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陈茂:有激情 有创新 有期待

1.jpg

编者按:

2018年11月4日,为期三天的“2018成都国际心脏瓣膜病介入治疗学术会议(2018 PCR-CIT China Chengdu Valves)圆满闭幕。成都的这三天,从“享乐天堂”到“学术天堂”,对于如此高规格、影响广的会议的成功召开,严道医声网采访到了大会执行主席陈茂教授,请他就2018成都瓣膜会谈一下自己的看法和会议未来的发展。

微信图片_20181104215154.jpg

陈茂教授


会议设置独具匠心 

陈茂教授对于2018成都瓣膜会的成功召开,总结了以下几点原因:

聚焦技术发展。我国虽然经导管的瓣膜介入治疗起步相对较晚,但“健康中国2030”计划的实施,加快了慢性重大疾病的治疗步伐。同时,随着我国企业创新能力的增强,中国医生在国际上的有力数据也越来越多,尤其是主动瓣膜治疗已经成为标准化治疗,所以大家对技术发展有很高的关注度和热情。可以预测的是,在未来几年,我国心脏介入治疗技术会快速发展。

注重实战。参会人员在整个会议期间抱有极大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尤其是培训工坊人满为患,说明这种安排符合大家的需求,因为技术毕竟还是要讲实战,通过这种规范化的培训让大家在实战前得到更感性的东西。同时,也传达了一个很重要的信号,说明医生已经不仅仅关注技术本身,也开始关注技术的标准化治疗

营造创新环境,实现平台化真实交流。在圆桌讨论环节中,来自政府、企业、国内国际顶级专家以及医院管理者一起参与讨论,各抒己见,利用学术平台,互相提出需求,加深了解。这种交流也让会议提高一个档次,说明会议已经不单单是传播技术,更重要的是营造一个创新的环境

产和用的结合。在环节设置中,从第一天的圆桌论坛到最后一天的焦点话题,会议都邀请了不同类型企业以及临床专家进行资料分享。其中主要以中国企业为主,企业可以向中国、亚太乃至欧美专家展示他们的成绩和对未来的想法,同时从临床专家中得到及时反馈,对想法进行适当调整。所以,这已经不单单是以技术交流为目的的学术平台,更重要的是创新中产和用的结合

对话学术争议。针对现在的学术争议点及热点,进行面对面、友好但不乏激烈的讨论。虽说我国目前还没有成熟的二尖瓣治疗手段,但在会议中加入了这样高水平的环节,把两个重要研究MITRA-FR试验研究和COAPT试验研究放在一起,两个研究互相有矛盾点,但通过介绍、展现、交流,让彼此加深了解。把这两个研究的研究者放在一起进行对话,作技术历史沿袭阐释,这种形式全世界都是第一个。这种巧妙的设计,会让大家从技术开发的源头、现实应用产生的问题和得到的结果进行直接感性认识,并且对问题、对技术进行深层思考,也代表了此次会议的学术高度。


来年可期

陈茂教授对明年的成都瓣膜会抱有极大的信心和期待,提出:

明年,希望更多有志于此的人参与会议,会议的热度需要参与人的支持。

明年,继续做好培训工坊,让参会者动口更要动手。

明年,会听到更多国际顶尖专家以及更多世界上最先进的声音。

明年,让顶级技术引领中国,在二尖瓣、三尖瓣治疗领域做更多调整和安排。

明年,会议会更好、更高端。

“今年,对全国以及亚太范围内的瓣膜会议来说是一个顶级会议,与以往相比是最好的一届。未来,希望成都瓣膜会能够继续成为在中国、在亚太地区引领瓣膜治疗的高端学术会议,推动我国瓣膜病治疗快速、健康、创新的发展。相约明年,明年会更好!”

阅读数: 877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