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21日-24日,全球顶级心血管介入盛会2019年欧洲心血管介入会议(EuroPCR)在法国巴黎隆重召开,会议期间,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悦教授团队以壁报的形式对Mini-Culotte术后主支支架贴壁不良原因做了汇报,严道医声网有幸就此话题采访了李悦教授。
研究介绍
背景
Culotte术式是真性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常用的双支架术式,与Crush术式相比,操作相对简便,导丝穿支架网眼更容易;缺点是当边支与主支直径相差较大时,主支支架会受到边支支架的“拘禁”从而导致支架贴壁不良(亦称环状限制性支架膨胀不良,Circular Under-Expansion Band, CUEB)。CUEB能够影响支架内皮化,导致支架内血栓形成等严重并发症。Mini-Culotte是近年来提出的边支支架微凸入主支的改良术式,可有效减少边支与主支支架金属梁重叠面积,并降低CUEB程度。
由于不同支架其近端设计不尽相同,理论上在Mini-Culotte术式中造成CUEB的程度也会不同,但尚无评价不同支架设计对CUEB影响的体外试验报道。
方法
采用可OCT成像的半透明硅胶材料3D打印分叉血管模型(图1)。主支远端直径3.5mm,边支直径3.0mm。根据公式计算,主支近段血管直径为(3.5+3.0)×0.68=4.4mm。其中主支支架均采用直径3.5mm的 CoCr-EES支架,边支支架直径为3.0mm共6个品牌,其中3款进口品牌DES:DP-CoNi-ZES(永久涂层钴镍合金佐他莫司DES,3个点连接)、DP-CoCr-EES(永久涂层钴铬合金依维莫司DES,3个S型长连接)、BP-PtCo-EES(可降解涂层铂铬合金依维莫司DES,4个短连接);3款国产品牌DES:刻槽BP-CoCr-SES(单面刻槽可降解涂层钴铬合金西罗莫司DES,3个短连接)、BP-CoCr-SES(可降解涂层钴铬合金西罗莫司DES,3个短连接)、DP-SS316-RES(永久涂层316不锈钢雷帕霉素DES,3个长连接),以上连接数均为支架近端第一个环与第二个环之间的连接数。支架植入后,采用OCT进行观察,判断支架贴壁程度。每个支架平台采用3个样本。
图1 分叉血管模型设计
手术主要分为以下步骤(图2):(1)边支置入3.0mm支架,支架近端凸入主支少于1mm后释放;(2)送入导丝穿过边支支架近端第一个网眼至主支远端;(3)扩张网眼后主支置入3.5mm支架;(4)送入导丝穿过主支支架远端网眼至分支远端并送入球囊扩张支架网眼;(5)主支3.5mm非顺应性球囊,边支3.0mm非顺应性球囊完成球囊对吻扩张;(6)采用4.5mm非顺应性球囊进行近端优化扩张(POT)。
图2 手术过程
采用微聚焦CT观察CUEB程度。采用OCT成像,通过测量支架贴壁不良面积(MSA)及其与参考支架面积(RSA)比值(MSA/RSA,定义为支架贴壁不良比例)来定量评价CUEB程度。MSA = 管腔面积 - 支架面积;RSA = (近端参考支架面积+远端参考支架面积)/2。
结果
微聚焦CT结果(图3)显示,与其他支架平台相比,DP-CoCr-EES引起的CUEB程度最轻。
图3 各组微聚焦CT结果
OCT检测结果(图4)显示:DP-CoCr-EES的MSA及MSA/RSA数值最低;DP-SS316-RES在数值上较DP-CoCr-EES更高,但无统计学意义。
图4 各组OCT检测结果(与DP-CoCr-EES组比较:**P<0.01,***P<0.001)
结论
上述结果说明即使采用Mini-Culotte术式,所有品牌支架仍会发生不同程度的CUEB(由于硅胶血管模型本身较硬,支架扩张后金属梁无法嵌入血管壁所以也会产生一定“贴壁不良”,约10%左右,取决于金属梁厚度)。支架近端设计直接决定了CUEB程度,采用MULTI-LINK(3个S型长连接)设计的DP-CoCr-EES支架引起的CUEB程度最低,更推荐在Mini-Culotte中使用。
研究作者谈
严道医声网:您认为采用OCT评价主支支架贴壁不良的表现如何?与传统造影相比有无差异?
李悦教授:
得益于OCT的高精度分辨率,我们能十分清晰准确地判断支架贴壁不良程度并加以量化。国外的许多研究也证实了OCT对于支架贴壁不良的检出率高于造影及IVUS。
严道医声网:在这个Mini-Culotte体外试验中,我们发现多款当今主流药物洗脱支架造成主支支架贴壁不良的程度各不相同,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李悦教授:
试验中我们发现,不同品牌支架近端支架梁连接数越多、连接长度越短的边支支架对主支支架造成CUEB的程度越大。在微聚焦CT中我们发现这一特点后,又在OCT下加以证实并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