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9日-20日,强生医疗科技“一站沁心——左心耳封堵技术实录精讲研讨会”全国直播圆满落幕。在房颤射频或脉冲电场消融(PFA)“一站式治疗”日益普及的背景下,多位心电生理及结构性心脏病领域专家云端相聚,围绕“双盘内塞左心耳封堵技术”深入探讨,呈现了6台精彩的双盘内塞左心耳封堵手术实例。
通过专业授课与手术实例研讨,专家们深度交流左心耳封堵手术的诊疗理念变迁,以及“双盘内塞”技术在安全性、简便性、普适性上的优势与临床价值,为行业搭建了优质的交流学习平台。

作为直播周受邀的开场致辞嘉宾,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赵育洁教授表示:“左心耳封堵技术的发展已进入快通道,技术日趋成熟。随着医保政策的支持和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VBP)的落地,左心耳封堵将迎来高速发展,临床培训、规范操作与长期随访至关重要,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服务病患。”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吴钢教授指出:“国内众多中心已开展一站式手术,积累了丰富经验,也形成了各中心特色术式。随着产品更新迭代,涌现出多款不同结构设计的左心耳封堵器,各类设计各有优劣,但‘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让患者更获益’始终是我们坚守的首要原则。”
“心无旁隙,安适于联”:沁联「双盘内塞」为左心耳封堵提供新选择

沁联左心耳封堵器作为国内唯一一款“双盘内塞”式左心耳封堵器,融合传统盘式与塞式封堵器的优势。自上市以来,凭借“安全”“简单”“普适”三大核心价值,赢得国内专家广泛认可。上市一年内,已成功服务近百家中心的近千位病患。依托在一站式治疗中的优异表现,沁联为国内房颤射频消融及PFA术式提供了“一站式”解决方案,为房颤患者节律控制与卒中预防的一体化治疗增添更多选择。
“循证指南,共话封堵”:诊疗理念和手术技能的双剑合璧

在本次“一站沁心——左心耳封堵技术实录精讲研讨会”期间,全国多家三甲医院的近40位资深专家齐聚线上,通过专题讲座与病例实战相结合的形式,全面展示双盘内塞左心耳封堵技术的最新进展与临床应用价值。
会议主要分为“临床诊疗”与“病例实战”两大模块。专家们围绕左心耳封堵指南与术式发展、手术患者选择与适应症管理、沁联封堵器选择与应用策略等核心议题深入探讨,并通过多中心真实病例分享,直观呈现双盘内塞封堵技术在复杂解剖结构下的操作思路与成功经验。
学术交流氛围热烈,与会专家在互动环节就“一站式手术流程优化、PFA消融与左心耳封堵联合策略、心腔内超声(ICE)技术在封堵手术中的应用”等前沿话题展开观点碰撞。会议不仅凸显双盘内塞技术在安全有效性、简便易用性、普适性上的临床价值,也为全国心内科领域专家与术者搭建了高水平、强互动的学习交流平台。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照片
专家精彩发言(按姓名首字母排序)
陈维 教授
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
左心耳封堵用于预防房颤相关卒中已获广泛认可,目前市面上左心耳封堵器类型多样、各有优劣。例如,外盖式封堵器若陷入华法林脊,可能产生切割效应,且易形成血栓;而沁联双盘内塞式封堵器,既能覆盖开口不规则的左心耳,也能适配纵向不规则的左心耳,可应对更多复杂病例。
杜先锋 教授
宁波市第二医院
一站式手术在国内外广泛开展,尤其对需行左心耳电隔离或高危风险的房颤患者,是一类推荐方案。在射频消融手术中,若消融线较多,需确认左心耳是否出现电延迟;若发生左心耳电隔离,则需行左心耳封堵以预防血栓。针对肾功能不全患者,可采用ICE技术实现“零造影剂”封堵。沁联双盘内塞式设计巧妙,结合锚定结构,显著提升了封堵器的稳定性。
蒋奇 教授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在江苏省内率先开展心腔内超声(ICE)导管指导下的左心耳封堵手术,通过在左心房四个角度评估封堵器释放位置,判断更精准,也便于术中调整。双盘内塞式封堵器为我们提供了更多选择:面对开口不规则、存在憩室的左心耳,盘式封堵器若向内放置可能损伤梳状肌,向外放置则担心脱落,往往需放弃对憩室的覆盖;而双盘内塞式封堵器在选择合适尺寸的前提下,外侧新月型封堵盘可覆盖憩室,减少残余分流。
李晖 教授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沁联双盘内塞式结构设计,整合了盘式与塞式封堵器的优点。针对上缘内陷型心耳,双盘内塞式设计弥补了盘式封堵器的不足。术中封堵器释放过程顺畅,牵拉测试时固定盘稳定性良好;影像显示锚定钩子处于同一平面,无明显张力,充分证明其安全性。此外,输送鞘管柔韧性佳,对操作轴向的要求更低,便于术者调整。
缪长青 教授
江阴市人民医院
随着循证医学证据不断积累,左心耳封堵相关指南持续更新升级。创新型封堵器前景广阔,将为更多患者提供更优的整体治疗方案。
牛思泉 教授
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近年来,左心耳封堵器不断发展,沁联左心耳封堵产品有以下优势:
1、输送鞘管柔韧性佳,面对复杂形态心耳可进行弯形塑形操作,便于头端轴向微调,同时提升操作安全性;
2、同等条件下,沁联对心耳深度要求更低,所需内皮化面积更小,梯形封堵盘可避免对心耳口部造成切割损伤;
3、实际操作中,沁联封堵器反复回收也不容易发生形态变形。
宋子良 教授
上海市胸科医院
评估封堵器优劣时,术后内皮化进程是重要指标。双盘内塞式设计所需内皮化面积相对更小,更有利于术后封堵效果的长期维持。
王劲风 教授
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心腔内超声(ICE)是左心耳封堵术中心包监测的关键工具,配合ICE影像可显著提升手术安全性与有效性;此外,术中对输送鞘管和封堵器的冲洗、盐水灌注,在预防气栓方面至关重要。
王磊 教授
沧州市中心医院
对于开口较大的浅心耳、分叶状心耳,甚至反鸡翅型等复杂形态心耳,采用双盘内塞式封堵器更具优势,安全性高且效果可靠。针对多分叶心耳,选择“小伞大盘”的匹配方案效果更佳;稳定性方面,双盘内塞式封堵器优于纯塞式封堵器。
吴捷华 教授
黄山首康医院
双盘内塞式封堵器的独特设计,使其可轻松应对复杂形态心耳。倒钩结构确保了固定盘的稳固性,为术者提供了安全保障,也增强了手术信心。
伍梦佐 教授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盘式封堵器操作简便,但密闭性高度依赖术者经验,需待释放后形态恢复稳定,才能判断实际封堵效果,过程中可能面临被动局面;此外,术后抗凝也是难题——盘式封堵器会改变左心耳原有形态,往往需延长抗凝时间。内塞式封堵器则在临床应用中存在费用较高、供货不稳定的问题,无法为所有患者匹配合适器械,且操作要求更高,需警惕封堵器脱落或植入过深的风险。相比之下,双盘内塞式封堵器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盘式与内塞式的上述不足。
郑文庆 教授
威海市中心医院
左心耳封堵术属于预防性手术,安全性是首要考量:一方面需避免心包填塞,另一方面需杜绝封堵器脱落。沁联封堵器的优势在于“双重锚定”设计,可使封堵器固定更牢固;其梯形设计的内塞式封堵盘与心耳贴合度更高,对周边组织影响更小,能减少残余分流;同时,封堵器型号丰富,可适配不同开口大小、不同形态及不同分叶数量的左心耳。
此次“一站沁心——左心耳封堵技术实录精讲研讨会”的圆满结束,不仅沉淀了宝贵的临床实践经验,更为左心耳封堵技术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与迭代升级注入新动力,推动心房颤动综合治疗领域学术水平与手术技能的整体提升。我们期待与全行业携手,共同推进中国左心耳封堵技术及心房颤动综合诊疗水平进步,让更多房颤患者享受到更安全、更有效的治疗,以实际行动助力“健康中国”战略落地。
本次直播周特别鸣谢如下中心的参与与支持(按中心首字母排序):
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北大医疗鲁中医院、沧州市中心医院、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池州市人民医院、都昌县人民医院、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海口市人民医院、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胸科医院、黄山首康医院、江阴市人民医院、焦作市人民医院、九江市柴桑区人民医院、宁波市第二医院、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上海市胸科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威海市中心医院、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宜春市人民医院、永城市人民医院、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柘城县人民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郑州市中心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