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新书】我国CTO PCI经典教程全新出版并上线销售

重磅推荐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介入治疗:策略、技术与病例精选》作为我国CTO PCI经典教程于2019年11月9日在CTOCC 15周年年会上正式发布,目前已开始全面上线销售。

     本书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葛雷教授主编,由全国100余位冠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介入治疗专家共同编写,集中展示了CTOCC成立15 年来中国冠心病介入领域所取得的重要创新性成果和研究进展。

     目前已在全国各大新华书店、医药科技书店、当当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天猫旗舰店销售。

WeChat 圖片_20191115131341.jpg

主编:葛均波 葛雷

ISBN:978-7-5478-4628-5

定价:298元


本书特色

1、体现国际前沿,展示中国特色:详细阐述当前CTO 介入治疗(CTO PCI)的策略应用和创新性技术和技巧,包括CTOCC 制订的中国CTO 介入治疗流程图及其临床应用,以及我国创新性介入治疗技术如主动迎接技术(AGT),展示国际最新的CTO 介入治疗器械和发展趋势及国内自主研发和创新的相关器材。

2、侧重临床实践,指导作用突出:依从规范、具有教育意义和创新三大原则,精选了CTOCC 历年来(2005—2018 年)的精彩、宝贵病例,其中许多是国际心脏介入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病例。通过病例,不仅展示了术者的操作技术和技巧,更有对病情病变分析、策略制订思路及宝贵经验和教训的总结。

3、CTOCC集体智慧、经验的集中体现:附有近200 个精彩病例、3 000 余幅珍贵图片,包括作者原创的手绘图、流程图和术中影像图,内容直观、清晰。对推动我国CTO介入治疗的规范、提高与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WeChat 圖片_20191115131348.jpg

  我国从1984 年开始第一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至今,冠状动脉介入一直走在“规范、普及、提高”的路上。其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及分叉病变等手术方式已趋于成熟,然而,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依然被称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领域最后的堡垒。

  早年,囿于技术、器械的不足及对血管病理和生理学的片面理解,CTO 病变开通的成功率很低。为了团结全国心脏介入同道,总结中国术者在CTO 病变介入治疗中的智慧,以及加强与欧美、日本等国家的学术交流,在高润霖院士、朱国英教授等介入先驱的大力支持下,中国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介入治疗俱乐部(CTOCC),于2005 年8 月26 日在上海正式成立。

  虽然CTOCC 做了很多努力,然而我国的注册资料却显示绝大部分术者(83.7%)的CTOPCI 成功率<80%。这是由于早期cto pci="" 的技术手段有限,所用技术多为正向介入治疗技术。<="" span="">2005 年,我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向在华盛顿召开的TCT 会议上直播了一台难度较高的CTO 病例介入治疗手术。患者左前降支起始部闭塞合并左主干远端和回旋支开口病变,如果正向穿刺方向错误,将会导致回旋支开口损伤而引起严重并发症。对侧造影提示右冠状动脉经间隔支至前降支存在良好侧支循环。反复正向尝试失败后,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在国际上首次采用了逆向导引钢丝对吻技术,成功开通了闭塞病变。

  这例面向全球的手术直播,常被人们认为是逆向介入治疗的里程碑事件。当时逆向理念刚刚开始进入临床,微导管直径大多在2.6F 以上,大部分无法通过侧支血管,在此之前我们为数不多的病例仅能采用逆向导引钢丝作为路标或导引钢丝对吻技术。从那以后,由于日本对导引钢丝等器械的改进,逆向技术在邻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尤其是反向CART 技术的出现更使得逆向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

  早年我国术者CTO 病变的介入治疗受日本影响较大。然而,随着中西学术交流的增加,源自欧美的联合治疗策略(Hybrid)也逐渐走进中国医生的视野。联合治疗技术实际上是对导引钢丝技术和其他器械及技术的融合,使用最少的射线量、对比剂剂量和手术器械,在强调手术成功率的同时,更注重手术效率。一旦一种治疗模式失败,可以快速转换到另一种模式,不会让手术停滞。联合治疗策略可以说是CTO PCI 的巨大进步。

  经过10 余年的取长补短,我国术者CTO PCI 手术成功率逐渐提高。然而对于基层医院或年轻术者,其手术成功率仍较低,且并发症也居高不下。究其原因,可能是与术前读图和双侧造影重视不够、术中CT 血管造影(CTA)和血管内超声(IVUS)使用不足及逆向介入治疗使用比例较低有关。鉴于此,我们结合国内术者CTO 病变介入治疗的智慧,借鉴亚太、美国等俱乐部的手术策略,制定了CTOCC 路径图,以期为国内CTO 介入治疗、培训提供参考。

  与此同时,这两年我们还策划了“CTOCC 中国行”,由CTOCC 会员中的顶级专家,定期在全国各大医学中心进行CTO PCI 手术带教,并通过网络直播的形式惠及更多同道。除此之外,我们还每周通过网络图文的形式,展播CTOCC 会员的手术病例,并在微信群中进行广泛而深入的讨论。在CTOCC 的带动下,全国众多的CTO 爱好者借助新媒体、自媒体等手段,纷纷成立了自己的CTO 团体,他们通过带教、直播、网络授课等形式,无私地将自己的经验教训悉数奉献给全国的术者。

  CTO 介入治疗的成功离不开技术和策略的灵活转换,更离不开器械的进步。目前国内CTO介入治疗器械,很大程度上依赖进口,国产器械的比例偏低。为了克服这种困境,中国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应运而生,他们通过搭建医生与工程师之间的桥梁,为中国心血管医疗器械创新提供了崭新的舞台,目前已经协助我们研制出了TransportaGe® 延长导管、Knuckle 专用导丝等器械,是CTOCC 未来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

  可以预见,未来几年中国在CTO PCI 领域潜力巨大,中国CTO PCI 术者会更注重患者的综合评估,更注重CTO PCI 的辅助评估(腔内影像学)和辅助治疗(血流动力学辅助)等。同时,在进行CTO PCI 治疗时,不仅注重手术成功率和手术效率,也会更关注患者的远期预后。在开通CTO 的过程中,将不再仅仅关注CTO PCI 的数量,而是更为关注CTO PCI 的数据。

  过去的15 年,是CTOCC 探索学习的15 年。每年CTOCC 的召开都集中展示了中国医生在CTO PCI 领域获得的进步。恰逢CTOCC 15 周年,我衷心希望通过CTOCC 平台能展现更多中国CTO PCI 专家的技术水平,以及新理念、新发展。

  愿CTOCC 茁壮成长,CTOCC 15 岁生日快乐!


 购 买 途 径

1. 本书在全国各大新华书店、医药科技书店有售。

2.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天猫旗舰店、当当网、京东等有售。

3.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客户服务部邮购。联系电话:021-64085630。

阅读数: 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