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部会2025|临床技能读图大赛:以赛促学促练,助力夯实识图技能


(点击跳转大会微官网)


7月6日,“第十九届中国中西部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进入日程第三天,备受关注的“临床技能读图大赛”拉开帷幕,持续掀起学术热潮。大赛以“面向基层,更新知识,提高技能,服务患者”为出发点,吸引了众多资深专家与心怀热情的临床医师齐聚一堂,通过紧张激烈的知识竞赛与专业点评,共同搭建了一个充满活力的学术交流平台。



专家引领

权威点评助力技能提升

▼▼▼



大赛邀请了心内科各领域的专业医师担任出题专家,来自中西部地区众多医疗机构的临床医师组成61支队伍展开角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徐原宁教授进行全程主持,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陈茂教授担任本次大赛主席并为比赛致辞。



陈茂教授在致辞中强调:“临床读图是心内科医生的‘基本功’,无论未来科技如何发展,即便各位同仁掌握了诸多前沿技术和先进理念,一切的落脚点仍在于精准地判读那些最基础却至关重要的医学信号。”


基于此,大会积极倡导并组织此次比赛,希望能够以赛促学,在激烈友好的竞争氛围中,真正实现自我提升,发现并补足短板,不断精进专业技能,最终让患者享受到更优质、更高效的诊疗服务。同时也希望,通过比赛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强化团队协作的凝聚力,共同成长。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刘兴斌教授、贺勇教授、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刘兵教授、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范洁教授、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刘剑雄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李娅姣教授、李晨教授、蒲小波教授共同组成大赛评审团。


赛况激烈

知识竞技与学术碰撞共燃

▼▼▼


比赛分为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初赛设置20道单选题,决赛设置10道不定项选择题,初赛阶段决出前十名队伍进入决赛。两个赛段每题均为1分钟答题时间,如比分相同,则根据答题时间快慢计算成绩,最终按照得分高低,决出一等奖一队、二等奖两队、三等奖三队、优胜奖四队。


徐原宁教授简单介绍规则后,赛程正式开始。


比赛内容涵盖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脏彩超及介入诊疗影像等临床常见读图技能,题目设计紧贴实际工作场景,既考验专业知识的扎实程度,又强调快速诊断与临床思维的应用。选手们严阵以待,在限时答题环节中争分夺秒,或凝神沉思,或落笔梳理,紧张有序的竞技氛围感染了在场每一位观众。



徐原宁教授以幽默又不失严谨的风格把控全场节奏,将学术竞赛的紧张感与知识分享的愉悦感巧妙融合。围绕赛题的讨论互动环节,出题专家和评审专家以丰富的临床经验与深厚的学术积淀,为选手们的表现进行逐一点评,他们不仅指出诊断要点,更结合自身实践分享“读图陷阱”与“思维捷径”,让参赛者与观众在每一道题目中收获启示,拓宽思维,现场不时爆发出因精彩解答而掀起的掌声。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优胜奖


经过激烈角逐,本次大赛的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胜奖相继揭晓。


意义深远

全面夯实临床技能

▼▼▼


作为大会的经典学术栏目,临床技能读图大赛通过竞赛形式,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直观的实战能力,帮助临床医师,特别是基层医师突破日常工作中的读图瓶颈,提升对复杂病例的判读效率,对缩小区域医疗差距、推动基层心血管诊疗规范化、标准化有着重要意义。比赛现场座无虚席,现场氛围热烈。



“在思考选择的过程里,我们意识到每一个诊断细节都要认真琢磨。”“评委们分享的经验很实用,这种‘边赛边学’的模式很有意义......”现场选手纷纷表示,通过聆听专家点评与同行交流,拓宽了自己的临床思维,也会把学到的技巧带回医院,切实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临床技能读图大赛的成功举办,以“超人气”的学术魅力,展现了中西部地区心血管医师的专业素养与进取精神;更以“竞技+教育”的双轨模式,体现了中西部心血管病学术会议始终服务于基层,让一线医生能够掌握到实际的、可应用的技能和技巧的初衷,架起了友谊与合作的桥梁。


扫码收藏大会微官网

了解更多会议信息

阅读数: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