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6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外科王春生教授、魏来副教授、杨晔主治医师、王文硕医师,联合麻醉科郭克芳副主任医师、心超室董丽莉副主任医师、李伟主治医师、放射科杨雪主治医师等心脏团队成员,再次使用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介入二尖瓣置换系统,为一例扩张性心肌病合并重度功能性二尖瓣反流的老年患者成功实施了亚洲第二例经导管二尖瓣置换术(TMVR)。
两周前(5月23日)王春生教授团队已为一位72岁高危二尖瓣重度返流女患者成功实施了首例TMVR手术,患者于术后当天脱离呼吸机、次日离开监护室回普通病房,第9天顺利康复出院,各项指标均恢复正常。
△ 中山医院心脏外科手术团队
本例患者为男性,65岁,罹患扩张性心肌病多年,反复心衰发作,频发短阵室速,心功能IV级。心超提示:全心扩大,左心室舒张末内径88mm,收缩末内径74mm,左心室收缩活动明显减弱、部分消失,EF降至34%,中重度肺动脉高压64mmHg,由于二尖瓣后叶拴拽无法退回至瓣环平面,导致重度功能性二尖瓣反流。以往此类病人大多通过药物保守治疗,效果较差,最终只能心脏移植。
手术在中山医院心脏外科复合手术室内完成,全程DSA与三维经食道超声心动图监测。全部操作时间约一小时,其中心尖穿刺至瓣膜释放成功仅耗时约10分钟。瓣膜释放位置完美、固定牢靠、功能良好,术毕二尖瓣反流立刻消失,无瓣周漏、无冠脉压迫、无左室流出道梗阻、无传导阻滞。术后4小时患者即脱离呼吸机支持,20小时后回到普通病房并下床活动。
△ 术后4小时患者脱离呼吸机支持
经导管二尖瓣置换术(TMVR)是目前国际心脏介入领域最前沿的研究热点,它无需开胸、无需心脏停跳、无需体外循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TMVR既适用于部分原发性二尖瓣病变,也适用于功能性二尖瓣反流,特别对于高危二尖瓣病变患者具有更大的优势,是对传统外科手术的颠覆。因此包括美敦力、爱德华、雅培在内的多个跨国医疗器械巨头纷纷投入巨资研发,但由于二尖瓣结构复杂,TMVR瓣膜固定困难,目前均处于早期探索阶段。
△ 术后三维心超示人工二尖瓣位置良好
△ 术后造影显示人工二尖瓣支架固定牢靠,无二尖瓣反流
上海心脏瓣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外科为依托单位)与上海纽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历时三年合作研发成功的“Mi-thos介入人工二尖瓣系统”由镍钛记忆合金支架与牛心包瓣叶组成,呈“D”字型结构。与西方同类产品相比,支架结构设计更合理,手术操作更简单、瓣膜固定更可靠。通过FIM研究后将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牵头开展中国多中心临床试验,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 Mi-thos经导管二尖瓣置换系统植入示意图
中山医院王春生教授团队再次成功实施TMVR手术,进一步证明了中国原创TMVR系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也为上海建设“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助力。
照片和视频公开已得到患者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