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心脏病学会全球认证房颤技术卓越中心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TEC名家风采】
是国际顶级电生理专家及团队的高精尖学术分享舞台
2020年8月19日,由美国心脏病学会独家认证的全球房颤技术卓越中心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主办的TEC名家风采全球直播活动隆重召开,旨在展示中山医院电生理团队在房颤导管消融中使用的最前沿的技术、标准的流程和独特的治疗理念。这是中国区首次站在国际平台对外展示,活动吸引了来自国内外近1700位医生上线观看,反响热烈,取得圆满成功。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是美国心脏病学会(ACC)2020年全球独家认证的房颤技术卓越中心(Technology Excellence Center,TEC)。TEC项目2019年由美国ACC发起,并在总部成立专业支持团队,是电生理领域国际权威平台,旨在通过规范化开展持续、深入的全球技术交流、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促进电生理行业的更快发展。名家风采为ACC发起,Biosense Webster主办的中国TEC中心的系列全球展示平台。
活动伊始,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电生理亚专科主任朱文青教授,代表中山电生理团队,对各位同道的关注表示感谢,也对此次大会的发起方美国心脏病学会和Biosense Webster致谢。他表示,在房颤治疗技术方面,中山医院电生理团队努力钻研,积极学习,不断创新,技术和方法一直保持在世界技术的前沿水平,从而保证患者能够使用最新的器械、技术,得到最好的治疗。8月19日,恰逢医师节,朱文青教授向全国医生、海外同道致以最亲切的问候。
朱文青教授开场致辞
全球EP名家专访,朱文青教授作为中国电生理杰出带领者,接受了采访。专访记录了朱文青教授从医学生几经周折走到今天的点点滴滴。他表示,电生理的魅力在于它的在于她的变换无穷,在于她的无限可能,他鼓励青年EP医生多学、多看、多练、多讲,才能真正领略电生理之美。
朱文青教授全球EP名家专访
整场活动由代世摩医生和陈庆兴医生担任主持,手术解说极其细致,提问有备而来,将中山电生理团队独特的手术习惯、观点剖析得淋漓尽致,受到国内外积极反馈。
活动主持人 代世摩医生(右)和陈庆兴医生(左)
程宽医生以有效消融为主题,融合个人和整个团队的经验,介绍了中山在FAM建模、高精密度标测、AI指导的环肺静脉电隔离方面的经验,详细讲解了Visitag参数设定,AI经验值,有效传递了可快速复制的房颤消融流程。
程宽医生以有效消融为主题分享
代世摩医生以高效消融为主题,分享高效消融手术临床获益,并对比了中山医院在高效消融使用前后的手术效率。对于STSF的使用有很多的心得,大幅提高效率的同时减少pop发生。
代世摩医生以高效消融为主题分享
朱文青教授以安全消融为主题,重点讲解了心内超声ICE在房颤手术中减少射线、实时监测、精确指导等临床优势。朱教授分享了一例ICE指导肥厚性心肌病的病例,理论结合实践,贴切的诠释了心内超声的如上临床优势。
朱文青教授以安全消融为主题分享
【精彩连连的手术直播】
朱文青教授演示一台房颤redo病例。该患者为14年外院行房颤射频消融术3个月后复发的病人,在mobicath的助力下,使用STSF消融导管非常顺利的完成了肺静脉前庭大环隔离,并针对肺静脉内异位兴奋灶进行了干预和顶线消融。反复验证未恢复传导,手术成功。
林佳雄医生演示了一台阵发性房颤合并房扑病人,病人上台时是窦性心率。使用pentaray构建左房模型,STSF进肺静脉隔离;后壁使用35W,AI值370,前壁使用35-45W,AI值460,顺利实现肺静脉隔离。消融过程中房扑发作,拖带验证为典型房扑,在隔离肺静脉后,行三尖瓣峡部线消融,房扑终止,验证峡部线双向阻滞,观察验证肺静脉未恢复传导,手术成功。
聂振宁医生演示的持续性房颤,左房增大(直径46mm)伴严重心衰的病例。
术中拖带验证,证实为三尖瓣依赖型心房扑动,右房激动标测证实拖带结果后行三尖瓣峡部消融,房扑终止。采用STSF导管,在AI,阻抗,电位等参数的指导下,行大环环肺静脉隔离术,完成双侧肺静脉隔离。后进行后壁BOX隔离,进行心房的基质改良。后又行消融三尖瓣峡部消融,双侧验证峡部线阻滞,手术成功。
活动的最后,中山医院电生理团队向各位医师同道致敬,并期待与各位继续交流切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