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儿”,有了“金刚钻”,才敢揽“瓷器活儿”。
冠状动脉旋磨术,被称为在血管里行走的“金刚钻”,是处理钙化病变的利器,但手术操作复杂,对术者要求高,为了规范和推广这项神奇的“技术”,波士顿科学新视野学院重磅打造ROVUS Animal Lab Workshop,即冠状动脉斑块旋磨动物实验培训。
2019年7月13日,ROVUS Animal Lab Workshop第三期培训在北京成功举办。下面,来听听此次培训的总培训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董樑教授和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宋雷教授,对旋磨动物实验培训的感悟。
中国需要这种培训
2018年,董樑教授和宋雷教授被陆续邀请参加波科亚太区日本Miyazaki创新培训中心的ROVUS动物实验课程,学习并掌握整个ROVUS动物实验体系。两位教授对日本严谨、一丝不苟的做事风格,设备完善的动物实验室培训场所,以及新颖的培训模式深有感触,也坚定了要把ROVUS Animal Lab Workshop引入国内的决心。
△ 导师进行旋磨动物实操演示
ROVUS Animal Lab Workshop,采取理论知识结合实际操作的培训模式,实际操作又分为体外模型上的操作和实际动物真正的模拟操作,因为是小规模培训班,所以和导师直接沟通的机会非常多,随时可提问,这种模式对所有与会医师以后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非常有用。
△ 与会医师观摩学习
旋磨规范化培训势不可挡
旋磨规范化培训的趋势势不可挡,而动物实验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是整个医疗PCI当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可以说是弥补了国内的空白,补齐了术者从心理到技术的规范化培训,从而缩短学习曲线,产生更好、更安全的结果。
树立术者信心
通过理论和实际操作,尤其是在动物模型的实际操作(可能比平常在人的身体上的操作所遇到的问题还多),进而熟悉旋磨技术手感和流程,有助于树立术者的信心。
董樑教授强调,在实操中,把实验动物(猪)想象成一个人,先从模拟器入手,熟练掌握每一个导丝和导管,掌握器械如何连接、如何调试、如何做旋磨这些手法,然后再进行下一阶段,让你在真正为病人做旋磨之前有更多的心理铺垫。
对于刚接触旋磨的术者,宋雷教授特别建议,要注意初始几例旋磨适应证的选择,即一定要选择适应证明确的、难度适宜的、不要太复杂或者是超适应证的患者。同时,必须规范化操作,在初始阶段一定不要出现安全性问题,一旦出现并发症,不仅会打击自己的信心,而且对团队尤其是对一些刚开始使用旋磨技术的医院开展都有一定影响,所以初始阶段要选择相对简单的病变去做旋磨,把病人的安全放在第一位,然后在此基础上逐渐提高手术难度。
以规范化为依托,提高安全性
事无巨细的做事风格是所有PCI医生都需要去遵循和学习的一个规则。
提到ROVUS Animal Lab Workshop对我国冠脉领域的意义,董樑教授认为:“在规范的基础上,才能安全。在冠脉介入手术中,任何一点小的差池,都可能产生大的并发症,只有防患未然,才能产生好的结果。所以不要觉得日本人做手术死板,要看到死板背后是整个流程设计的合理性,每一步都可验证,才使得日本整体PCI并发症概率几乎为零。”
宋雷教授认为,动物实验可以解决实操中的具体问题。我国传统的培训模式是找一个地方坐下来讲讲课或者使用网络直播,与会医师的参与感和代入感并不强,直接沟通交流的机会也不是那么多。其实有些问题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才能遇到和想到的,没有去操作你永远想不到这个问题,这种实际操作和理论相结合的模式就能够特别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与会医师在操作的过程中遇到问题随时去问,通过这种模式达到培训完就可以直接开展工作的目的,这是ROVUS Animal Lab Workshop最大的优势和意义。
效果如何?听与会医师怎么说
对于参加培训的医师的筛选,首选学习意愿强,而且接触过旋磨并有一定基础和经验,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没有那么熟练或者一些并发症的处理以及复杂操作方面没有信心的术者。通过这种培训进一步规范化操作,帮助他们建立信心,增加操作的熟悉程度以及出现问题的处理预案,做到心里有数,提高规范性、安全性,对于这种培训模式,与会医师的反馈非常好。
汪敏医生:动物实验培训从理论知识到模拟器再到手术实际操作,课程中还加入了影像技术和磨头选择。两位教授讲述并发症的发生原理、病变和术前腔内影像学对我来说收获很大,尤其是冠状动脉旋磨的规范化操作,规范的操作可以把并发症的风险降到最低。印象最深的是在手术过程中碰到旋磨头嵌顿,董樑教授进行了详细地讲解,对我今后的工作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俞章平医生:通过一天的学习,对于旋磨的规范流程和具体的操作收获很多。印象最深刻的环节是,运用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去处理并发症,需要一步一步、非常仔细地操作,就像董樑教授所讲的“发生并发症并不可怕,主要是怎么去处理它”,这也是我平时在自己的工作中经常与我们团队的人所说的。
徐绍鹏医生:参加本次动物实验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跟两位教授多学习旋磨手术的操作细节;二是增加旋磨支架手术的经验。培训中印象最深刻的是进行旋磨支架时磨头通过支架的感觉,我在做动物实验之前,以为旋磨支架是金属的,因此会比钙化旋磨支架更坚硬更困难,但实际跟想象的不太一样。在最后的环节,教授运用了三种方法详细讲解如何去处理并发症,使我受益匪浅。
朱建医生:之前我有操作旋磨的经验,并对旋磨有初步了解,在此基础上参加动物实验,收获很大。在实践操作中,董樑教授不但让每个人有两次旋磨的机会,而且不厌其烦的手把手教学,然后又模拟了一些并发症的处理,包括旋磨头卡住、导管打折等情况,旋磨头卡住可通过剪断旋磨头连接管、反转连接管、用细导丝穿过卡住部位再用小球囊扩张等方法处理。
学习永远ING
ROVUS Animal Lab Workshop第三期培训,整体课程设置分为三个版块,理论知识部分+模拟器操作+手术实操。宋雷教授和董樑教授分别针对旋磨的适应证和禁忌症、旋磨规范化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旋磨并发症预防、识别与处理进行精彩的讲座。
△ 两位导师进行旋磨相关知识讲座
对于旋磨培训,不仅参加培训的医师们满载而归,培训导师们同样收获满满。
学习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每个医生都应该耐心学习,同一件事情当你做的足够精细之后会发现每天都有新的学习点。董樑教授在带教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学习新知识,比如什么时间点可以冲走更多的碎片,为什么要掌握1/2/3三项原则,为什么要慢进快出等,如果能把这些经验首先在动物的身上做熟练,做好前期的手感培训,然后再去给病人服务,安全性和有效性都要提高很多。
△ 模拟器操作练习精彩花絮
“无论是去日本参加培训还是自己去做培训,对我自己来说都是提升。这个过程中有些问题也是我之前没有注意到通过交流才发现的,比如做动物模型旋磨支架,实际上我自己也没有在真正的病人中去做旋磨支架,因为它本身就是一种非适应性的应用,通过动物实验对我自己也是一个促进。”宋雷教授这样说道。
冠脉复杂化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对于未来的“小目标”,他们有话说……
董樑教授:希望旋磨动物实验培训能够一直做下去,为更多医生提供培训和相互学习交流的机会,让更多术者不断加入到这个团队中来,用不了几年,国内一线的PCI医生都能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熟练掌握旋磨技术,按照标准化流程来做,降低并发症的发病率,提升我国旋磨的整体水平。
宋雷教授:希望借助波科的这个平台,给大家传达一个这样的理念,就是旋磨是一个常规操作,并不是非常复杂的操作,以平常心看待它,通过培训把它当成一个在各大医院各个中心开展的一个普通技术,而不是一个高深技术,只要规范化操作,它的安全性就能够得到保障,把旋磨和腔内影像技术在国内推广开来。
ROVUS Animal Lab Workshop三期下来,好评如潮,“圈粉”无数,从两位教授的话语中,我们听到了对这项技术的信心和推广的决心。只要规范化操作,运用旋磨这把“金刚钻”,就定能开通钙化这个“瓷器活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