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凉秋暮晚,周盈始盛。2021年9月4日,"2021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年会暨第14届同济心血管疾病高峰论坛”开幕式于湖北武汉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隆重举办。
本次大会由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主办,湖北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协办。会议邀请了海内外400余位讲者,分设30个专题,开设80余个专场,举行近500场讲座,内容涵盖心血管疾病基础研究、临床转化、器械创新、学科建设、国际交流、医师培训等多个方面,旨在为各位同道倾心分享心血管领域的新进展,共同探讨心血管内科医师的未来发展之路。
开幕式现场座无虚席
学科领袖齐聚首,群星璀璨共飨大会启幕
▼▼▼
大会执行主席,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汪道文教授担任开幕式主持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陈孝平院士,清华大学饶子和院士,上海药物研究所蒋华良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党委书记邵新宇院士,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涂远超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院长刘继红教授,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徐亚文教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霍勇教授,北部战区总医院王祖禄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陈纪言教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周胜华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张抒扬教授,中国医师协会副秘书长、世界华人医师协会理事长石丽英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曾和松教授及中国医师协会协会各级领导和湖北各地心血管病医生线下出席开幕式,或通过线上连线的方式为大会开幕表达祝贺,作致辞发言。
葛均波:秉承服务医师宗旨,践行伟大抗疫精神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会长葛均波院士首先为大会开幕式致辞。他谈到,从抗击疫情到疫情防控常态化,在过去的两年里,心血管病医生的工作模式也在随之改变。在此过程中,分会也秉承着服务医师的宗旨,通过灵活变通的方式,克服种种困难,并完成了诸多工作,始终践行着伟大的抗疫精神,为健康中国贡献力量。本次大会聚集了全国各地众多心血管医师荟萃一堂,在这里共同总结过去一年工作内容交流临床经验和体会,探讨心血管病前沿问题,展望并讨论未来心血管领域发展方向,期待本次会议能为实现健康中国伟大战略做出努力,为我国人民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张抒扬:为我国国民健康事业贡献来自心血管学界的力量
分会候任会长张抒扬教授在远方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云端相聚。她表示,新冠疫情袭来,中国心血管病专家、同仁们不惧挑战,迎难而上,体现了心血管人的责任与担当。其中,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发挥了重要的组织协调作用,使全国心血管医生团结一心,共克时艰。借此盛会召开之际,大会云集了我国众多心血管病学界院士、专家和同仁,会议内容紧扣领域内前沿热点,主题鲜明而议题丰富,相信能为我国心血管临床和基础研究的同道提供良好的交流平台。在当下我国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希望广大心血管人能集思广益,为我国国民健康事业贡献来自心血管学界的力量。
刘继红:勇挑重担当先锋,抗疫防控显担当
刘继红教授在致辞中细数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自1990武汉建院以来在学科建设、临床科研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他指出,在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医院各学科医生不怕困难,勇敢坚守在岗位一线,为抗击疫情贡献了巨大力量,并受到了来自国家和相关组合的褒奖和各类荣誉称号。近十年来,医院心血管内科在汪道文主任的带领下,瞄准领域前沿,深入基础研究与临床科研,取得了多个极具意义和影响的工作成果。相信本次大会对心血管疾病热点难点的交流和探讨,必将对我省和全国心血管学科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涂远超:护佑人民健康 扎实推进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
站在湖北省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角度上,涂远超教授在致辞中深刻阐述了当前我国人民健康事业发展所面临的的挑战可困难,并对湖北省政府出台的影响人民健康突出问题323攻坚行动方案进行了细致解析。同时,涂远超教授也衷心地希望参会嘉宾能利用此次交流平台探讨心血管病前沿技术,分析最新的学科创新成果。也真诚地欢迎全国心血管病同仁,加强与湖北省心血管病医生的交流合作,与湖北省心血管病医生合力攻关关键技术,推动临床转化与应用,共同推动湖北省乃至全国人民健康素质再上一层楼。
石丽英:成绩有目共睹,齐心协力再结硕果
中国医师协会副秘书长石丽英教授指出,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病内科医师分会自2006年成立以来,在历届会长的带领下,全体委员的共同努力下,分会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不断提升,近些年来,分会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相信本次会议的召开,必将对心血管内科学科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也相信在葛均波院士的带领下,在众多心血管科前辈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怀指导和帮助下,在全体委员的不懈努力下,分会一定能不负众望,团结广大心血管内科医师,推动行业进步,为我国心血管内科医师队伍全面建设和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邵新宇:华中科技大学是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缩影
回顾华中科技大学的发展历史,邵新宇院士介绍,学校自建校以来,始终致力于走综合化发展道路,依托工医优势,有组织开展学科建设工作,推动学校健康快速发展,被誉为“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缩影”。在新冠疫情期间,学校附属的两家医院也作出了巨大贡献。此次大会的召开架起了湖北地区心血管病医生与全国同行交流的桥梁,也是全国同行了解同济心血管病医生临床、科研工作的窗口。相信本次大会一定是一场不可多得的学术盛宴,希望各与会嘉宾能在此碰撞思维,畅所欲言,集思广益,共同探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工作模式,为我国心血管疾病及其相关学科发展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汪道文:心连心感恩同行,线上线下共赴盛会
最后,汪道文教授总结发言。他对支持与参加本次会议的专家同道们表示由衷地感谢,同时感恩葛均波院士、徐亚文副秘书长在会议筹办过程中给予的关怀和帮助。汪道文教授表示,虽然这次大会的形式有所改变,但在广大心血管病医师共同奋斗目标的指引下,各地同仁心连心,突破空间和地域的局限相伴一堂。也诚挚的欢迎线上线下参加或观看会议的嘉宾能在以后常来武汉讲学,共助武汉乃至湖北地区心血管病事业更好、更高质量发展。
继往开来,中国心血管医师健康状况调查报告2021数据发布
▼▼▼
开幕式过后,在徐亚文教授的介绍下,葛均波院士阐述了“中国心血管医师心脏健康研究二期调研(CCHS)”的主要内容,并发布了最新研究数据。
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提出“全民健康”的重要指示,并注重强调“从多方面入手,关心爱护医务人员身心健康”。刚刚发布的《医师法》中明确规定每年8月19日为中国医师节,倡导全社会尊医重卫。
而我国心血管病医生数量少任务重,工作时间长、强度高。压力大的现象非常严重,且多数医生不重视对自身心血管危险因素的防控。心血管医师是我国心血管健康的“守门人”,只有心血管医师的健康得到保证才能更好的治疗患者,服务我国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工作。由此,葛均波院士牵头,于2016年发起了中国心血管医师心脏健康研究(CCHS)I期项目。
I期项目调研结果发布后,2020年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又与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联合发起了CCHS II期调研,依托互联网资源在I期结果的基础上完善了项目。II期项目内容涉及心血管医师从事的专业更广泛、覆盖的医院更多,增加了生活方式、饮食和工作强度等内容,调查内容更细致。
II期调研共收集了来自2798家医院16896份问卷,共有20357名医生参与,覆盖除港澳台以外,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其中49.6%的医院为三级医院,65.46%的医生来自三级医院。
参与二期调研的医师中,男性医师存在危险因素比例高于女性医师,不过心血管医师对血脂指标知晓比例仍然偏低。
此外,工作时间过长,频繁加班、倒班、睡眠不足与睡眠质量差已经为医师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总体来看,我国心血管医师的心血管健康状况相比一期有所改善,但仍需要注意血脂异常和糖尿病的预防和控制。
葛均波院士在报告即将结束之际表示,未来CCHS将着重关注心血管医师中患病人群干预之后是否会改善预后,这一重点议题,期待能为研究和我国心血管病医生带来新启发和帮助。
众志成城,勠力同心筑安澜。疫情期间,广大心血管病医生相应国家号召,争做逆行“勇士”,纷纷站在抗疫一线,用实际行动来彰显医者的责任与坚守,护人间春暖花开。八月终,九月启,长夏逝去,凉秋悄来。一场蕴含着浓浓抗疫精神的学术大会也乘着初秋的凉风袭来,隆重召开。
不忘初心、秉承宗旨,"2021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年会暨第14届同济心血管疾病高峰论坛”以崭新的面貌和更宽的胸怀去拥抱广大心血管病医师,共同推动武汉乃至全国心血管医师协同发展,期待本次大会能在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的基础上,乘势而上,奋力开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