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diovasc Diagn Ther|宋现涛教授:CTO-PCI后CMR研究LVEF<50%且LGE≤50%患者最能获益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占冠脉造影检出病变的16%~20%。尽管CTO-PCI手术量逐年上升,其改善心肌功能的疗效仍存争议。大型试验(DECISION-CTO、EUROCTO、EXPLORE)未证实PCI可改善整体心功能或减少主要心血管事件。然而,部分研究提示PCI可能对基线LVEF降低的高危患者有益。



心肌存活状态(完全存活、部分存活、无存活)是影响预后的核心因素。冬眠心肌是指在慢性缺血状态下心肌收缩功能受损,但血运重建后可能恢复。心脏磁共振(CMR)通过延迟钆增强(LGE)定量评估心肌纤维化程度,其空间分辨率高,且与PET评估结果高度一致(r=0.81,P<0.0001),是评估心肌存活性的金标准。近期,宋现涛教授团队在《Cardiovasc Diagn Ther》发表了重磅研究“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follow-up of myocardial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total occlusion of the coronary arteries: 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本研究通过CMR随访,旨在明确:CTO-PCI对整体及节段性心肌功能的影响;基线LVEF和LGE对PCI疗效的预测价值。




方法


研究对象:

  • 回顾性筛选2014年12月至2023年7月期间在北京安贞医院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单支血管CTO的652例患者。

  • 其中303例患者接受了基线CMR成像,115例完成了随访影像学检查,最终108例符合纳入标准,在这些患者中,71例接受PCI治疗,37例接受最佳药物治疗(OMT)

  • 纳入标准:年龄≥18岁;经血管造影证实为单支CTO;有基线和随访CMR数据。

  • 排除标准:前3个月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左主干病变;无法完成CMR;严重肾功能不全;不能耐受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因认知或听觉障碍而无法交流;基线和/或随访时CMR图像质量差;预期寿命少于12个月的患者等。



分组与治疗:

  • 治疗决策基于医患共同决策(SDM)模型。

  • PCI组:采用正向或逆向技术开通血管,术后联合双抗血小板(阿司匹林+P2Y12抑制剂)及他汀治疗12个月。

  • OMT组:药物治疗方案同PCI组,包括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个体化用药。


评估指标与方法:

  • 设备:3.0T MAGNETOM Verio扫描仪(Siemens)

  • 使用CMR评估心肌活力和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和延迟钆增强(LGE)

  • LGE定义为信号强度≥正常心肌5倍标准差(SD)的区域。

  • 心肌存活性判定:节段性LGE≤50%为存活心肌,节段性LGE>50%为瘢痕组织。

  • 基线CMR在PCI和OMT前测量,随访CMR在中位随访时间12个月时进行。

  • 亚组分析中,根据临床共识按LVEF将患者分类(正常:≥50%;降低:<50%)




结果


基线特征:

  • PCI组和OMT组在基线特征方面无显著差异,包括年龄(56.96±10.69岁 vs. 54.16±11.32岁,P=0.21)和性别分布(57例(80.3%) vs. 33例(89.2%),P=0.24)

  • 两组在基线LVEF、LVEDV、LVESV、总LGE质量/体积/百分比等心功能指标上也无显著差异。全组104例(96.3%)存在LGE,其中35例(32.4%)LGE>50%。

  • 唯一差异是OMT组使用ACEI/ARB的比例高于PCI组(59.5% vs. 38.0%,P=0.03)




PCI对心功能和心肌活力的影响:

  • 在中位随访12个月时,PCI组和OMT组的LVEF、LVEDV、LVESV无显著差异。LGE参数(总质量、体积、百分比)在两组随访中亦无显著改变。

  • PCI后LVEF、LVEDV、LVESV均无变化(P>0.05)




LVEF恢复的预测因素(Cox回归):

  • 多因素分析显示:基线LVEF<50%且节段性LGE≤50%是PCI术后LVEF恢复的独立预测因子(HR=6.53; 95%CI: 1.14–37.39; P=0.04)



亚组分析:PCI对心功能的影响

按基线LVEF和LGE分层后:

  • 基线LVEF<50%且节段性LGE≤50%组(n=15)

    ▪n LVEF显著提升:46.93% → 61.13%(P=0.01)

    ▪n LVESV显著下降:73.60 → 55.90 mL(P=0.04)

  • 基线LVEF<50%但节段性LGE>50%组(n=11):LVEF、LVEDV、LVESV均无改善(P>0.05)

  • 基线LVEF≥50%组(无论节段性LGE百分比如何):PCI未引起任何心功能参数变化(P>0.05)





讨论


本研究的核心发现:

本研究首次通过CMR定量证实:CTO-PCI仅对特定亚组(基线LVEF<50%且LGE≤50%)改善心功能。


该结果具有明确病理生理基础:

  • LGE≤50% 代表心肌以存活组织为主,血运重建后可逆转"休眠心肌"的收缩功能障碍。

  • LGE>50% 提示瘢痕组织占主导,PCI无法恢复已纤维化心肌的功能。

  • LVEF≥50% 患者心肌损伤较轻,开通CTO血管的额外获益有限。


本研究的突破性成果:

  • 首次联合LVEF与LGE定量阈值(LGE≤50%)精准筛选获益人群。

  • 解释了既往争议:整体阴性结果掩盖了亚组阳性效应(如DECISION-CTO试验未按心肌存活性分层)。





结论


CTO-PCI的整体心功能获益有限,但对基线LVEF<50%且心肌存活(节段性LGE≤50%)的患者可显著提升LVEF并降低LVESV。




临床实践建议


所有CTO患者术前应接受CMR评估,定量分析LVEF和LGE。

  • LVEF<50%且LGE≤50%者应积极考虑PCI。

  • LVEF≥50%或LGE>50%者首选OMT,动态随访CMR。


阅读数: 1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