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大一附院成功植入河南省首例S-ICD,为SCD的防治开辟新术式

2019年11月2日,在现任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起搏学组副组长、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宿燕岗教授指导帮助下,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邱春光教授的起搏团队精诚协作,成功为一位心脏性猝死高风险的患者植入该院、也是河南省首例全皮下心律转复除颤器(S-ICD)。

此次手术邱春光教授为患者选用了可进行1.5T核磁全身扫描的A209除颤器加3501除颤导线这一全新组合,也是兼容MRI皮下ICD的国内首批植入。

1.jpg

邱春光教授团队合影

2.png

病情概要

本次接受手术的是一位女性患者,23岁,以发作性晕厥9年,再发加重19天为主诉入院。9年前患者活动后出现意识丧失,摔倒在地,数秒钟后自行恢复意识,无抽搐、牙关紧闭、大小便失禁等,清醒后无明显异常。后上述症状反复发作。

入院动态心电图提示:“QT间期延长,可见尖端扭转性室速”。

入院诊断:先天性长QT间期综合征。


专家分析本病例特点

(1)先天性长QT间期综合征;

(2)属心脏性猝死二级预防;

(3)临床动态心电诊断显示无明确心动过缓;

(4)年轻患者,考虑经静脉除颤导线长期植入体内可能会发生并发症。

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后,选择植入全皮下转复除颤器(S-ICD)。

术前对患者进行了体表心电图筛查,左右两侧主要向量、次要向量和备选向量测量结果均符合筛查标准,可以植入S-ICD。


手术经过

手术在全身性麻醉下进行,分别于患者左侧第5肋间沿腋中线和剑突下右1cm切开皮肤,逐层分离皮下组织至深筋膜,通过皮下隧道导引针连接囊袋后,再沿胸骨向上电极标记处切开皮肤,逐层分离皮下组织至筋膜层,通过皮下隧道导引针将电极分别从囊袋经隧道送至剑突下切口,固定电极中段后,再使用皮下隧道导引针将电极经隧道送至胸骨上方切口,固定电极头端。

3.png

S-ICD成功植入

4.jpg

对所有伤口区进行有效止血,按压将隧道内空气排出。随后连接除颤装置,置入囊袋并逐层缝合皮下组织和皮肤,术区纱布覆盖,包扎,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止血。


TIPS

心源性猝死是人类心血管病患者死亡的主要诱因。

绝大多数心脏性猝死由室颤引起。及时有效地除颤,是预防心源性猝死的关键。

既往针对此类患者采用经静脉ICD植入从而识别并预防恶性心律失常事件的发生。然而,经静脉ICD由于经静脉除颤导线存在,因此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

首先是植入问题,若存在静脉异常会导致植入困难、术中穿刺并发症。

同时导线会带来的一些术后并发症,如导线脱位与断裂、导线感染、血栓形成等。

与此同时,经静脉ICD植入患者导线拔除时也存在难度大,风险高等挑战。

由于经静脉ICD植入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全皮下转复除颤器(S-ICD)应运而生。

全皮下转复除颤器(S-ICD)治疗的设计理念主要在于:

避免静脉导线导致的并发症;

减少对心肌的损害;

提高诊断准确性,感知全心脏的电位变化;

为不能经静脉植入ICD的患者提供新的选择;

减少导线断裂、术后感染等带来的风险。

EFFORTLESS临床研究证实了S-ICD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与经静脉ICD相比,全皮下ICD具有97.4%自发VT/VF事件除颤转复率,无导线故障发生,无血管内或系统性感染发生。并且对于缺血性与非缺血性心肌病、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的不同年龄段患者,其临床效果是一致的。


科室介绍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在国内学术影响力排名第六,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河南省卫生厅重点学科,被卫生厅授予“河南省冠心病介入诊治中心”和“河南省心律失常介入诊治中心”,并在2013年再次被省卫生厅授予“河南省心血管急危重症诊疗中心”。

心内科病房共分11个病区,其中包括9个心血管内科普通病房,2个心脏重症监护病房(CCU),共设超过500张床位,同时科室下设有物理诊断科和心内生化实验室。对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风湿性心脏病、部分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高脂血症、心肌炎、心肌病、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等各类心血管疾病及相关疾病进行的正规诊断和治疗,取得了显著成绩,诊断和治疗技术的发展与国内外先进水平同步。

郑大一附院起搏电生理团队目前能够独立开展各类先进的诊疗手术,同时,在国内起搏和电生理行业名列前茅,引领着河南起搏电生理行业技术进步发展!

阅读数: 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