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C Medicine|北京安贞医院蔡军教授:STEP研究深度解读:ARB与CCB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保护优选







研究背景:降压药物选择的临床困境


◼ 血压达标后,药物选择仍是生死攸关的决策

◼ 在高血压治疗领域,一个长期悬而未决的核心问题是:当血压控制达标后,不同类别的降压药物是否会对心血管终点产生差异化影响? 

◼ 尽管降压治疗的益处早已被大量研究证实,但关于“最优药物类别”的争议从未停止。

◼ 国际指南的分歧:

  • 美国ACC/AHA指南(2017)推荐噻嗪类利尿剂、ACEI、ARB或CCB作为一线选择

  • 欧洲ESH指南(2023)给出了类似的广泛推荐,将β受体阻滞剂也作为一线选择

  • 英国NICE指南根据年龄、种族和糖尿病状态差异化推荐ACEI/ARB或CCB



关键科学问题:

“在血压控制良好的患者中,长期使用哪种类别的降压药能够带来额外心血管保护?”


本研究旨在利用STEP(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干预策略)试验的数据,探究在血压控制良好的人群中,长期使用特定类别抗高血压药物是否与复合心脏终点风险降低相关。


研究方法


本研究利用了STEP试验的数据,该试验招募了无卒中病史的中国老年高血压患者。在排除234例失访患者和20例随机化后无血压记录的患者后,最终纳入8257例患者。计算了每种抗高血压药物的相对用药时间(用药时间/事件发生时间)。主要终点是首次发生卒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心房颤动和心血管死亡的复合终点。次要终点包括主要终点的各个组成部分、全因死亡率以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


研究结果


在中位随访3.34年期间,主要终点分析显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s)或钙通道阻滞剂(CCBs)的相对用药时间越长,心血管风险显著降低。ARBs相对用药时间每增加一个单位,主要终点风险降低45%(HR 0.55,95% CI 0.43 - 0.70),而CCBs使风险降低30%(HR 0.70,95% CI 0.54 - 0.92)。利尿剂效果呈中性。相反,β受体阻滞剂的相对用药时间越长,主要终点风险越高(HR 2.20,95% CI 1.81 - 2.68)。关于次要终点,延长使用ARBs和CCBs均与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风险显著降低相关。延长使用ARBs还可带来额外益处,降低卒中、ACS和MACE的风险。在主要终点、MACE和卒中方面,ARBs相对用药时间每增加一个单位,其HR始终低于CCBs(均P < 0.05)。


研究结论


这项事后分析表明,对于复合心血管终点,ARBs和CCBs可能比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更有利。ARBs似乎比CCBs提供更大的心血管益处。长期使用β受体阻滞剂与较高的心血管风险相关,这可能与基于医疗指征的选择偏倚有关。

阅读数: 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