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发布!潘湘斌教授:单纯超声引导经皮介入治疗结构性心脏病技术迈入新普及时代

“任何一项技术,只有少数人能做,那么它一定不是一项好技术和方法。”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潘湘斌教授在与严道医声网的各类访谈中不止一次表达了这一观点。多年来,潘湘斌教授也在一步一个脚印,义无反顾地践行着这一理念。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结构性心脏病介入质控中心和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技术培训基地联合发布了“单纯超声引导经皮介入治疗结构性心脏病”系列海报,对不同类型的单纯超声引导的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手术操作流程进行了标准化归纳整理。为此,严道医声网对海报主创人员潘湘斌教授进行了专访,请他阐述了海报背后的设计思路与现实意义。(文章末尾附海报下载链接)


微信截图_20210914155443.png

01

医生患者双受益

让介入手术更安全

2016 年,由潘湘斌教授带领的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以下简称“阜外医院”)结构性心脏病诊疗团队,在不断探索和改良后,首创了由复合技术团队在外科手术室进行单纯超声引导下经皮介入治疗先心病技术,实现了“不开刀、不用放射线、不用全麻气管插管”治疗心脏病的目标。

历时5年后,随着超声技术与各类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手术结合的案例不断落地和传播,尤其在二尖瓣反流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让超声成为一种引导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手术成功开展的一次革新,受到了世界各地心脏介入医生的认可与关注。

“这个技术和方法很多人来学,国家卫健委将原有的国家经外科途径介入质控中心和先心病介入质控中心合并,在阜外医院建立了“国家结构性心脏病介入质量控制中心”。建立了培训基地,至今为止已培训了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数百位医生。我自己也带着这个技术到法国,英国,加拿大,俄罗斯等二十多个国家进行了手术演示。”潘湘斌教授介绍。

那么,超声引导经皮介入技术与以往技术有何不同?

潘湘斌教授指出,任何手术治疗,最关键的一点是要能看得见。如果看不见,则一切都无从谈起。以外科手术为例,外科手术反复强调“显露”,即手术视野的暴露要清楚;要求术者在手术时一定要充分打开心脏,从而方便进行后续操作。进入介入手术时代,医生用眼睛直接观察病变器官成为了“过去式”,临床医生则通过X放射线巧妙地建立了一套生态体系,运用造影剂在放射线的引导下实现微创介入手术治疗。

然而,放射线的使用仍存在许多问题,采用超声替代造影剂则能为患者提供了更高的安全保障,具体有四大优势:

第一,不用吃放射线。保护患者免受放射线对眼睛、骨髓、乳腺、甲状腺、生殖腺的影响,对辐射伤害敏感的婴幼儿具有更大意义。   

第二,不用使用造影剂。避免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因使用造影剂过敏,或对肝脏、肾功能产生损害。   

第三,节约医疗费用。因为使用放射线的设备、杂交手术室、导管室的费用十分昂贵,而超声作为临床中常见的医疗器械已在各医院得到普遍应用且方便携带。

第四,便于推广应用。使用超声引导手术后,只要医院拥有一台小巧的超声机,既可以开展心脏介入手术治疗,即使在偏远贫困地区,术者和患者也无需受限于设备因素的限制。

“我们阜外医院甚至可以在门诊开展手术,病人都不需要住院,也不需要导管室或杂交手术室,门诊就可以做了。”潘湘斌教授补充说。

经过多年临床探索,目前阜外医院单纯超声引导下经皮介入治疗成功率达97%以上,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上千例的临床实践证明单纯超声引导下经皮介入治疗技术是安全有效的。潘湘斌教授团队在此基础上,首创了单纯超声引导下经皮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肺动脉瓣狭窄球囊成形术等多项技术,完成了从单一技术到方法学的进步。

02

让大家用同一种教材

同一种语言

虽然超声技术的引入使心脏介入医生在进行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手术时不再受到手术室环境的限制,但“单纯超声引导的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手术”这类术式仍存在难度。放射设备将三维的心脏投射到二维平面,相对来说更容易理解,而心脏超声需要把三维的心脏切割成多个二维平面,对医生的要求更高。

因此,在潘湘斌教授团队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不断设计、研究、反复测试与完善,本次发布的“单纯超声引导经皮介入治疗结构性心脏病”系列海报共分为5组,涵盖6类术式,分别为单纯超声引导的二尖瓣狭窄球囊扩张术、肺动脉狭窄球囊扩张术、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房间隔/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和左心耳封堵术。将6类不同单纯超声引导经皮介入治疗结构性心脏病手术过程准确地记录下来,同步生成图文结合的手术步骤,以海报的形式进行传播和推广,助力此项技术能在更广范围内的得到应用,造福更多患者。

结合海报的设计思路,潘湘斌教授说:“现在我们精简了,不需要用到很多复杂的超声切面。基本上2-3个标准切面,我们就能完成手术。而且单纯超声引导可以保护医患双方,尤其把医生保护好了,才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和更好的身体来去挽救更多的病人。”

潘湘斌教授表示,海报的形式同时标志着团队已将手术流程进行了标准化,让更多医生和患者在免受射线伤害的前提下,精准有效地完成此类手术。

海报除了用图文结合的形式记录了手术操作关键步骤及超声标准切面,同时附加了手术操作流程视频,医生可通过扫描二维码即可学习。

针对这一特殊设计,潘湘斌教授也进行了详细解释:“我们希望把它做成一站引导式,按图索骥,就能安全、规范地完成整个手术。”

同时,潘湘斌教授也强调,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手术的开展需要团队力量的支撑,超声医生也至关重要。因此他也特别希望通过此类规范化的培训方式,让心脏介入医生和超声医生共同训练,海报成为统一的“教材”。

“超声医生通常用时钟方位来描述病变结构位置,让术者很难理解。大家用同一种教材,同一种语言去做沟通和交流,有助于技术的标准化普及和推广。现在通过扫码就可学习手术规范化步骤,这对学习的医生来说非常便捷。”

03

争议与回答

就单纯超声引导经皮介入治疗结构性心脏病中临床医生的实际操作,我们与潘湘斌教授展开了讨论。

首先潘教授特别强调,阜外医院有96%的手术都采用超声引导。手术对超声图像质量有一定的标准。团队在进行心脏超声时需要明确两个目的:一是能进行详细准确地术前评估;二是,有行业领先的图像质量保证。

其次,手术需要超声医生具备丰富的心脏超声扫查经验,需要实时评估病变,如瓣膜、瓣叶钙化程度等。术者可根据超声医生描述及评分评估能否开展手术。

最后,潘湘斌教授以单纯超声引导的二尖瓣狭窄球囊扩张术为例,详细阐述了超声的具体优势。

他介绍道,在进行二尖瓣狭窄球囊扩张术时,首先就需要运用超声去评估患者二尖瓣狭窄程度,以确定患者是否能开展介入手术,这是放射线无法做到的。因为观察解剖结构,必须借助超声影像,尤其是三维超声的出现,更能使得心脏结构评估更立体,更实时,且具备连续性。

术中,进行房间隔穿刺这一步骤时,超声也十分重要。因为通过放射线无法观察到房间隔具体位置,只能依靠术者通过手去感应,经验不丰富的人很容易穿透心脏。而超声则很直观,能地看到房间隔位置,大大降低手术并发症的产生。

TrueVue心腔镜成像显示封堵器

此外,术中球囊扩张时,超声也能实时地看到球囊的扩张程度,甚至可以做三维去评估。如果是在放射线引导下进行球囊扩张,球囊扩张之后往往还需要超声医生评估球囊扩张程度。而若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球囊扩张,则可以避免这一步骤,省时省力。术后筛查阶段也是如此,手术结束过后超声医生在病房里就能评估手术效果,不需要再将患者送进导管室。

TrueVue心腔镜成像显示二尖瓣

因此,超声和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手术的有机结合,是器械和心脏介入技术不断向前发展的大势所趋。

04

不止是“带头跑”

更要“带群跑”

技术的推广不是一蹴而就的,正如前文所言,海报的发布只是为广大结构性心脏病介入团队提供了一本 “教科书”,未来如何将书中的知识传播至全国各地医院、转化为医生自己的能力,还需要不断的努力。

随着我国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各类器械的演进、医生整体水平的提高、各家医院综合能力的进步,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领域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由此,国家对整个行业提出了更进一步的要求,要对介入手术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海报的推广与“国家结构性心脏病介入质量控制中心”保持一致。

同时,阜外医院也会长期举办培训班,聚焦青年医生展开专项培训,培养青年医生使用纯超声引导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手术。对培训班以外的学员,阜外医院通过每星期的线上直播进行推广。全程手术直播的形式也更立体、直观,让有志者更充分、细致的了解手术全貌,乃至手术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及处理办法。

此次发布海报的形式也是阜外医院接触媒体平台的一次创新性尝试,未来还将在网络媒体的基础上,进行其它尝试,更立体的传授这项技术,让技术普及“简单化”,扎实推动单纯超声引导经皮介入治疗结构性心脏病这项先进技术在全国范围内的广泛应用。


 长按识别二维码
下载阅读高清海报


专家简介

微信截图_20210914155546.png

国家卫健委结构性心脏病介入质控中心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院长助理,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执行院长,华中阜外医院总院长助理。

复合型心血管病专家,发明15项世界首创技术,获得25项国内外专利,多项产品在国内外上市,以中国技术、中国产品构建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方案。其发明成果以巨大的优势的到国际同行广泛认可,受聘担任美国胸外科医生协会(STS)、心血管介入协会(SCAI)及美国心脏病学院(ACC)外籍资深专家;多次受邀赴法国、英国、俄罗斯、加拿大、土耳其、肯尼亚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现场演示手术,多次出色完成国家医疗外交任务;其主编的教材被欧美专家翻译成英文,培养了来自美国、德国、日本、土耳其等三十余个国家的学员,成规模、成体系地向世界输出中国方案。

阅读数: 5084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