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ssion1
精彩花絮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蒋世良教授首先结合2020年我国先心病介入相关数据,回归分析了2020年我国先心病介入概况。蒋世良教授指出,如何获取患者术后随访资料、如何降低或避免迟发严重并发症、如何应对先心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治疗、如何培养年轻合格的先心病介入医师等都是当前我国先心病介入治疗面临的挑战。
临床中,小型菜花型心耳、开口大的浅口左心耳、反鸡翅型左心耳是常见的封堵比较困难的心耳形态,海军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白元教授通过多个左心耳疑难病例,和大家分享了LACbes左心耳封堵器在各种复杂形态左心耳封堵中的优异表现。
北部战区总医院朱鲜阳教授结合临床使用体验,进一步和大家分享了国产左心耳封堵器LACbes的技术特点及临床使用操作标准。LACbes封堵器吸收了国外封堵器的优势,采用三铆、双盘、一体钩的独特设计,除了可反复回收外,还具有操作简便、型号选择更多等优势。
冠心病合并房颤优化抗栓治疗是临床中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陕西省人民医院邓争荣教授,结合2020年最新发布的《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抗栓管理中国专家共识》,和大家分享了其对于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的规范化抗栓治疗的见解和思考。

Session2
精彩花絮

吴栋梁教授所在的延安大学咸阳医院在心源性卒中防治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本次会议中,吴栋梁教授首先通过一例不明原因晕厥病例的诊疗过程,并结合美国神经病病学(ANN)PFO封堵指南等相关循证证据,就PFO封堵技术在心源性卒中预防中的应用流程及价值带来精彩讲解。
来自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谢学刚教授,同样通过一例非常具有教学意义的PFO&ASA合并下腔静脉闭塞介入封堵病例,就PFO封堵治疗的患者选择、封堵时机、封堵策略及操作要点分享了宝贵经验。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韩建峰教授团队从心源性卒中患者筛查和预防的重要性、房颤患者卒中复发风险评估、相关指南推荐、心源性脑栓塞患者治疗需要注意的问题等方面,带来心源性卒中抗凝策略主题讲座。
来自延安大学咸阳医院的武小刚教授,则从外科医生视角,带领大家纵览了结构性心脏病与瓣膜病的外科微创治疗的技术进展和特点,以及当前临床应用情况和未来展望。
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刘雄涛教授为大家带来心脏解剖及房间隔穿刺技巧“干货”。刘雄涛教授强调,房间隔穿刺最重要的在于基础扎实,对于特殊患者,可借助影像技术全面评估相关解剖结构,尽量做到了然于心。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曾智教授详细为大家介绍了三尖瓣疾病的介入治疗进展,曾智教授指出,三尖瓣介入治疗近年来发展迅速,有望替代外科手术,但三尖瓣解剖结构复杂,介入治疗前应充分进行结构及功能评估。同时,要根据患者瓣膜情况选择适合的介入策略。
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曾广伟教授结合其中心TAVR开展经验和技术特色,和大家分享了TAVR团队建设及开展TAVR的心路历程。

Session3
结构性心脏病青委会疑难病例讨论会精彩花絮


Session4
心源性卒中现代预防辩论赛精彩花絮





张玉顺教授、罗国刚教授分别为获胜队伍及最佳辩手颁奖
近年来,结构性心脏病发展迅速,其中,随着大量循证数据的积累,PFO及左心耳封堵在预防卒中栓塞中的疗效和价值越来越受到认可。本次中国科促会结构性心脏病年会,通过丰富的课程内容和形式多样的课程形式,深入探讨了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最新进展,以及PFO封堵、左心耳封堵等技术在卒中栓塞预防治疗中的重要价值和技术应用要点。相信会议满满的学术干货将会让与会者获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