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WS
2025年07月01日,由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杨兵教授担任大会主席,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王群山教授和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储慧民教授担任联合主席的“2025律动东方心血管病云论坛”第十六期课程于云端圆满举办。


杨兵教授在开场致辞中说道,律动东方心血管病云论坛每次都会邀请两家成熟的中心为年轻术者传经授道,主旨是为中青年起搏电生理术者们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希望更多的年轻术者能够加入进来,多跟专家及成熟的术者们交流,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理念。
储慧民教授在开场致辞中说道,在党的生日这一天召开律动东方心血管病云上沙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在这一天进行心电生理以及结构性心脏病的学术讨论,能为大家注入更多红色热情,期望今晚通过热烈的讨可以碰撞出更多火花,开阔学术视角,提升中心水平。
王群山教授致辞中表示,律动东方心血管病云论坛一直以来致力于通过对业界感兴趣的各种学术话题进行讨论,为中青年起搏电生理术者们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也是对参与讨论的中心很有意义的系列学术会议。左心耳封堵是房颤治疗领域的一项重要工作,而且该项技术越来越成熟和规范,更多的患者也从该手术中获益。不论是循证指南,还是器械选择和操作方法,一直都在不断迭代更新。大家可以通过云论坛这一平台,增进交流,互相学习,共同提升技术水平。
01
专题讲座
孙健教授:简化式左心耳封堵的应用与思考--新华经验

02
专题讲座
王彬浩教授:ICE 在左心耳封堵术式中的应用--宁波经验

03
专题讲座
李小荣教授:食道超声在左心耳封堵术中的应用--东方经验

04
病例汇报
金河教授:房颤One-stop策略--PFA联合双分叶LAAC治疗房颤1例
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金河教授汇报了一例脉冲消融联合双分叶左心耳封堵的一站式手术。该病例为一老年男性因“心悸1月,加重1天”入院,门诊ECG提示快室率房颤,既往有高血压、脑梗死及心衰病史,遂收住院拟行一站式手术。术中使用花瓣型PFA导管进行PVI隔离后,在DSA指引下行左心耳封堵术。造影示心耳呈双分叶菜花型,上下叶处于不同平面,且公干区域稍短。第一次尝试选择上叶,采用进退结合法展开,但造影示下缘存在较大残余分流。更换造影角度后重新策略,口部直径比之前更大,于是选择更换更大型号封堵器进行第二次尝试:在上叶形成FLX BALL之后将封堵器整体前送,充分利用深度后展开,再次评估示封堵完全,符合PASS原则。术后3个月CTA随访示封堵器完全内皮化。金教授对该病例小结表示,术前CTA重建对左心耳封堵的策略制定有很大意义,并且在没有ICE或TEE指导时,术中的多体位造影能够为手术的有效性带来更多支持。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李威教授就此病例进行了点评。李威教授表示该患者的卒中和出血风险评分都符合左心耳封堵适应症。在双分叶心耳的封堵过程中,深度的选择非常重要,如果封堵器放置过深时会确实有出现残余漏的可能,该病例在更换更大型号后做到了完全封堵,随访结果也非常完美,是一个很好的病例。
05
病例汇报
周建博士:实践出真知--极低位朝天左心耳封堵1例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周建博士汇报了一例极低位朝天左心耳封堵病例。该病例为一老年男性,房颤持续10年,CHA2DS2-VASc评分3分,HAS-BLED评分3分,拟行射频一站式手术。术中在TEE指导下选择了靠下靠中间的房间隔穿刺位点,在第一次尝试封堵后DSA示下叶存在残余分流,考虑原因是轴向较高,选择重新房穿。TEE示房间隔可用空间较小,更低的位置处间隔韧,难以穿过,调整空间受限。在轴向变化不大的前提下进行第二次封堵,更换了较大型号封堵器选择三角形策略,展开后TEE示下缘露肩且存在残余分流。第三次尝试采取四边形策略,FLX BALL在体部退鞘变大后推伞展开锚定,最终符合PASS原则。周教授对该病例小结表示,复杂心耳的术前策略制定非常重要,最理想的情况是能通过术前三维重建判断穿刺位点,好的轴向是成功封堵的一半。
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傅国华教授对此病例进行了点评。傅教授结合自己以往的经验,表示轴向的好与坏不仅能够决定手术效率,更是对封堵效果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TEE或是ICE的指导在左心耳封堵术中有很大的帮助。该病例在穿刺空间有限的情况下能够通过术中即时反馈调整策略,是一个很优秀的病例。

最后,杨兵教授对本次学术活动进行了总结:左心耳封堵是房颤卒中预防的重要治疗措施,因此选择作为第十六期云论坛的主题。本次活动结合三家不同中心的临床经验为大家分享了不同辅助影像技术领域的深入思考。两个病例均通过详细的术前评估、术中策略优化及调整取得良好的封堵结果。希望本次学术活动能为大家带来思考与启发,通过思维碰撞积累更多经验,从而让更多的房颤患者获益。
END


专家门诊:周二上午(云台路18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