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京会2019|易甫:在西京这番学术沃土上,心怀感恩快意生长

1.jpg

过去的24年中,西安国际心血管病论坛暨西京-Mayo Clinic心血管病学新进展研讨会(以下简称“西京会”)规模由小到大,学术影响力由弱到强,已成为西北乃至全国心血管临床医生学习交流的重要平台。

在24年两纪轮回的匠心沉淀和锐意攀登中,会议在西北地区临床医生的学术进阶之路上,带来了哪些难忘的记忆和深刻的影响?

2019年7月26日,第24届西京会召开之际,严道医声网特别采访了与西京会见证了彼此成长的我国起搏电生理领域青年专家——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易甫教授,邀其和大家分享他与西京的故事。


从“幕后”到“台前”,与西京-Mayo Clinic共成长、同精彩

作为我国电生理领域近年来快速成长起来的代表性青年专家之一,今年的西京会上,易甫承担了电生理论坛多个专题的主持和讲座任务,为与会者带来了冷冻消融围术期管理、心衰合并房颤的综合介入策略、ICE指导下房颤一站式消融等主题的经验和见解。

除了讲课和主持台上的精彩展示,事实上早在2001年,当时还在西京医院攻读硕士研究生的易甫,便开始参与到会议筹办的一些协助工作中。从只能在幕后协助一些最简单的零碎工作,到能参与到会议重要版块的设计,以及越来越多的到“台前“承担主持和讲座任务,对于易甫而言,过去的18年中,每一次参与到西京会的台前幕后工作,都像是经历了对领域进展和自我成长的一个总结,自身的每一步成长都在西京会上留有印记,而每届西京会中,国内外专家带来的技术应用的经验和领域前沿理念的进展,也都让易甫有所成长。

18年的“同行“,西京会见证了易甫从青葱少年到我国电生理领域有所建树的青年专家的蜕变,易甫同样见证了西京会从区域性小型学术研讨会议到享誉全国的品牌性学术盛会的跨越,和很多西京医院心血管团队中与西京会一起成长起来的中青年专家一样,易甫对西京会有着深厚的感情,以至于现在回想起前几年西京会20周年庆典上大家的兴奋时,仍然难掩激动。

易甫坚信,在西京医院心血管团队的努力和国内外专家的支持下,西京会一定会越来越好,在推动西北地区心血管学科发展和临床医生成长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热爱与坚持,电生理是正确的选择

越难攀登的高山,往往蕴藏着越美丽的风景和更开阔的视野,在易甫眼中,电生理就像是一座充满荆棘,但又蕴藏着无限风光,不断吸引大家去攀登的高山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最开始做住院总的易甫,在冠脉、电生理等各个科室轮转的过程中,电生理医生在疾病处理过程时,基于对电学、解剖学等基础知识的了解,对疾病进行抽丝剥茧的诊断的过程,让易甫感受到了在其他科室没有的乐趣。而且电生理领域一方面有很多需要探索的未知,同时,随着每年都有新兴的技术进展,让大家对相关疾病认识更加深入,临床医生能解决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这些都吸引着易甫越来越多的把主要精力投入到电生理领域。

电生理技术难度大、学习曲线长,对术者解剖学、电学等综合知识要求高,很多年轻医生在做专业选择的时候,往往避而远之。在学习过程中难免遇到各种困难,尤其做一些复杂病例的过程中,往往要冒着很高的风险为患者去搏一线生机。

易甫刚刚学习电生理技术的时候,因为手术时间长,很多时候只能周末加班。有次遇到一位40多岁的室速患者,至今让易甫记忆尤新,当时患者一直室速,心功能下降,那时候对这样的病例易甫并没有十足的把握,但如果不终止室速,病人就面临着死亡,抱着一定要为患者解决问题的决心易甫走上手术台,和团队经过7个多小时的奋战,最后终于为患者终止室速,后来这个患者也康复的特别好。这种为患者赢得新生的使命感和成就感,是易甫学术成长道路上不断前行的最大动力。

同样的选择放到面前,有的人看到的是肉眼能见的困难,有的人看到的却是背后的机遇。或许正是易甫当年知难而上的无畏选择,成就了他在电生理领域无限的发展空间。


团队是前行的明灯和坚强的后盾,在指引和支持下循梦而行

西京医院电生理学科带头人刘兵教授,以及团队其他人,谈及易甫在疾病诊疗技术中的积极探索和深厚造诣,总是不吝赞扬。

对于自己在学术上取得成绩,易甫首先归功于有幸遇到西京医院这样好的团队。对于陶凌教授、程何祥教授、刘兵教授等前辈和老师在自己学术成长路上给予的帮助和支持,易甫始终感怀于心。

采访中,易甫和我们分享了让他印象非常深刻的一个小故事:那次同一天易甫安排了两台手术,不幸的是第一台手术中遇到电生理术者最害怕的并发症心包填塞,易甫还没来得及反应,在一旁看默默关注他手术的刘兵教授马上安排把病人转移到其他导管室由她亲自处理,让易甫安心的进行下一台手术。易甫表示,在自己学习电生理早期,正是团队中各位前辈这种无所不在的帮助和支持,让他始终能没有顾虑的轻装上阵,一路往前。

在易甫心中,西京医院电生理团队除了是学术路上携手并进的战友,同时也更像是温暖的家人。为了缓解大家工作中的劳累,刘兵教授经常在周末组织大家吃火锅、包饺子。每次回想起刘兵教授蹲在配餐室角落,亲自为大家刮土豆、做饺子馅的场景,和她在手术台上叱咤风云的画风反差太大,易甫总是会忍不住笑出来,但更多的是感动。

除了亲自指导和帮助,团队的老师和前辈还鼓励易甫先后到Mayo Clinic、江苏省人民医院(陈明龙教授团队)等国内外顶级电生理中心,学习最先进的电生理技术和最前沿的理念,学习期间,Win K. Shen教授、陈明龙教授等老师的指导,让易甫对电生理的认识更加深入,同时极大的开阔了易甫的学术视野和思维。

在易甫看来,除了团队的支持和帮助,个人的成长没有捷径和特殊的秘诀,无非就是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得益于长期的学习习惯和对技术的热情,近年来易甫和团队一起在电生理诊疗技术的探索应用中不断取得硕果,成为我国电生理领域快速成长起来代表性中青年专家之一:

三维标测技术应用方面,积累丰富的经验,并形成独特的技术特色,目前西京医院三维标测指导下的消融例数占总消融例数的80%以上。三维标测系统的成熟应用,使房颤、房速、室早、室速等疾病整体消融成功率大幅提高。同时降低术者和医生的射线伤害,增加了手术安全性;

紧跟国际前沿,是国内最早使用量化消融指数(AI)指导消融的术者之一,应用该技术大大提高了房颤手术的成功率,保障患者的安全;

冷冻球囊消融方面,2018年获得房颤冷冻消融全球带教专家认证,成为西北地区首批获得该认证的专家之一。同时获得房颤冷冻消融中青年先锋奖等殊荣;

腔内超声技术应用方面,积极开展用腔内超声技术指导下的房颤射频消融,及左心耳一站式手术,初步经验取得很好的效果;在陕西省开展首例腔内超声技术指导下房颤消融和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消融的一站式手术;同时,在腔内超声指导下进行先心封堵方面进行了诸多有益探索和实践;

绿色电生理方面,联合三维标测及腔内超声技术开展无射线介入,多次成功为孕妇、儿童开展零射线消融术。

阅读数: 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