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成功植入全国第二例创新性智能CRT-D(Resonate X4 CRT-D),开启心衰治疗新篇章

近日,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律失常中心储慧民教授、郁一波主任医师及其团队成功为一名扩张型心肌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植入了全国第二例创新性智能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CRT-D)。这台 Resonate X4 CRT-D设备集成了个性化Smart起搏组套(SmartCRT)、左室多位点起搏(MSP)及 HeartLogic™心衰监测三大尖端技术,代表了目前心衰器械治疗领域的最前沿水平。



患者情况与技术选择


该患者为60岁女性,罹患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长达9年,虽经充分药物治疗,但效果不佳。术前检查显示其心脏功能严重受损(左室射血分数LVEF仅为21%),且存在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左室内收缩明显不同步等问题。根据最新指南,符合CRT-D植入的强适应症(I类,A级证据)。经专家团队深入讨论,最终选择了这款体积更小、厚度更薄、功能更智能的新一代CRT-D。




三大创新技术,突破传统局限


1.  左室多位点起搏 (MSP):突破了传统CRT单点起搏的限制,可灵活选择左室四极导线上的两个位点组合发放脉冲,更有效地协调左右心室收缩,显著提升心脏再同步化效果,降低患者对治疗“无反应”的风险。


2.  HeartLogic™ 心衰监测: 这是一项革命性的预警系统。它通过整合设备内置的6个传感器(包括心音、胸阻抗、呼吸、心率、活动量和夜间活动度)数据,生成一个综合的心衰指数。能在患者出现明显症状前数周,精准捕捉到心衰恶化的早期信号,实现从“被动治疗”到“主动干预”的重大转变,为医生调整治疗方案赢得宝贵时间,从而改善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


3.  个性化Smart起搏组套 (SmartCRT):提供智能化的“一键优化”功能。它能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自动优化起搏的位置、时机和方式,确保CRT治疗始终处于最佳状态,进一步提升治疗反应率和效果。



手术成功,开启智能管理


手术由储慧民教授、郁一波主任医师团队精准操作,成功经左侧腋静脉将右房、右室除颤导线及左室四极导线植入理想位置,各项参数均达理想标准。术后,医生即刻开启了设备的SmartCRT优化功能、MSP功能以及HeartLogic™心衰监测技术,术后心电图即刻缩窄,为该患者开启了智能化、个性化的心衰管理新阶段。


意义与展望


本次CRT-D的成功植入,标志着我院在心衰器械治疗领域紧跟国际前沿,并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为严重心衰患者提供了更有效、更智能的治疗与监测手段,有望成为提升我国心衰患者整体治疗水平的新利器。


专家点评


储慧民教授指出:“此次植入的Resonate X4 CRT-D代表了CRT领域的重要进步。它不仅体积更小巧,减轻了患者囊袋负担(尤其对女性患者外观更友好),更重要的是集成了三大创新技术。SmartCRT的个性化一键优化、MSP提升同步化效果、以及HeartLogic的早期预警能力,共同构成了一个更智能、更主动的心衰治疗与管理解决方案,有望显著改善患者的长期预后和生活质量。”



阅读数: 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