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医大附院心血管内科起搏团队成功植入泸州市首例全皮下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S-ICD) ——为心脏性猝死的防治开辟新术式

2020年2月3日,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刘兴斌教授指导下,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范忠才教授、叶强医师起搏团队,成功为一位心脏性猝死二级预防患者植入泸州市首例全皮下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S-ICD)。

此次手术,叶强医师为患者选用了可进行1.5T核磁全身扫描的A209除颤器和3501除颤导线这一全新组合,该组合也是兼容MRI全皮下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的国内首批植入。

1.png

手术团队合影(从左至右:范忠才、刘兴斌、叶强、范新荣)

本次接受手术的是一位22岁的女性患者,因“反复晕厥8年、再次发作1天”入院;结合患者的心脏彩超、动态心电图和基因检测等临床资料评估患者为猝死高危。


本病例特点:

(1)患者年轻,长QT综合征(原发性)2型患者;

(2)心脏性猝死二级预防;

(3)无明确心动过缓,非除颤后起搏依赖;

(4)尖端扭转型室速,综合评估确定患者不依赖无痛ATP治疗;

(5)应考虑避免经静脉ICD除颤导线长期植入体内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故决定为患者植入S-ICD。

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后,选择植入全皮下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S-ICD)。


术前对患者进行了体表心电图筛查,左右两侧主要向量、次要向量和替换向量的向量测量结果均符合筛查标准,可以植入S-ICD。

2.jpg

体表心电图筛查

手术在全身麻醉下(非气管插管)进行,于左侧第5肋间沿腋中线走形切开皮肤7厘米,逐层分离皮下组织至筋膜层,作囊袋确保足够深度来容纳装置。

于剑突右侧约1cm处切开皮肤2厘米,逐层分离皮下组织至筋膜层,通过隧道穿引针连接囊袋,再沿胸骨向上约14厘米处切开皮肤1厘米,逐层分离皮下组织至筋膜层,通过隧道穿引针连接剑突下切口,使用隧道穿引针将45厘米长的3501除颤电极从囊袋经隧道送至剑突下切口,固定电极中段,再使用隧道穿引针将电极经隧道送至胸骨上方切口,固定头端。

连接脉冲发生器,置入囊袋内,以抗生素生理盐水冲洗各术区及囊袋,逐层缝合肌肉筋膜层及皮下组织,组织胶水粘合技术闭合皮肤 ,术区纱布覆盖,包扎,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止血。

术后测试优化,参数位于正常范围内。手术圆满成功,耗时约1小时。

3.png

术后X线影像

心脏性猝死是我国心血管病患者死亡的主要诱因,绝大多数心脏性猝死由室颤引起,及时有效地除颤,是预防心脏性猝死的关键。

S-ICD是在心脏性猝死预防领域取得革命性突破的新技术。S-ICD能够提供与经静脉ICD相同的预防心脏骤停的治疗。

它的整个系统只植入于皮下,不直接接触心脏和血管,能够彻底杜绝可能的血管损伤、减少潜在的系统感染风险,保留静脉通路,避免经静脉导线植入或拔除的相关并发症,为心脏性猝死的高危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对于年轻患者,活动限制少,能够适应更加活跃的生活方式。综合以上,S-ICD更适合年轻、不需要起搏以及高感染风险的患者,例如年轻患者,预期寿命超过10年以上患者,早先发生过装置感染的患者、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糖尿病患者,或者长期处于免疫抑制的患者。


科室及团队介绍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成立于50年代初,1978年成立心血管疾病研究室,1990年被确定为学院及附院的重点建设学科,1995年被国家授予硕士学位授权点,2005年被卫生厅评为四川省甲级医学重点学科,2004年被省学位办、省教育厅评为四川省重点建设学科,2008年被省学位办、省教育厅评为四川省重点学科。

心血管内科现有两个院区,编制床位174张,分为心血管内科病房(152张床)、心脏病监护病房(CCU 22张床)、专用心导管室(DSA)2间和心血管疾病研究室。拥有各类大型专业的医疗仪器设备,医疗规模及心血管病介入治疗例数位于四川省前列,已在高血压病、冠心病、风心病、心肌病、心肌炎、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先心病的方面形成特色和优势。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科研教学和临床医疗特色鲜明,设备先进,紧跟国际心血管病专业的发展趋势。救治了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致谢:感谢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和手术室以及西南医科大学心血管研究所对于手术的鼎力支持!

4.jpg

心血管内科起搏电生理团队

阅读数: 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