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C2019|五院士共话人工智能:未来已来,你要自己去看

2.jpg

戴上MR眼镜,所有的访谈嘉宾面前正在呈现的,是一个立体的心脏手术模拟。葛均波院士挥手之间,一场不久前的手术真实场景就出现在大家眼前。

接受访谈的几位嘉宾都是院士,在正在到来的人工智能(AI)时代面前,他们和普通观众一样,既充满好奇和期待,又都显得小心翼翼。

4.jpg

2019年5月31日上午,第十三届东方心脏病学会议(OCC2019)在上海世博中心正式开幕。开幕式结束后,一场以“当AI赋能医学——未来已来”为主题的专题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这是继去年东方会把“AI与互联网医疗”作为主题后,再次以隆重的形式引导人们去关注和思考AI与医学的未来。


葛均波:AI赋能已经开始革命性地改变临床工作

5.jpg

对于AI,OCC大会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教授可谓是情有独钟。

他表示,目前中国有14亿人口,近3亿的心血管疾病高风险人群,而心血管专科医生不过10万人左右。在未来的医学发展中,最有希望的进步就是AI的加入。他说,5月12日,在葡萄牙里斯本召开的国际核心脏病学与心脏CT大会(ICNC2019)上,关于两个全新软件的临床研究,颠覆了我们原来对核心脏病学、影像学的认知:

一个是来自芬兰的医学家联合AI专家共同制造的能够预测死亡和心脏病发作的算法软件。经过长达6年跟踪研究,最终发现,AI预测的准确率超过了90%。

第二个是来自英国伦敦皇家布朗普顿医院Mazzanti博士团队开发的一款名叫ARTICA的“超级大脑”决策支持系统。该研究招募了982名患有稳定性心绞痛的患者,心血管医生和ARTICA在同一天对入选患者诊断并决定进行哪些检查,结果,ARTICA建议不需要进一步检查的患者中,有639例(97%)患者没有明显的冠状动脉疾病,这意味着ARTICA的决定正确性远高临床医生。换言之,AI识别胸痛的准确度已经远超医生,能够节约大量不必要的检查所带来的医疗费用和医务人员工作时间。

葛均波院士指出,通过这两个例子,大家可以非常清晰地感受到,AI与辅助医疗已经不是一个空的概念,它真的已经在某些方面超过了医生,能够大大提高我们对疾病的诊断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检查或不必要的治疗。所以,AI赋能在心血管领域,已经开始革命性地改变临床工作。


陈义汉:在主动性、创造性方面,AI还不能代替人类

6.jpg

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副院长陈义汉教授认为,AI对于基础研究来说,可能同临床应用一样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甚至这种前景还会超过临床应用。

针对主持人提出的AI是否可以帮医生在《Science》《Nature》等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陈义汉院士表示,他认为机器人、AI不能发表文章。因为发表文章涉及两个过程,一个是探索的过程,一个是写作的过程。探索的过程包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得出结论,这都是主动的过程,现在的AI还不具备这样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样,写作是一个主动的过程,也有很大的创造性在里面,目前的AI也是做不到的。

但他同时表示,所有合理的想象都会实现。我们可以去想象,因为现在做不到的,未来可以做到,而AI的未来是我们不可预测的。


王建宇:量子计算将为AI发展创造更好的硬件条件

7.jpg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院长王建宇教授是一位量子力学专家,他介绍了关于量子力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并对人们经常谈论又无法理解的“薛定谔的猫”的实验进行了解释。他说,这个实验告诉我们:世界万物都不是固定的,都是以概率的形式出现的,因此你要去看、去测量才可以知道。这个猫,你不知道它是死是活,只有你自己去看,才能看到。他同时表示,正如量子力学的发明人波尔所说,谁不为量子力学感到困惑,他就没有真正理解量子力学。

在观看了葛均波院士的MR全息辅助系统演示后,王建宇院士表示感到非常震撼。他告诉大家,根据量子计算理论,一旦实现几十个、几百个量子一起计算,它的计算能力就可以达到或超过现在全世界计算机能力之和,因此未来量子计算机的发展将为AI创造更好的硬件条件。


孙颖浩:手术机器人目前还只能是“卡西莫多”

8.jpg

中国工程院院士、海军军医大学校长孙颖浩教授表示,AI用最简单易懂的话来说,就是机器,或者说能够像人一样的事物。AI通过模拟人类,能够像人一样延伸拓展,然后从比人厉害一点点,到逐步发展到超越人。

他表示,目前在医学领域的手术机器人在灵活性、稳定性、精确性等方面已经远远超过人,但脑子还不行,因此现在还只能是“卡西莫多”。但我们这个年代,是以外科的基本技能和对解剖知识掌握了解的精准技术来实施治疗的。未来随着新的能量——光、电、波、磁、核等技术加入切割、破坏和缝合的过程,AI的前景将无法预估。


樊嘉:机器人完全替代人来做手术还是很难

9.jpg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樊嘉教授认为,机器人完全超越或者替代人来做手术,大概还是很难,也许还需要100年或者更长时间。因为在手术过程中,机器人仅仅是完成一些动作,但是如何进行完整的判断、随时进行手术策略的转变,目前机器人是做不到的。同时,目前的机器人在反馈方面还没有突破,例如在缝合时,无法知道它缝的深浅到底如何,也就是说还无法像人手一样“有触感”。

10.jpg

在一轮系统发言后,葛均波院士演示了一个利用MR的全息辅助系统进行冠状动脉病变定位的案例。通过MR眼镜,患者的器官、血管等结构清晰、三维地展现在现场五位院士眼前,通过排除干扰,迅速就可以找到病变位置,并协助医生完成手术方案的制定。葛均波院士表示这一技术将为远程治疗疑难病例提供帮助。

10.png

讨论期间还专门针对观众进行了两轮的互动答题,得到了现场观众和网友的积极参与。在会议现场,林延龄教授、霍勇教授等专家也发表了自己对AI的理解。


在最后的环节,五位嘉宾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了自己对AI的看法:

陈义汉院士:AI将来一定会成为医学的主流技术之一

樊嘉院士:AI未来一定能够提升医学的快速发展

王建宇院士:AI发展的根本源头在生命科学

孙颖浩院士:在AI赋能医学的时代,更多的医生要更了解AI

葛均波院士:AI是我们的未来,她已经在门口敲门了!

11.jpg

▲ 五位院士带领我们共同见证AI到来

阅读数: 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