险。高糖摄入与肥胖和代谢性疾病密切相关,包括2型糖尿病、高胰岛素血症和心血管疾病。理论上,以低卡路里甜味剂替代食糖可以减少热量摄入从而有助于力体重管理、降低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率。然而,近年研究表明,这类甜味剂的摄入与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密切相关。


文章介绍,在本期的Cell metabolism杂志中,武蔚杰(第一作者)等人的研究结果对阿斯巴甜如何影响代谢提供了新的见解。他们采用迷走神经切除术、胰岛素泵植入以及注射链脲佐菌素破坏胰岛β细胞的实验证实,在ApoE-/-小鼠模型中,阿斯巴甜摄入通过迷走神经介导的胰岛素依赖性通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与发展。该研究团队在灵长类动物食蟹猴模型中观察到,阿斯巴甜摄入促进胰岛素分泌并诱发低血糖。深入研究显示,高胰岛素血症导致小鼠主动脉内皮细胞高表达CX3CL1蛋白,该蛋白调控单核巨噬细胞向血管内膜趋化、黏附和迁移,促进动脉内膜炎症。通过构建该蛋白特异性受体CX3CR1单核细胞敲除小鼠,该团队验证了阿斯巴甜主要是通过CX3CL1-CX3CR1信号通路促进了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和发展。为了便于读者理解,Pepino和Amengua两位学者专门制作了本研究的示意图(图1)。


图1.小鼠模型中阿斯巴甜摄入对胰岛素介导的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Cellmetabolism, 2025 May 6;37(5):1043-1045


专评指出:武蔚杰等人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证据,在高脂血症的小鼠模型,阿斯巴甜通过胰岛素驱动的动脉粥样硬化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尽管不同甜味剂的化学结构和代谢途径存在显著差异,但相关研究表明,大量摄入甜味剂会显著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武蔚杰等人的研究结果提示,甜味剂可能通过共同的代谢通路影响心血管健康。未来亟需开展更多临床研究,以明确甜味剂对人类是否具有类似的促动脉粥样硬化效应。虽然人们开发甜味剂的初衷是降低糖摄入带来的代谢风险,但新的研究提示,甜味剂本身可能存在潜在风险,需要我们重新评估其安全性。随着对甜味剂作用的深入理解和个体化医学的发展,在健康饮食的框架下,重新审视甜味剂的推荐方式及其适用人群,将是明智之举。


除了上述评论之外,目前该研究已被Eurekalert、SciTechDaily等多家国际权威媒体广泛报道。


作者:隋文海

来源:心血管实验室

责编:李小诗 审核:李鲲


转自|齐鲁要闻

阅读数: 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