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人民医院心内科起搏团队成功植入本院第三例全皮下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S-ICD)

2020年6月29日,贵州省人民医院心内科起搏团队,由俞杉教授、安亚平教授成功植入贵州省人民医院第三例全皮下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S-ICD)。这也是今年历经疫情之后,贵州省首例S-ICD。

微信图片_20200709094757.png

本次接受手术的是一位52岁的男性患者。经过临床评估后确诊为风湿性心脏病,EF值17%,结合患者的心脏彩超等临床资料评估患者为心源性猝死一级预防适应症,猝死高危患者。

本病例特点:

(1)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机械瓣换瓣术、三尖瓣修复术,心脏扩大,NYHA心功能Ⅳ级;

(2)EF17%,属心脏性猝死一级预防;

(3)无明确心动过缓,非除颤后起搏依赖;

(4)混合多种疾病,2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冠状动脉硬化等多种疾病风险。

由于患者为二尖瓣换瓣、三尖瓣修复,考虑经静脉ICD电极对三尖瓣可能造成的影响,与患方充分沟通后,选择植入S-ICD。术前对患者进行了体表心电图筛查,左右两侧1cm,2cm;主要向量、次要向量、备选向量;坐位、躺位测量结果均符合筛查标准,综合以上,可以植入S-ICD。 

微信图片_20200709094940.png

微信图片_20200709094942.png

体表心电图筛查

手术在局部麻醉合并深度镇静下进行,于左侧第5肋间沿腋中线走形切开皮肤6cm,使用电刀分离和止血,逐层分离皮下组织至肌层,寻找到背阔肌和前锯肌之间的深筋膜层,钝性分离,做好囊袋,确保足够深度来容纳装置。

于剑突下切开皮肤3cm,逐层分离皮下组织至筋膜层,通过隧道穿引针连接囊袋,再沿胸骨向上约14cm处切开皮肤2cm,逐层分离皮下组织至筋膜层,通过隧道穿引针连接剑突下切口,使用隧道穿引针将45cm长的3501除颤电极从囊袋经隧道送至剑突下切口,固定电极中段,再使用隧道穿引针将电极经隧道送至胸骨上方切口,固定头端。连接脉冲发生器,置入囊袋内,庆大生理盐水冲洗囊袋与两切口,进行按摩排气;逐层缝合皮下组织及皮肤,术区纱布覆盖,包扎,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止血。术后优化测试,感知阻抗、向量正常。手术圆满成功,耗时约1小时。

本手术采用最新的肌间囊袋植入法,脉冲发生器紧贴肋骨;除颤电极线圈紧贴胸骨柄,贴壁完美,上隧道制作手法与电极固定堪称教学典范;以上两点均保证除颤阈值会更低,术后做PRAETORIAN评分,评分<90,无(低)DFT风险。该手术为第一批3501抗核磁电极植入,为患者保驾护航同时,提供后期核磁检测需求。

微信截图_20200709095026.png

术后影像 

心脏性猝死是我国心血管病患者死亡的主要诱因。绝大多数心脏性猝死由室颤引起。及时有效地除颤,是预防心脏性猝死的关键。ICD是预防猝死的最有效治疗措施。

S-ICD是在心脏性猝死预防领域取得革命性突破的新技术。S-ICD能够提供与经静脉ICD相同的预防心脏骤停的治疗。其设计目的是通过皮下植入,不直接接触心腔和血管,能够彻底杜绝可能的血管损伤、减少潜在的系统感染风险,保留静脉通路,避免经静脉导线植入或拔除的相关并发症;其通过精确识别AF/SVT 和VT/VF,减少不恰当放电;通过使用解剖标记和X透视进行定位;为心脏性猝死的高危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且S-ICD活动限制少,能够适应更加便捷的生活方式。

综合以上,S-ICD为不需要起搏以及高感染风险的患者,例如早先发生过装置感染的患者、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糖尿病患者,或者长期处于免疫抑制的患者,提供了更加优异的预防心脏性猝死的选择。



医院及团队介绍

贵州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为2017年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心内科器械植入亚专业于上世纪70年代末期率先在西南地区开展第一台心脏起搏器植入以来,目前年植入心脏起搏器超过400台,植入量持续居贵州省首位,ICD/CRT/CRT-D植入量位于贵州省首位,挽救了大批危重患者的生命。

在植入和随访专一团队的长期临床实践中,起搏团队积累了丰富的CIEDs围手术期及术后长期管理的经验,设立规范的CIEDs随访门诊,是全国首批心律失常介入培训基地,贵州省首家“CRT植入建设中心”。起搏团队还主持和参与了国内外大量先进的临床研究工作。

阅读数: 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