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盛会 共聚武汉丨 Thomas Modine教授: 中国结构周起源于中国,但却不止步于中国

2021年5月21-22日,中国结构周2021-楚天论坛瓣膜病专题会议将于湖北武汉隆重召开。中国结构周举办五届以来,已发展成为两岸三地结构性心脏病领域沟通交流的重要平台。本次会议将聚焦于2020-2021年度结构性心脏病领域新技术、新器械、新进展等热点、难点话题展开学术讨论与观点争鸣,通过主题讲座、手术直播、操作培训等多种形式,将为与会专家及线上同道们奉献一场精彩的学术盛宴。

在会议即将召开之际,严道医生网有幸采访到法国波尔多里尔大学附属医院 Thomas Modine教授,邀请他从欧洲和国际视角分享其对中国结构周近几年办会效果的评价,以及他对现阶段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发展的思考。
微信截图_20210524111508.png


严道医声网: 尊敬的Thomas Modine教授您好!感谢您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接受严道医声网的专访。中国结构周2021-楚天论坛瓣膜病专题会议召开在即,作为中国结构周的主席之一,多年来您一直见证着中国结构周的成长和壮大,您能评价一下中国结构周历年来的发展和变化吗?


Thomas Modine教授:

中国结构周自举办以来,一直在不断创新会议形式、扩大会议规模,始终致力于打造一场高水平、原创性的学术活动。同时广邀中国结构性心脏病领域知名专家,以及亚洲其它国家地区对结构性心脏病感兴趣的同行们加入其中,为中国结构性心脏病医师与亚洲其它地区、乃至欧美地区医师架起了一道有效的学术交流桥梁。

会议举办期间,中国结构周更是汇集了中国结构性心脏病领域众多知名专家,聚焦于结构性心脏病前沿进展和技术传道授业,提高了中国乃至亚洲地区心脏病医师对于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认识和理解。因此我认为,结构周起源于中国,但却不止步于中国,它是一场是跨越国界的学术交流盛会。


严道医声网: 您觉得中国结构周在办会形式、理念和特色上,与欧洲地区相关结构性心脏病的医学会议有哪些异同点?


Thomas Modine教授:

就举办形式来说,中国结构周自举办伊始就创新性地采用了“线上+线下”网络会议模式,这是中国结构周欧洲地区学术活动相比最大的不同之处。

从会议内容上来说,中国结构周与欧洲结构性心脏病学术活动都是致力于提高和普及结构性心脏病诊治水平及理念,以造福更多结构性心脏病患者为目的。在这一点上,中国结构周与欧洲乃至国际上许多结构性心脏病学术会议本质趋同。

从参会人员和组织架构上来看,中国结构周不仅有顶级专家的参与,同时也欢迎青年医师加入其中。因此,它贴合了结构性心脏病领域各水平阶段的医师需求。其次,中国结构周在内容设计上也是从结构性心脏病治疗的基础知识延伸至国际领域的最前沿进展,保证了参会的各个水平阶段医师都能从中有所收获。

可以说,中国结构周在兼顾基础和前沿的同时,也更加开放和包容。


严道医声网: 您个人是在什么样的契机下与中国结构周结缘的?又是出于什么样的想法,选择深度加入中国结构周当中,对于中国结构周的未来发展,您有哪些期许?


Thomas Modine教授:

在中国,我与许多结构性心脏病介入医生都保持着密切交流与往来,我们的关系亦师亦友。能够切身参与到中国结构周当中,不仅仅是我们友情的体现,更是对我本人在结构性心脏病这一领域所做工作的肯定;因此,我对此是倍感荣幸的。

五年来,通过参与这项学术交流,我亲眼见证了中国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医师队伍的壮大,也见证了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在中国的飞速发展。现在,中国结构周已经不仅仅是中国的学术活动,许多欧洲医师也期待能够加入其中。例如,“主动脉瓣二叶瓣畸形”在欧美人群中并不常见,而亚洲地区发病率则较高。因此,亚洲地区尤其是中国在这类疾病的诊治方面拥有更多经验,这也是欧美地区医师迫切想要交流和学习的。这种不受地理限制的学术交流也正是结构周最初成立的理念之一。

我相信,随着中国结构周这种能够跨越地区阻隔的学术交流活动的举办,世界范围内结构性心脏病的诊治水平也将会得到有益推动,更多的患者会因此获益。


严道医声网: 现阶段结构性心脏病诊疗领域关于二尖瓣、三尖瓣等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技术正在飞速发展,无论是技术还是器械都在推陈出新。结合您和您所在医院的诊疗经验,能否请您借此机会分享一下您近期对二尖瓣介入治疗的发现和体会?


Thomas Modine教授:

众所周知,世界上第一例TAVR手术完成于2002年。经过近20年的发展后,TAVR技术已逐渐趋于成熟,越来越多的介入医师开始逐渐深入了解并掌握了这项技术。相比TAVR,二尖瓣和三尖瓣的介入治疗尚处于入门阶段;但是,二尖瓣疾病患者群体庞大。从临床表现和病理生理机制来看,二尖瓣病变也更为复杂。就二尖瓣反流而言,治疗手段大致可分为修复术和置换术,其中二尖瓣的缘对缘修复是目前循证医学证据相对丰富的治疗策略。

在进行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时,术前影像学评估很重要。心脏超声、CT、核磁技术的合理应用可以为术者制定更加完备的手术策略;同时,影像学技术也可为术中指导以及术后并发症评估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目前,越来越多的二尖瓣反流患者选择了介入治疗,中国在这一领域也已经历了从“0”到“有”再到“大量”的发展。未来,也期待中国会有二尖瓣反流介入治疗相关原创产品的出现。


严道医声网: 站在国际视角上,您认为国际结构性心脏病领域目前发展到了一个怎样的阶段,未来结构性心脏病将会有怎样的发展趋势?


Thomas Modine教授:

无论是器械还是技术,结构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会有存在不断地革新。在主动脉瓣疾病诊疗方面,TAVR技术目前相对成熟,未来关注点可能会聚焦于二叶瓣畸形患者的TAVR治疗。例如,如何优化技术,使得更多二叶瓣畸形患者符合TAVR技术的适应证,如何降低冠脉阻塞、永久起搏器植入等并发症风险等问题。考虑到中国二叶瓣畸形患者群体庞大,我相信,中国未来将会是这一领域飞速发展的主力军。此外,主动脉瓣反流的TAVR治疗以及生物瓣植入术后TAVR 瓣中瓣治疗也会是未来的研究热点。 

而二尖瓣介入治疗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临床上,受限于解剖或技术因素,并非所有的二尖瓣反流患者都可以选择缘对缘修复。因此,二尖瓣反流患者的缘对缘介入治疗未来还有很长一段的路要走。除此之外,临床上约有30%的心脏病患者患有二尖瓣反流合并其它瓣膜疾病,且相当一部分二尖瓣反流患者是继发于其它瓣膜疾病的。因此,多瓣膜同期修复也将是未来临床研究热点。在技术发展方面,影像学三维重建、瓣膜3D打印技术也是很多介入医师所感兴趣和重点关注的内容。

我坚信,随着中国结构性心脏病医师在这一领域的深耕不止和不懈努力,未来中国介入医师也会在这些方面有所突破和建树。

微信截图_20210524111526.png

5月22日

2021中国结构周

武汉楚天论坛

不见不散

阅读数: 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