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京会2019|开幕式:薪火相承廿四载 更迭中溯本心、踌辉煌

1.jpg

2019年7月25日,由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唐都医院、美国Mayo Clinic医学院、北京精准医学学会共同主办的2019西安国际心血管病论坛暨第二十四届西京-Mayo Clinic心血管病学新进展研讨会在西安曲江国际会议中心正式开幕,大会主席陶凌教授主持开幕式。

2.jpg

3.jpg

△ 会议现场


参与、见证

西京医院与Mayo Clinic同携手

4.jpg

△ 大会主席Win K. Shen教授致辞

大会主席Win K. Shen教授24年来虽远隔重洋,却从未缺席过一次会议。在开幕式致辞中,谈及自己陪伴西京会24年成长的渊源与感受时,他表示,第一次受邀参加西京会,是得益于时任西京医院心内科主任的贾国良教授的邀请,同时也是因为自己母亲的原因(Win K. Shen教授的母亲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

“西京会的发展轨迹,与中国心血管介入发展历史的轨迹不谋而合。”Win K. Shen教授表示,西京会作为一架桥梁,将全美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综合性医疗体系——Mayo Clinic与国内顶尖医疗机构西京医院的学科发展、乃至国内外心血管学科的发展相融合,24年间,相互学习、相互合作,打开了一扇国际交流的窗口。


回顾、传承

在开拓中砥砺发展

5.jpg

△ 大会名誉主席贾国良教授出席开幕式

6.jpg

△ 大会主席王海昌教授出席开幕式

一同出席本次会议开幕式的,还有西京会的开拓者、时任西京医院心内科主任的贾国良教授,以及大会主席王海昌教授。贾国良教授作为最早在国内开展冠心病介入诊断和治疗研究工作的专家之一,在介入心脏病学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中不断探索和实践,而西京会也在他的带领和开拓下,不断向前发展。

会议自1995年召开第一届以来,扎根西安,广聚国内外同道。今年,大会更是设置了为期四天、将近20个论坛的学术交流与培训课程。二十四年来,会议规模不断扩大,参会人数不断增加,会议迈上了一个又一个崭新的台阶,实现了一次又一次成功的跨越,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心脏病学科的进步与发展。


展望、创新

以研究铸就西京会新的辉煌

7.jpg

△ 大会主席陶凌教授主持会议

在传承贾国良教授、王海昌教授两位历任心内科主任对学科发展孜孜以求、对学术研究深切期望的基础上,陶凌教授融合了以不断创新的医学教育和世界领先的医学研究为基础建立起来的Mayo Clinic精神,重视基础与临床科研。

“学术与技术是分不开的。我们最害怕一些医生照猫画虎,不读文献不懂科研。技术再熟练也会出问题,因为一个错误的治疗策略只会让病人越治越差。不管是基础研究还是临床转化,都是现阶段国内缺乏的。目前,我们所做的一些工作还停留在表面。临床科研能力,才是我们引导医生向专业化发展的根本力量。”这是陶凌教授特别强调的,“我们应该培养更多年轻医生去积累临床经验,及时抽出精力做基础研究。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培育更多的研究型人才。而她的这一理念,在本次大会的日程安排中也尤为凸显。

本次会议在综合考虑基层医生与三甲医院医生培训与交流需求的基础上,特别设置了临床研究、心血管影像、CHIP、结构性心脏病等亮点论坛,同时还安排有手术转播、解剖实操,相信在接下来两天的会议中,也将为与会者带来丰富的学术内容。

8.png

△ 专家作主题演讲

开幕式结束以后,进入主题演讲。Win K.Shen教授带来《心脏病学的人工智能海啸-AI产生的证据将如何影响实践指南?》,他表示人工智能与数字数据的未来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思考,研究质量、电子化副作用等问题依然摆在我们面前,仍需各位同道不懈努力与钻研。曹克将教授向与会专家介绍了《室性心律失常治疗进展》,曹教授介绍到,室性心律失常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其表现形式差异很大,室性心律失常可以是良性,无症状的,也可以导致明显或严重症状,甚至心脏性猝死。杨杰孚教授就《心衰治疗最新进展》作出报告,药物治疗与器械治疗双管齐下,共同推进心衰治疗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最后陈绍良教授以《单-双抗之争:复杂病变与出血高风险的平衡》结束了主题演讲环节,这个过程中他分享了一个关于介入策略和PCI术后抗血小板治疗策略的研究—IVUS-ACS & ULTIMATE-DAPT研究。

9.jpg

△ 与会专家合影

二十四年匠心积淀,锐意攀登。

西京会传承中国心脏介入病学专家们开拓进取的精神,历经风雨考验,不忘学术发展初衷,谱写了西安地区乃至中国心血管发展史上新的篇章。

未来,相信会议将以更加开阔的胸怀,迸发新的活力,铸就新的辉煌!

阅读数: 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