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RAPULSE™获批FDA持续性房颤适应症:脉冲消融迈入新时代


近期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了FARAPULSE™脉冲电场消融(PFA)系统扩大适应证的申请,可用于在持续性房颤患者治疗中进行环肺静脉隔离与心房后壁隔离消融。此次扩大FARAPULSE™脉冲电场消融(PFA)系统的适用范围主要基于ADVANTAGE AF试验第一阶段的临床证据。该研究结果显示,使用FARAPULSE™系统进行持续性AF治疗,随访期内无卒中、肺静脉狭窄、心房食管瘘或主要通路并发症发生,症状性房颤成功率达85.3%。另外在ADVANTAGE-AF后续研究ADVANTAGE AF-Phase 2同样纳入了持续性AF患者,并接受了PVI+PWA治疗。此外,大量患者还使用了点状PFA FARAPOINT导管进行了三尖瓣峡部(CTI)消融以治疗心房扑动,并采用了静脉注射硝酸甘油方案以预防冠状动脉痉挛。通过使用LUX-Dx植入式心脏监测系统评估了FARAPULSE™脉冲电场消融在持续性AF患者中进行肺静脉隔离(PVI)和左心房后壁消融(PWA)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亦取得了积极结果。


PART 01

ADVANTAGE AF Phase I研究

该研究是关注FARAPULSE PFA系统在持续性房颤患者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一项前瞻性,多中心,非盲,单臂研究。ADVANTAGE AF包括43家研究中心的87名研究者(其中,67%的研究者之前没有FARAWAVE的使用经验)。共纳入260例PersAF患者行PVI和PWA,术后6、12个月行2次电话传输心电图监测(Telephone Transmitted Monitoring, TTM),以及术后3、12个月行12导联心电图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主要有效性终点为手术成功率,定义为急性成功和术后12个月的慢性成功。慢性成功的定义为90天空白期后,无房颤(AF)、房扑(AFL)或房速(AT)、无再次消融、无心脏复律以及未使用新的或增加剂量使用I/II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AADs)或任意剂量的胺碘酮(Amiodarone)。


手术急性成功率为99.6%。PVI平均耗时27 min,放电45次,PWA平均耗时18 min,放电32次。在12个月时,主要安全性终点的主要安全性事件发生率低(2.3%)[5.1% UCL],满足12%的安全性目标,且未报告卒中、肺静脉狭窄、食道瘘或主要入路并发症;主要有效性终点,无主要事件发生率为63.5% [57.3% LCL]。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房性心律失常(AF/AFL/AT)复发(定义为在TTM或Holter监测中持续≥30秒或在12导联心电图中持续≥10秒),其中大多数为房颤(AF,28.8%),其次是房扑(AFL,10.1%)和房速(AT,6.3%)。仅有4.6%的患者需要再次进行左房消融;通过GAP评估确定的重复消融患者的肺静脉持久隔离率为84.4%的静脉(68.8%的患者),后壁持久隔离率为68.8%。



术后12个月时,根据无再次消融、无心脏复律以及未使用新的或增加剂量使用I/III类AADs或无被记录的有症状的心律失常的情况下,无症状性复发的比例为85.3%。随着术者FARAPULSE使用经验的增加(≥3例手术),这一比例提高到91.8%。




PART 02

ADVANTAGE AF Phase II研究

在ADVANTAGE AF Phase I 研究基础上,Phase II更进一步的研究肺静脉+后壁 (PVI+PWA)治疗持续性房颤(PersAF)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采用植入式心电监测仪(ICM)监测房性心律失常负荷(AA burden)和持续时间,并在术后3和12个月进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本试验还应用FARAPOINT点状PFA导管进行三尖瓣峡部(CTI)依赖的房扑(AFL)消融。


最终有249名患者完成了研究。总手术时间(包括20分钟等待期)和左心房停留时间分别为105±36分钟和59±24分钟。透视时间为18±12分钟。PVI消融时间为22±11分钟,PFA放电46±11次,急性成功率达到了99.6%。PWA的消融时间为16±13分钟,放电36±16次,急性成功率为100%。


在253例接受植入式心脏监测器(ICM)的患者中评估了有效性。肺静脉隔离(PVI)加左房后壁消融(PWA)的急性手术成功率为99.6%。在ICM连续严格监测下,52%患者0%房性心律失常复发。主要有效性终点(基于ICM间歇性监测建模)为73.4%。症状性房性心律失常无复发率(包括症状性心律失常、电复律或再次消融或新增/加量I/II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使用)为81.0%。在12个月的随访中,仅15.3%的患者仍在接受任何I类或II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141例 (55%)患者使用了FARAPOINT进行CTI消融,平均时间为8±13分钟,平均放电18±6次。CTI有效性终点为复合终点,包括CTI依赖性房扑的急性(在手术中实现双向传导阻滞)和慢性(未记录到CTI依赖性房扑(心电图≥10秒)且无需重复CTI消融)手术成功。经过12个月随访,FARAPOINT进行CTI有效性终点成功率:96.4%。其中99.3% (140/141)的患者中应用硝酸甘油的方案,无冠状动脉痉挛、ST段改变或室颤的报告。



安全性方面,整个ADVANTAGE AF患者队列中的安全事件发生率为2.0%(13/637),在整个试验队列中,卒中发生率为0.47%(3/637)。与前期公布关注安全性的MANIFEST-17K研究结果一致,在使用FARAWAVE导管进行心房颤动PFA的17,642例患者中,卒中发生率也非常低(0.12%)。尽管涉及81±17次PFA放电进行PVI+PWA(加上Phase 2中使用focal-linear导管进行额外CTI病变),但只有0.6%(4/637)的患者确诊或疑似存在临床相关的溶血。这一结果也支持了先前的报告,即除非PFA放电次数相当高(尤其是超过100次),否则溶血并不具有临床相关性。


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目前最大规模的使用ICM进行严格监测房性心律失常负荷(AA burden)和持续时间的研究,为房颤患者的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结果显示:71.6%的患者几乎没有心房心律失常负荷(≤0.1%),且数据显示较低的AA负荷可减少临床干预并改善生活质量,且52%的患者在空白期后无AA事件。并且该研究发现,当AA负荷超过0.1%且AA发作持续时间超过1小时时,患者在住院率显著增加。FARAPULSE™系统凭借其非热能消融机制,有望为临床提供更精准、安全的治疗选择。





阅读数: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