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速递 |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对低流量、低压差、射血分数保留的主动脉狭窄患者是否能获益?

文章顶通.jpg

【据《Circulation: 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s》2021年3月报道】:对于低流量、低压差、射血分数保留有症状的主动脉狭窄患者行TAVR术,其预后与高压差组类似,两组患者1年的死亡率和心功能改善相似。(作者Wassim Mosleh等)

13.jpg

临床上对于对低流量、低压差、射血分数保留的有症状的主动脉狭窄患者,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是否能获益一直存在一定争议。美国康涅狄格州洲法明顿心脏中心的Wassim等对该中心290名行经股动脉路径TAVR的患者进行了单中心的回顾性分析。

将跨主动脉瓣平均压差≥40mmHg的患者纳入主动脉瓣高压差(HG-AS)组(n=217);跨主动脉瓣平均压差<40mmHg,且Vmax<4 m/s,每搏量指数≤35 ml/m2的患者纳入低流量低压差(pLFLG-AS)组(n=73)。

评估终点包括疗效、生存率、功能状态、生活质量和超声心动图评估左室重构的情况。应用纽约心功能分级在Ⅲ/IV及和死亡,或者应用堪萨斯城心肌病调查问卷(KCCQ-12)评估心功能及生活质量和死亡来评估治疗无效率。

结果提示:无论是应用纽约心功能分级加死亡(HG-AS:9.1% vs pLFLG-AS:11.6%,P=0.546);还是应用KCCQ-12加死亡(HG-AS:8.8% vs pLFLG-AS:6.1%,P=0.482)来评估治疗效果,两组患者在治疗效果上有相似的改善。

超声心动图结果提示:pLFLG-AS组左室重构改善和每搏量指数有所改善。一年的全因死亡率无统计学差异(HG-AS:2.8% vs pLFLG-AS:4.6%)。

因此研究者认为对低流量、低压差、射血分数保留的有症状的主动脉狭窄患者,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与高压差患者是一样能获益的。

北京医院心内科 裕丽 报道

Circulation: 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s. 2021;14:e010042.

微信图片_20210331123807.jpg

扫描二维码,马上进入“瓣月谈”



阅读数: 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