笃行致远 逐梦扬帆——远端桡动脉“大拇指”俱乐部正式成立

2019年8月22日,由埃普特医疗倡导发起的远端桡动脉“大拇指”俱乐部成立仪式暨第二届远端桡动脉入路PCI治疗研讨会在活力四射的羊城广州顺利召开,多位知名介入专家亲临现场,共同庆祝远端桡动脉“大拇指”俱乐部(简称“大拇指”俱乐部)的成立,并围绕远端桡动脉入路这一新兴技术的临床应用与发展展开热烈探讨。

据悉,第一届研讨会是在第十七届中国介入心脏病学大会(CIT2019)期间举办,取得了超出预期的效果。此届会议依然吸引了众多介入医生的关注,会议现场座无虚席,学术氛围浓厚。


台湾长庚纪念医院吴炯仁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陈纪言教授罗建方教授、深圳市人民医院董少红教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曲鹏教授、浙江省新华医院黄抒伟教授、埃普特医疗王卫先生等出席会议。

1.jpg

2.jpg

会议现场座无虚席


乘风破浪

远端桡动脉入路有了自己的组织

自1993年Kiemeneij完成世界上首例经桡动脉入路的PCI治疗以来,该技术愈来愈受医患双方的欢迎,并逐渐成为PCI治疗的主要途径。与经股动脉途径的PCI相比,经桡动脉途径的PCI患者术后即可恢复下床活动,无体位限制,且局部出血发生率较股动脉途径明显下降。远端桡动脉入路作为近些年来冠脉介入的一种新路径,不仅能够减少患者大出血并发症、增加患者舒适度,而且能够减少前臂附近桡动脉闭塞风险,受到越来越多介入医师的认可和关注

3.jpg

吴炯仁教授、陈纪言教授、王卫先生

共同为“大拇指”俱乐部揭牌

远端桡动脉“大拇指”俱乐部的成立,是我国经远端桡动脉入路介入治疗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旨在将对远端桡动脉入路感兴趣的青年医师集中起来,进行远端桡动脉入路培训,并共同探索远端桡动脉入路技术,进一步研究和探讨远端桡动脉入路的规范操作,探索更多的临床证据,更好地评估和推广远端桡动脉入路技术,造福更多患者。

4.jpg

陈纪言教授致辞

陈纪言教授强调,远端桡动脉入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介入途径,在众多专家同道的探索下,如今远端桡动脉入路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技术,希望在吴炯仁教授的带领下,能有更多富有激情、活力、创新的年轻医生加入俱乐部,为经远端桡动脉入路的规范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5.jpg

吴炯仁教授致辞

吴炯仁教授回顾了探索远端桡动脉入路的心路历程,远端桡动脉入路是其他路径失败时的补充,这项技术从最初的探索到如今的广泛应用,远端桡动脉入路的优势显而易见,希望“大拇指”俱乐部的成立,能够将远端桡动脉入路这一概念推广到更多的地方,使更多的患者受益。

6.jpg

乔树宾教授远程连线致辞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乔树宾教授通过远程连线,表达了对远端桡动脉“大拇指”俱乐部未来发展的殷切期望和美好祝福。他指出,任何一项技术, 都有一个被学习的过程,远端桡动脉入路需要规范化的操作、充分的临床证据,才能使PCI越做越好。希望“大拇指”俱乐部的成立,能为远端桡动脉入路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基础。


“大拇指”俱乐部组织架构

主 席:陈纪言 吴炯仁 乔树宾

副主席:罗建方 窦克非 董少红

    曲 鹏 黄抒伟 李红梅

秘书长:宋坤青

秘 书:孙 鑫 鲁玉明 高立建

    王 能 于 鑫

7.jpg

“大拇指”俱乐部成员合影


探无止境

从循证证据到临床实践的对话

交流和分享最能让技术进步。众所周知,经远端桡动脉入路技术学习曲线较长,本次研讨会上,无论是经验丰富的专家前辈,还是刚刚接触此项技术的青年医生,都通过其亲身临床感悟,分享了远端桡动脉入路的应用经验。

8.png

曲鹏教授、吴炯仁教授精彩分享

曲鹏教授指出,远端桡动脉入路并发症少,可以大大保护动脉入路的通畅率,有利于多次穿刺成功,是冠心病的首选方法,且具有良好的的发展前景。鼻烟壶区行穿刺是可行的,包含远端桡动脉、感觉神经和突出的浅表头静脉。基于远端桡动脉的解剖特点,远端桡动脉比传统的桡动脉具有更多的优势。远端桡动脉入路虽然需要一定的学习曲线,但对患者和术者都有显著临床意义

吴炯仁教授分享了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复杂冠状动脉病变,他指出,远端桡动脉入路对于复杂的CTO-PCI是可行的,具有与传统的股动脉入路相当的手术成功率,有研究显示,远端桡动脉入路的闭塞率仅有0.6%,且大部分的病人均使用6-7F的薄壁鞘。吴炯仁教授强调,选择双侧远端桡动脉入路可提高术者及患者的舒适度。

9.png

与会专家现场激烈讨论

沧州市中心医院宋坤青医生、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杨熙医生、湖北医药学院附属随州医院王能医生、深圳市人民医院孙鑫医生分别从病例分享到临床研究,带来不同中心远端桡动脉入路的开展情况及经验分享。

10.png

宋坤青、杨熙、王能、孙鑫医生精彩分享

宋坤青医生通过一例远端桡动脉入路开通闭塞桡动脉的病例,对远端桡动脉途径的临床应用做了解析,他指出,远端桡动脉在应用过程中相对安全,可提高患者和术者的耐受性,减少术者射线量,减少桡动脉损伤。杨熙医生通过分享病例,对远端桡动脉入路的优势和挑战进行了分析解读,并指出远端桡动脉是未来部分患者的首选手术路径,需在更多的临床病例中不断积累操作经验。王能医生通过一系列临床研究,指出远端桡动脉入路是传统经桡动脉途径的有益补充,不会带来全因死亡率这种浮夸终点的改变,但是能比传统经桡动脉途径给患者带来更舒适的体验。孙鑫医生介绍,深圳市人民医院虽然开展远端桡动脉入路较晚,但截至目前已累计达到600多例,应用改良后的Seldinger法经鼻烟窝解剖位置进行远端桡动脉入路有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

11.jpg

与会专家合影


心之所向 众望所依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一项新技术的出现,需要不断地进行尝试和探讨,方能得以普及和发展。远端桡动脉入路作为一种新的介入途径,需结合更多的真实病例以及临床研究进行广泛探索。

自第一届研讨会成功举办以来,埃普特医疗始终在思考,如何让更多的人认可并规范远端桡动脉入路这一新技术,本着推广新技术、探索新技术、交流学术的初心,埃普特医疗组织举办了远端桡动脉入路PCI治疗研讨会,至今已圆满举办两届,与此同时,还大力倡导成立了“大拇指”俱乐部。这些举措都是为了让更多介入医生聚焦远端桡动脉入路的交流探讨,同时助力该项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共同打造一个以学术交流为宗旨,以分享经验、探索技术为目的平台,这也是埃普特医疗始终倡导的坚持医学创新的完美诠释。

本次研讨会期间,还举办了第三届远端桡动脉入路PCI治疗研讨会的授旗交接仪式。据介绍,第三届研讨会将在10月18-20日召开的第十七届中国大连国际心血管病论坛期间举办。“大拇指”俱乐部吴炯仁主席、曲鹏副主席、宋坤青秘书长共同为第三届研讨会的召开进行授旗交接。

12.jpg

授旗交接仪式

10月18-20日,第三届远端桡动脉入路PCI治疗研讨会,我们大连见!

阅读数: 4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