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OCT国际培训OCT基础知识讲座回顾

微信图片_20180610184329.jpg

严道医声网讯:

2018年6月5日到7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在哈尔滨举办亚太OCT卓越培训班,欧洲OCT共识主席意大利Giulio Guagliumi教授亲临现场进行手术演示及专题讲座。期间, Giulio Guagliumi教授带来了关于OCT在冠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以及相关最新临床研究的精彩报告。

讲座一  OCT在冠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OCT在术前能够做什么?主要包括:确定参考节段,测量病变长度,评价病变严重程度和判断病变范围。OCT在术后又能做什么呢?主要有以下4点:判断支架扩张程度,评价开口病变的覆盖情况,判断有无脱垂和贴壁不良,判断有无夹层。那么到底如何做呢?

1.jpg

1.术前如何评价斑块性质?

2.jpg

3.jpg

在评价钙化病变时,相比IVUS,OCT是评价钙化病变面积、深度和体积的金标准。

4.jpg

因此我们可以根据OCT上钙化病变的图像特征决定治疗策略:存在厚纤维帽的钙化病变——传统技术(NC球囊/切割球囊);薄或无纤维帽,钙化深度可以测量——旋磨;钙化结节——旋磨。当:深度>0.5mm 、钙化弓角度>180°、长度>5mm时,往往采用更为激进的治疗策略使钙化结构断裂,减少再狭窄和靶病变血运重建(TLR)的发生率。

2.术前如何确定参考节段/选择支架长度?

从远端至近端进行回撤成像,确定参考节段(近端和远端相对正常的参考节段应可见内弹力膜,无显著的脂质沉积);对参考节段近端和远端周围5mm的血管进行成像,应满足图像上>180°的范围内可见中膜;若不满足上述条件重新定位参考节段。

5.jpg

3.如何确定支架直径?

与IVUS相比,OCT对于管腔的测量更为精确。因此使用OCT测量EEL,从而确定支架直径。

4.确定支架的扩张程度,测量MSA

5.如何评价有无支架相关并发症

评价有无斑块/血栓脱垂,研究发现OCT对于斑块/血栓脱垂的检出率更高;评价支架边缘夹层的位置、范围和深度。

讲座二  临床最新数据

既然腔内影像学在PCI中有如此重要的价值,那么到底是什么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呢?

- 缺乏足够的数据支持

- 缺乏大规模临床试验

- 缺乏指南推荐

- 花费较高

- 安全性有待商榷

- 有些医师认为仅行造影就足够

- 认识不足

随着近年来腔内影像学相关试验的开展,以上阻碍一一得到攻破。 Giulio Guagliumi教授带领我们回顾了近几年的大型研究。

IVUS vs.造影

无论是在复杂冠脉病变、无保护左主干病变中,多项研究显示与造影指导的PCI相比,IVUS指导PCI可以有效降低MACE事件发生率。

6.jpg

IVUS vs.OCT

研究发现,IVUS与OCT指导下的PCI在主要终点事件方面并无显著差异。

7.jpg

对比IVUS、OCT及造影,可以发现OCT也展示出了其优越性。且OCT并未增加围术期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即使是在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当中。

8.jpg

OCT上显示与不良预后有关的特征

9.jpg

因此在IVUS-XP、OPINION、ILUMINE III、DOCTOR研究之前,2014 ESC血运重建指南就对腔内影像学的应用做出了推荐。

10.jpg

大规模ILUMIEN IV研究的开展将进一步验证OCT对比造影指导PCI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相信随着ILUMIEN IV研究结果的公布,届时指南将进一步更新。

阅读数: 2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