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利西尤单抗是一种全人源单克隆抗体药物,靶向PCSK9蛋白。正常情况下,PCSK9与肝细胞表面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结合,导致后者被内吞降解,从而减少肝细胞清除血液中LDL胆固醇的能力。阿利西尤单抗通过选择性地与PCSK9结合,阻断其与LDLR的相互作用,抑制PCSK9介导的LDLR降解,增加肝细胞表面LDLR数量,从而显著降低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这一机制使其成为近年来降脂领域的重要突破,尤其适用于他汀等传统疗法效果不佳的患者。
在适应症方面,中国国家药监局批准阿利西尤单抗主要用于两大类患者群体:一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患者的心血管事件预防,在他汀治疗基础上进一步降低胆固醇;二是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及混合型血脂异常患者,尤其适用于他汀类药物治疗效果欠佳或不能耐受的患者。
阿利西尤单抗的临床价值已在大型临床研究中得到验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ODYSSEY OUTCOMES研究纳入了近1.9万名近期发生过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患者。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阿利西尤单抗可持续显著降低LDL-C水平,并使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和缺血性卒中等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降低约15%,全因死亡风险亦降低约15%。这些研究证据奠定了PCSK9抑制剂在高危患者胆固醇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在安全性方面,阿利西尤单抗表现良好,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轻中度注射部位反应、鼻咽炎、流感样症状等,整体耐受性高,并未显著增加肌肉毒性或肝酶异常的风险。
赛诺菲官方声明指出,此次停止波立达在华销售推广,主要原因包括国产药物医保准入以及全球原料供应链问题。近年来,中国市场PCSK9抑制剂竞争日益激烈。目前市场上已有多种药物,包括单克隆抗体类(如波立达、瑞百安),小干扰RNA类(如乐可为)以及未来可能上市的口服小分子药物。随着市场竞争加剧,赛诺菲做出此次战略调整,以优化资源配置,集中力量开发更具差异化、高附加值的产品。
总体而言,阿利西尤单抗退出中国市场是赛诺菲面对中国医药市场新环境时做出的战略选择,体现了公司对市场变化的反应和战略布局调整。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