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灯共燃曜长安,人杰地灵萃九州,钟灵毓秀的西北大地孕育了各行业的繁荣发展。2020年11月10-12日,西部地区品牌会议2020长安国际心血管病论坛-创新论坛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拉开序幕。
“长安心血管病论坛作为西北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学术盛会之一,在心血管领域的创新方面,肩负着为广大心血管同道带来最顶尖学术分享的历史使命。本届创新论坛分为血管生理与心脏重塑、心肌病与代谢异常、心律失常与心血管发育、心血管老化与重构四大主题,旨在通过专家讲座、临床研究案例分析等交流方式,共同探讨心血管临床研究的最新进展、当前挑战和未来研究前景,促进国内外心血管科研学者全方位、多层次的交流合作,”论坛主席、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吴岳教授在采访中如是说。相比于以往,本次创新论坛在专家阵容上进一步与国际接轨,更具包容性和前瞻性。大会邀请了来自美国托马斯杰弗瑞大学的马新亮教授,佐治亚州立大学的邹明辉教授,美国阿拉巴马大学的陈亚兵教授,美国海德堡大学Jens Kroll教授,歌德大学分子医学血管信号研究中心Ingrid Fleming教授、天普大学医学院代谢病研究中心主任Hong Wang(王虹)教授、哥伦比亚大学强力教授等海外共13名在该领域有所建树的国际专家和优秀新人学者,进行远程视频连线。除了阵容强大的海外嘉宾团,此次会议邀请的国内嘉宾也都是在心血管领域有着丰富经验和深厚造诣的一线专家。包括柏勇平教授、王宪教授、张雁惠教授、丁楅森教授、张铭湘教授、金红芳教授、季勇教授、胡新央教授、艾玎教授、徐明教授、单志新教授、管又飞教授、兰峰教授、宋保亮教授、鞠振宇教授、张群业教授等等来自全国知名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教授,结合国内外心血管临床研究热点和自己团队的研究成果,做学术报告。“虽然专家因疫情阻隔身处各地,但是交流是没有国界的,我们通过在线上直播的形式与各位专家学者互通有无,共同绘画心血管创新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我觉得非常好。”吴岳教授在采访中说道。
在会议落下帷幕之际,就让我们一同回顾3天的前沿内容和大咖们深入点评的精彩时刻吧!

11月10日上午,血管生理与心脏重塑专场率先拉开序幕,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袁祖贻教授作开场致辞。他指出,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新冠疫情改变了我们学术交流的方式,网络云端相聚代替了面对面的交流。尽管如此,大家学习的热情没有丝毫减退,很高兴看到国内外心血管领域杰出专家纷纷受邀出席此次会议。
随后,专家们纷纷打开了话匣子,围绕血管生理与心脏重塑领域发表自己研究成果和独到看法。袁祖贻教授与美国怀俄明大学任骏教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周娟教授共同主持会议,与国内外专家学者就相关课题深入讨论,会场学术气氛浓烈。11月10日下午,创新论坛聚焦心肌病与代谢异常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持续分享前沿知识。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周娟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袁祖贻教授、吴岳教授共同主持会议,并就讲课内容与线上专家学者深入讨论。
会议从胡新央教授带来的“FMO2 and cardiac fibrosis”课题开始,探讨了FMO 2与心脏纤维化的联系。紧接着,11位专家聚焦学科热点,分别心力衰竭心脏重塑的机制研究、基因突变的功能解析与遗传性心脏病防治、脂质合成代谢的调控机制、能量代谢和炎症在心脏衰老中的作用等心肌病与代谢异常相关热点话题展开深入剖析,解读国内外尖端研究成果。值得一提的是本次专场中的海外专家。“国外的学者们都十分积极,他们都非常愿意与国内同道在线上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比如说Jens Krolli和Ingrid Fleming这两位学者,为了配合我们国内时差,他们主动要求把自己的学术演讲放在下午五六点。我们对这部分学者也进行了一定的安排,达到了与欧洲学者之间的充分交流。”吴岳教授在采访中特别提到。

11月11日上午,论坛继续聚焦血管生理与心脏重塑话题。各位专家紧跟国际学术前沿,围绕Hippo信号通路与心肌病、CD34+细胞在血管重塑中的作用、可溶性肾素原受体与高血压、脑血管发育及其影响成体神经发生新机制、Intermedin 和衰老血管钙化、心肌细胞PKA对代谢的调节与糖尿性心肌病等等血管生理与心脏重塑领域相关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做分析解读,为提高心血管领域临床研究质量和扩展临床研究思路作出贡献。
第四场会议于11月12日举行。这一场会议着重探讨了心律失常与心血管发育的关系。现场大咖们结合中国国情,聚焦房颤的综合管理。从病态窦房结综合症遗传学基础,冠状动脉发育与再生研究,sEH介导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代谢与血管新生及稳定性,心室跨壁激动传导的房室结化、瓣膜球囊扩张术、房颤冷冻消融术等多个有关心律失常与心血管发育领域的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展开深入研讨,让大家对如何合理利用2020ESC新版房颤指南有了更多认识。专家教授们热烈探讨的同时,线上评论区观众们的学习热情也是十分高昂,与会专家也在会上就观众提问做出解答。

在最后的心血管老化与重构主题中,专家们从基因与细胞分子学的角度出发,聚焦国际研究前沿,围绕抗血管衰老的新策略、巨噬细胞表型转化与心脏纤维化重构的干预研究、驾驭巨噬细胞极化抑制新生内膜形成、血管钙化的神经调节机制、RNA结合蛋白HuR与高血压、线粒体动态调节在代谢性心肌损伤中的作用等角度,创新性的揭示了细胞、基因、蛋白质在心血管老化与重构的各种作用机制,分享研究成果。此外,本场会议还特别邀请到了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唐朝枢教授担任主持人,老前辈一直全程参与,他严谨认真、学习不止的专业精神也让与会同道在获得知识之外经受了一次精神洗礼。在最终总结中,唐朝枢教授表示,本次会议在疫情的背景下创兴采用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成功举办,让我们有机会静下心来学习国内外的一些最新研究成果,同时也为以后工作做一些铺垫,这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希望疫情早日过去,我们能真正的面对面探讨,也希望这种研讨的方式能持续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