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来瘦”不等于“老来寿”,容易被心内科医生忽视的老年体重管理



在全球人口老龄化的浪潮中,我们往往关注心脑血管疾病、认知障碍和肿瘤等显性健康威胁,却忽略了一个看似普通却影响深远的问题——老年体重管理。第十七届全国营养科学大会已于2025年9月21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在盛会落幕之际,我们聊一聊心血管医生容易忽视的一个领域:老年体重管理。


传统观念中,“老来瘦”被等同于健康,但现代老年医学研究发现,体重过低与肥胖同样对老年人构成健康风险,“老来瘦”不等于“老来寿”。随着年龄增长,我们的身体经历了一场无声的革命:肌肉悄悄流失,脂肪重新分布,代谢缓慢改变。



您有没有觉得,在CCU,与营养均衡的患者相比,骨瘦如柴的患者往往难以抢救回来




老年人群体重管理远不止“减肥”那么简单


体重指数(BMI)作为评估一般人群胖瘦程度的常用指标,在老年人群中的应用面临着特殊挑战。对于 65 岁以上的老年人,BMI 的正常范围通常被放宽至 20-26.9 kg/m²,而对于 80 岁及以上的高龄老年人,BMI 的适宜范围进一步调整为 22-26.9 kg/m²。2023年发布的《中国高龄老年人体质指数适宜范围与体重管理指南(T/CNSS 021—2023)》对此有明确推荐。




为什么对老年人更“宽容”?


一方面,老年人身高下降会导致BMI计算值偏高;另一方面,研究表明较高的BMI水平与高龄老年人躯体功能损伤和死亡风险降低相关。这可能与高龄老年人需要营养储备以及高BMI能更有效防止跌倒有关。


但BMI的局限性也很明显:它无法区分肌肉质量和脂肪质量,而这两者在老年人体重管理中具有截然不同的健康意义。



肌少症与肌少性肥胖:老年体重管理的核心挑战


肌少症(sarcopenia)是一种与增龄相关的骨骼肌减少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肌肉质量减少、肌肉力量下降和肌肉功能减退。在65岁以上老年人中,肌少症的患病率约为5-13%,而在80岁以上人群中,这一比例可高达11-50%。

更复杂的是肌少性肥胖(sarcopenic obesity)的概念——肌肉质量减少的同时伴有脂肪质量增加。这种状态在老年人群中尤为常见,是老年体重管理面临的特殊挑战。


肌少性肥胖对老年人的健康危害极大:不仅增加慢性疾病风险,导致功能障碍和生活质量下降,还会增加死亡率。

它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肌少症导致功能下降,限制身体活动,进一步增加肥胖风险;而肥胖又加重关节负担,限制活动能力,加速肌肉流失。



重新定义老年体重管理目标


与年轻人通常关注外观和疾病预防不同,老年人体重管理更注重功能维持、健康寿命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研究表明,适度的体重减轻可以改善老年人的身体功能,而过度减重可能导致肌肉流失和功能下降。因此,老年体重管理强调“健康体重”而非“理想体重”,关注如何通过合理的体重管理提高整体健康水平,而非仅仅追求体重数字的变化。

老年体重管理需要考虑年龄相关的生理变化:基础代谢率下降,身体成分改变,肌肉质量减少,脂肪比例增加,特别是内脏脂肪增多。这些变化使得老年人更容易发胖,也更难减重。




营养干预:蛋白质的关键角色


老年人的营养需求与年轻人存在显著差异。能量需求通常比年轻人低10-20%,但蛋白质需求可能不降反升。

传统的推荐膳食摄入量(RDA)为0.8g/kg体重/天,但越来越多证据表明,老年人可能需要更高的蛋白质摄入量(1.0-1.5g/kg体重/天)。高蛋白饮食有助于维持肌肉质量,提高饱腹感,支持体重管理。

蛋白质的摄入方式也很关键:分散蛋白质摄入(即每餐摄入25-30克蛋白质)比集中摄入更有利于肌肉蛋白质合成。

地中海饮食模式特别适合老年体重管理,它强调摄入水果、蔬菜、全谷物、豆类、坚果和健康脂肪,适量摄入鱼类和禽类,限制红肉和加工食品。研究表明,地中海饮食不仅有助于控制体重,还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

限能量平衡饮食是另一种经典策略,即在保证营养均衡的前提下,适当减少总能量摄入(通常减少500-750kcal/天),以达到缓慢、持续的体重减轻。对于老年人,建议采用温和的能量限制(减少10-15%的能量摄入),避免快速减重导致的肌肉流失和营养不良风险。




运动干预:超越有氧的多元方案


运动是老年体重管理的另一支柱,但需要超越单纯的有氧运动模式。

有氧运动是基础,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增加能量消耗,促进脂肪分解。每周150-30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可以有效减少老年人体重和体脂百分比。

抗阻运动对预防和改善肌少症和肌少性肥胖尤为重要。举重、弹力带训练和自重训练等可以增加肌肉质量和力量,提高基础代谢率。每周2-3次的抗阻训练可以显著增加老年肌肉质量和力量,改善身体功能。

平衡训练如太极拳、单腿站立和平衡板训练等可以提高平衡能力,减少跌倒风险,增强核心肌群。

柔韧性训练如瑜伽、普拉提和静态拉伸等可以增加关节活动度,改善肌肉弹性,减少肌肉酸痛和僵硬。

综合运动方案通常比单一运动类型更有效,结合有氧运动、抗阻运动、平衡训练和柔韧性训练可以提供更全面的健康益处。



慢性疾病与体重管理的复杂互动


老年人常患多种慢性疾病,这些疾病与体重管理存在复杂的相互影响。

糖尿病一方面影响能量代谢和体重调节,另一方面治疗药物也会影响体重。许多降糖药物可能导致体重增加,而一些新型降糖药物则具有减重作用。

心血管疾病本身可能影响食欲和能量代谢,治疗药物也会影响体重。而体重减轻可以改善心血管疾病的多种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等。

关节炎引起的疼痛和功能障碍会限制身体活动,减少能量消耗,增加体重增加的风险。而体重减轻可以减轻关节负担,缓解疼痛,改善功能。

对于共病老年患者,体重管理需要多学科协作和个体化干预,综合考虑多种疾病的相互影响和治疗需求。



被忽视的心理社会因素


心理因素在老年体重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自我效能是个体对自己能否成功完成某一行为的主观判断,与体重管理成功显著相关。

非理性信念如完美主义、灾难化思维和过度概括等与体重管理困难显著相关,可能导致情绪性进食和自我挫败行为。

情绪状态特别是负面情绪如抑郁、焦虑和孤独等,可能导致情绪性进食和不健康的食物选择。社会支持和社会环境同样重要,来自家人、朋友、邻居和社区的情感、信息和物质帮助与老年体重管理成功显著相关。



多学科协作的综合干预模式


老年体重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维度、多学科的协作模式。多维度干预指从生理、心理、社会和环境等多个维度同时进行干预,全面考虑影响老年体重管理的各种因素。

多学科协作指医生、营养师、运动专家、心理医生、药师和社会工作者等多专业人员组成团队,共同为老年患者提供体重管理服务。

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能够同时处理影响体重管理的多种因素,避免不同干预措施之间的冲突和重复,提供个体化的干预方案。



体重管理的终极挑战是长期维持


长期维持是体重管理的终极挑战。有效的长期维持需要多层次的支持系统:个人层面的动机、自我效能和应对能力;家庭层面的理解、支持和参与;社区提供的资源和活动;定期的医疗随访和专业指导。

研究表明,在达到减重目标后,继续接受定期专业指导和团体支持的老年人,体重维持效果显著优于没有后续支持的对照组。自我监测频率高、社会支持强和问题解决能力强的老年人,体重维持效果最好。


老年体重管理远不止是数字的游戏,而是一场关于健康衰老的综合策略。它涉及营养、运动、医疗、心理和社会多个维度的干预,需要患者、家庭、医疗团队和社区的共同参与。

在人口老龄化的今天,我们需要重新认识老年体重管理的重要性,摒弃“老来瘦”的陈旧观念,拥抱基于科学证据的综合干预策略。

这不仅是医学问题,更是社会问题,关系到数百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寿命,需要得到应有的重视和资源投入。

未来的研究方向应包括开发更适合老年人群的体重评估工具,优化个体化干预策略,探索新型技术(如数字健康工具)在老年体重管理中的应用,以及研究政策和社会环境对老年体重管理的影响。

通过多学科合作和证据积累,我们有望为老年人提供更有效、更安全的体重管理策略,促进健康老龄化,提高晚年生活质量。


阅读数: 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