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成功植入本院首例全皮下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S-ICD)-心脏性猝死防治开辟新术式

2020年9月24日,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由心血管内科于波教授成功为一位心脏性猝死二级预防的患者植入该院首例全皮下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S-ICD)。

此次手术,于波主任为患者选用了可进行1.5T核磁全身扫描的A209除颤器和3501除颤导线这一全新组合,该组合也是兼容MRI全皮下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的国内首批植入。

1.png

2.jpg

本次接受手术的是一位56岁的女性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反复晕厥,伴有头晕、恶心及四肢无力。在外院就诊冠状动脉CTA检查提示未见异常。心脏彩超显示心功能和LVEF值正常,但左心室室壁运动节律不规整。心电监护发现尖端扭转性室速,同时病人伴有一过性意识障碍,所以评估患者为猝死高危患者,并且是S-ICD的I类适应证。

3.png

病例特点:

(1)心脏性猝死二级预防;

(2)无心动过缓,非除颤后起搏依赖;无心功能不全,无需左室起搏

(3)应考虑避免经静脉ICD除颤导线长期植入体内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4)患者为美容医生,喜欢美观,不希望术后胸前有瘢痕,包块;

(5)植入过程中要避开患者乳房部位植入的隆胸填充物

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后,选择植入全皮下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S-ICD)。

术前应用自动筛查工具AST对患者进行了体表心电图筛查:胸骨左、右两侧1cm的主要向量、次要向量的卧位、坐位测量结果均通过,足以符合植入前筛查标准,虽然备选向量未通过),可以植入S-ICD。

4.png

5.png

体表心电图筛查

考虑到患者体内有隆胸植入物,在术前进行电极导线和脉冲发生器装置定位时,特别在体表完整地描绘出了皮下隧道的位置。

6.png

手术在全麻醉下进行,于左侧第5肋间沿腋中线走形切开皮肤6厘米,用电刀逐层分离皮下组织至肌层,寻找到背阔肌与前锯肌之间的深筋膜层,钝性分离,做好囊袋确保足够深度来容纳装置。

7.png

于剑突下稍偏右侧切开皮肤2cm,逐层分离皮下组织至筋膜层,沿体表标记通过隧道穿引针连接囊袋,再沿胸骨向上约14cm处切开皮肤1cm,逐层分离皮下组织至筋膜层,通过隧道穿引针连接剑突下切口,使用隧道穿引针将45cm长的3501除颤电极从囊袋经隧道送至剑突下切口,固定电极中段,再沿体表标记使用隧道穿引针将电极经隧道送至胸骨上方切口,固定头端。连接脉冲发生器A209,置入囊袋内,逐层缝合筋膜层及皮下组织,进行DFT测试,采用50HZ,200MA交流电方式进行诱颤,S-ICD正确识别,经首次65J除颤成功,除颤阻抗68欧姆。缝合皮肤 ,术区纱布覆盖,包扎,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止血。手术圆满成功,耗时约1小时。

8.png

术中DFT测试

9.png
10.png

术后影像

心脏性猝死是我国心血管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绝大多数心脏性猝死由室颤引起,及时有效地除颤,是预防心脏性猝死的关键。

S-ICD是在心脏性猝死预防领域取得革命性突破的新技术。S-ICD能够提供与经静脉ICD相同的预防心脏骤停的治疗。它的整个系统只植入于皮下,不直接接触心脏和血管,能够彻底杜绝可能的血管损伤、减少潜在的系统感染风险,保留静脉通路,避免经静脉导线植入或拔除的相关并发症,为心脏性猝死的高危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综合以上,S-ICD适合不需要起搏、无CRT适应证的患者植入。特别是为静脉通路有障碍;高感染风险的患者,如发生过囊袋感染或者容易发生感染的糖尿病患者、尿毒症、终末期肾病长期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较年轻的一级预防患者;上肢活动较多,容易造成经静脉除颤导线磨损引起误放电的患者,提供了更加优异的预防心脏性猝死的选择。

阅读数: 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