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胸科医院通过内外科联合手术,独立成功植入天津市第一例全皮下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S-ICD)

2020年7月1日,在天津胸科医院心内科许静教授、孙姗教授,心外科王联群、杨东艳教授带领下,及麻醉医师、放射科医师配合下,独立完成了天津市第一例全皮下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S-ICD)。为党的99岁生日献礼。

微信图片_20200704131626.png

本次接受手术的是一位41岁的女性患者。经过临床评估后确诊为肥厚型心肌病。主诉间断心悸4年余。间断性心房颤动,于2016年3月进行房颤冷冻球囊消融术治疗,术后患者病情好转,近日出现间断性心房颤动并出现室颤复苏成功再次入院,并于2020年5月入院行房颤消融术。

专家分析本病例特点:

(1)遗传性肥厚型心肌病;

(2)突发室颤,属于2级预防;

(3)家族中多人患肥厚心肌病,其母亲心源性猝死,无心动过缓,非除颤后起搏依赖;

(4)年龄偏小,为防止未来静脉导线故障、感染等风险,与患方充分沟通后,选择植入S-ICD。

术前对患者进行了体表心电图筛查,左右两侧1cm,2cm;主要向量、次要向量、备选向量;坐位、躺位测量结果均符合筛查标准,综合以上,可以植入S-ICD。

1.png

2.png

体表心电图筛查

此例S-ICD植入为天津市首例,与以往经静脉ICD植入术区别很大,在院领导的支持下,此次手术仅用了48小时便完成了所有术前准备工作。多次观摩手术视频,讨论手术细节,最后的手术方案确定为全麻下心内科、心外科联合手术。

手术在全身麻醉下,于左侧第5肋间沿腋中线走形切开皮肤7cm,逐层分离皮下组织至肌层,寻找到背阔肌和前锯肌之间的深筋膜层,钝性分离,做好囊袋,确保足够深度来容纳装置。

于剑突下切开皮肤3cm,逐层分离皮下组织至筋膜层,通过隧道穿引针连接囊袋,再沿胸骨向上约14cm处切开皮肤2cm,逐层分离皮下组织至筋膜层,通过隧道穿引针连接剑突下切口,使用隧道穿引针将45cm长的3501除颤电极从囊袋经隧道送至剑突下切口,固定电极中段,再使用隧道穿引针将电极经隧道送至胸骨上方切口,固定头端。连接脉冲发生器A209,置入囊袋内,以庆大霉素盐水冲洗各术区及囊袋,进行按摩排气;逐层缝合皮下组织及皮肤,术区纱布覆盖,包扎,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止血。

术后优化测试,感知阻抗、向量正常。手术圆满成功,耗时约1小时。

3.png

4_副本.jpg

患者于2020年7月1日 16:45进行DFT诱颤测试,整个过程经过约30秒,通65J能量使患者心率成功转复。手术圆满成功。该手术为第一批3501抗核磁电极植入,为患者保驾护航同时,提供后期核磁检测需求。    

5.png

术后影像

心脏性猝死是我国心血管病患者死亡的主要诱因。绝大多数心脏性猝死由室颤引起。及时有效地除颤,是预防心脏性猝死的关键。

S-ICD是在心脏性猝死预防领域取得革命性突破的新技术。S-ICD能够提供与经静脉ICD相同的预防心脏骤停的治疗。本S-ICD系统通过皮下植入,不直接接触心腔和血管,能够彻底杜绝可能的血管损伤、减少潜在的系统感染风险,保留静脉通路,避免经静脉导线植入或拔除的相关并发症,为心脏性猝死的高危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对于年轻患者,S-ICD活动限制少,能够适应更加便捷的生活方式。S-ICD更适合年轻、不需要起搏以及高感染风险的患者,例如早先发生过装置感染的患者、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糖尿病患者,或者长期处于免疫抑制的患者,提供了更加优异的预防心脏性猝死的选择。


医院及团队介绍

天津市胸科医院成立于1947年,是一所以治疗心、肺疾病,集医、教、研、防为一体的现代化的三级甲等专科医院,南开大学、天津大学附属胸科医院,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学院,该院为华北地区最大的心血管专科医院,每年完成冠脉介入治疗8000余例,心律失常消融治疗1700余例,永久起搏治疗700余例。

此次手术为院内心内科心外科联合手术,分工明确。心内科许静、孙姗教授主要负责患者术中心率监测,及DFT诱颤测试工作。心外科王联群教授发挥其对解剖学及组织分离技术的熟练掌握,负责囊袋制作及皮下隧道制作。内外科在各自领域均发挥了极高的业务水平。患者全程心率稳定,诱颤及转复过程用时短,保证患者术中安全。囊袋制作完美,全程无明显出血,且分离至背阔肌和前锯肌之间的深筋膜层。患者ICD植入后无凸起。导线紧贴筋膜层植入,也保证患者术后感知良好。

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天津市首例S-ICD植入术仅仅48小时便完成了手术方案确定,手术用品采购等诸多工作。于2020年7月1日仅用时1小时便完成了手术。通过内外科的完美配合,在此类术式从一开始便达到了全国领先水平。使天津在此类术式跨出了里程碑式的一步。同时也为我党献上了一份完美的生日礼物。

微信图片_20200704132238_副本.jpg

阅读数: 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