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HCIC采访间|李伟栋教授对话金磊、张极博士:聚焦瓣膜创新,探索介入治疗新边界




心脏瓣膜疾病是威胁生命的心血管重症,随着技术创新,经导管介入瓣膜置换/修复术逐渐成为重要治疗方式。然而,不同瓣膜位置、病因和复杂解剖结构对介入瓣膜的设计、定位和长期耐久性提出了严峻挑战。持续的技术创新,成为优化临床效果、突破治疗边界的核心驱动力。


2025杭州心血管创新大会期间,精心打造的“创想论坛”采访间成功打破了会场边界,打造了沉浸式的学术互动体验。采访间作为会场内一道亮眼的“风景线”,邀请重量级专家实时分享前沿思考与创新洞见,成功将大会的前沿思考与人文情怀传播向更远的地方。


本场直播聚焦心血管器械创新的核心领域——心脏瓣膜技术,非常荣幸邀请到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李伟栋教授主持本次对话,并隆重介绍两位重量级嘉宾:北京佰仁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金磊博士(原心脏外科医生)和健适杰成首席科学家张极博士,两位均为瓣膜领域的开拓者,其研发的多款创新性产品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Q

李伟栋教授:金磊董事长,您本人原来是一位外科医生,后来将许多想法转化为产品并广泛应用于临床。能否简单分享一下您从传统瓣膜到创新瓣膜的研发思路?


金磊董事长:人工瓣膜如同药物,是针对特定患者群体的。中国的瓣膜病患者群体与欧美存在差异,风湿性心脏病比例较高,多数需要开刀换瓣,且患者年龄多在65岁以下。参考国际指南,65岁以下患者通常推荐使用机械瓣。近年来,“生命周期管理”理念兴起,更凸显出仅靠进口产品可能无法完全满足中国患者的需求。因此,我们思考的核心是如何提升瓣膜的耐久性?如何实现接续治疗?我们所做的一切创新研发,都是基于中国患者的实际需求,旨在为他们提供更高质量的治疗方案。


Q

李伟栋教授:非常感谢金磊董事长。佰仁医疗的创新性产品非常多,其中标志性产品是其创新性的外科生物瓣,应用广泛。近年来,公司还成功研发了包括国内首个主动脉球扩瓣及瓣中瓣在内的多种介入瓣产品并应用于临床。可以说,从常规外科瓣到介入瓣,佰仁医疗在瓣膜产业链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现在,心脏领域最大的突破与创新点在于介入领域。而张博士您专注于介入领域,特别是解决了极具挑战性的主动脉瓣反流问题,创造了经心尖介入瓣膜以及第二代经股动脉瓣膜。能否请张博士简单介绍一下当初的发明思路?


张极博士:我们健适杰成的初衷是设计一款能够精确定位、尽可能减少使用者主观判断的瓣膜。换句话说,我们希望瓣膜能够自动或半自动地到达最佳植入位置,从而提高手术成功率。在此要求的基础上,J-Valve瓣膜创造了“自主导航定位系统”。同时,通过优化其位置和制造工艺,延长瓣膜的使用寿命,为患者的全周期生命管理奠定坚实的器械基础。


Q

李伟栋教授:非常感谢。张博士的J-Valve瓣膜凭借其独特的导航定位系统,有效解决了瓣膜定位这一世界性难题,在国内外临床广泛应用,造福了大量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其新一代产品也即将获批上市。接下来,能否请两位分享一下对于下一代介入瓣膜的看法和思考?


金磊董事长:正如刚才在会议上分享的,我认为未来可以考虑“分体式”设计。将锚定功能交给一个特定的形态结构——即一个能够匹配患者解剖形态的锚定支架,实现生物学锚定,然后将瓣膜放置在这个支架上。这种设计可能更适合更多患者或不同的瓣膜位置(二尖瓣、三尖瓣)。特别是结合影像数据和AI技术,将影像识别与血流动力学分析耦合,自动生成个性化的锚定支架。通过这种分体式的介入治疗方式,或许能解决更多因开刀风险高而需要介入治疗的患者的难题。


张极博士:我认为,接下来大家可能都会比较关注二尖瓣领域,金教授刚才也提到了二尖瓣的处理问题,这确实是一个重要方向。由于涉及商业细节,无法在此详述。但总体思路,我认为核心在于减少瓣膜植入的并发症、简化手术环节、缩短手术时间、在操作过程中减少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从而保障患者在手术台上的安全。这将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手术死亡率,使患者获得最大收益。尤其是在人口老龄化加剧的背景下,这对老年患者意义重大。


李伟栋教授:再次感谢两位董事长。金董事长的分体式构想为我们提供了独特的解决视角,是一个非常具有创新性的想法。过去多采用一体式设计,在大规模临床应用后,确实暴露出一些新的临床问题,尤其是锚定问题,在二尖瓣、三尖瓣等特殊瓣位尤为突出,这也是全球性的行业难题。张极博士提到的几点——安全、有效、可靠、微创——正是患者最关心的问题。未来的产品必将朝着让患者更快、更安全、更有效地解除病痛的方向持续努力。非常感谢两位心外科领域创新的主力军和大咖光临采访间进行精彩交流。


本场精彩对话至此落幕,感谢采访间嘉宾对于心血管器械创新的深度见解与前瞻思考!杭州心血管创新大会精心打造的创想论坛采访间,以其“突破会场边界、打造沉浸式学术互动”的理念,为思想的碰撞与知识的传播开辟了新路径。


在这里,前沿科技与临床智慧交融,人文关怀与创新火花迸发。受邀专家的独到洞见无论是参会感悟、学科融合的真知灼见,还是对大会亮点的敏锐捕捉,都成功地将大会的前沿思考与深厚的人文情怀,精准、高效地传递到了更广泛的领域。这些宝贵的分享,不仅构建了一个充分交流、互相启迪、畅所欲言的思想汇聚平台,更为心血管领域创新的未来发展,照亮了前行的方向,注入了强劲动能。


扫码进入微官网

查看完整采访视频

阅读数: 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