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C2018|张玉顺:封堵卵圆孔预防反常栓塞有望遍地开花

编者按:

结构性心脏病是近年来国际上热推的一类病变,其治疗手段从最初的开胸换瓣、到现在的左心耳封堵、TAVR等有了重大革新。卵圆孔未闭是常见的先心病之一,卵圆孔封堵术在心脑血管防治中的重要价值近年来也逐步得到认可。2018长安国际心血管病论坛期间举办了结构性心脏病新进展暨手术演示,严道医声网对该专场进行了转播并就此对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玉顺教授展开专访。

微信图片_20180521140442.jpg

张玉顺教授作精彩授课


不忘初心,前沿结合经典

张玉顺教授指出,本次手术转播的最大特色在于面向基层和热点选择患者类型。近年来,在结构性心脏病领域,左心耳封堵预防房颤卒中是颇受关注的一项新技术,同时陆续有随机对照研究在国际知名的杂志上发表,证实了封堵卵圆孔在预防脑卒中方面的有效性。为了提高大家对这两种手术的了解,本次特选择了左心耳封堵术、卵圆孔封堵术、二尖瓣疾病患者和室间隔穿孔等进行了手术转播,一起带领大家回顾最初的治疗手段。我们选择二尖瓣球囊扩张,是因为这个手术已很少有人做,但现在临床研究发现,其远期效果不比外科换瓣差,应引起我国学者重视。室间隔穿孔,预后差,外科修补死亡率高,介入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洞在心,病在脑”

“这种小小的反常血栓,进入肺循环可能就融化了,但若是进入脑血管则有可能导致脑梗的发生,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洞在心,病在脑’。”张玉顺教授介绍说,2013年以前,大家对卵圆孔未闭与心脑血管疾病之间的潜在关系的关注程度普遍不高,相应的科研也没有开展起来。2013年,在美国参加学术会议时,张玉顺教授对卵圆孔未闭与心脑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并随后开展了相关的科研,并在中国科学出版社出版了《卵圆孔未闭和脑血管疾病》一书。随后发表的RESPECT研究结果的证实了这一研究的远见性。从该书出版至今,已有四个随机对照研究肯定了卵圆孔未闭在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重要意义。


医生与患者对卵圆孔未闭的认识有待提高

对于目前结构性心脏病热点技术的现状,张玉顺教授进行了评价。他说,目前,瓣膜性疾病的介入治疗是国际上的一大热点,大家的关注程度较高,但困境则是技术掌握相对不足。而卵圆孔闭合手术难度虽然相对较低,但大家对治疗卵圆孔未闭在脑血管疾病诊疗中的重要价值认识程度还不够,一旦医生及患者的认识程度得以提高,将会呈现一个“遍地开花”的盛况。其实卵圆孔未闭,正如冠脉CTO病变中的“A型病变”,只有在掌握了这种病变的基础上去开展左心耳封堵和TAVR,前途才会一片光明。


特色学科已形成三角形结构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结构性心脏病科是全国首个结构性心脏病专科,作为学科带头人,张玉顺教授还分享了科室的发展历程。他说,做好先心病或结构性心脏病需要强大的外科团队支持,但一附院心脏外科团队最初在陕西地区并非实力最强的团队,因此科室建设的起步十分艰难。受患者来源的影响,除结构性心脏病患者外,科室还收治一些血管疾病如肺栓塞的患者。也正因如此,团队对肺血栓反常栓塞的认识得以提高。随着近年来经验的累积和技术的提高,科室逐步从治疗先心病和结构性心脏病转化为涉及心脏与卒中的全方位科室,形成了以卵圆孔未闭为基础、TAVR手术在金字塔顶端、同时开展左心耳封堵治疗的三角形结构。

阅读数: 1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