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CC2020|王建安:创新中心模式下的心脏瓣膜病诊疗实践
2020-09-04 13:51

所有的医学创新中,源自于医生的临床需求是创新的“源头”。王建安教授一直致力于推广以临床医生提出问题为主线,结合基础科学研究、流行病学研究、材料学专家、影像学专家、工程师以及企业支持等力量,最终实现创新转化的创新中心模式。这种模式有助于聚焦某一临床问题,推动技术器械的创新转化和最终落地。王建安教授曾于2019年在NEJM catalyst杂志发表了其带领团队在这方面的相关成果和经验分享。
流行病学研究
在流行病学方面,王建安教授所带领的团队开展了一项纳入140000名基于超声诊断的瓣膜性心脏病患者的流行病学研究,揭示包括主动脉瓣疾病、二尖瓣疾病和三尖瓣疾病在内的多种瓣膜性心脏病,在各个年龄阶段的分布情况,并进行相关病因学的分析,结果提示主动脉瓣狭窄的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升高而增加。
基础科学研究
技术与策略的创新
创新器械的研发及应用
技术的传播与国际影响力
王建安教授总结道,创新中心模式的心脏瓣膜病诊疗由高效的、具有创造力的团队组成,其各个环节都是连续的、彼此融合的、环环相扣的,这种模式能够高效地推动解决领域内的临床难题,促进新技术的诞生和普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