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JACC: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2021年10月报道】:该研究对重度MR患者解剖的CT多期相分析发现二尖瓣环在收缩期后期(40-50%期相)最大,考虑到二尖瓣环大小和左室流出道梗阻风险,只有一小部分患者的解剖结构可以考虑行TMVR。(作者Makoto Nakashima等)
图1. 99例患者CT混合期相分析(A)、最保守分析(B)、收缩晚期(C)和收缩早期(D)以及312例患者中收缩晚期分析(E)、收缩早期分析(F)
该研究首先对2018年5月至2019年9月的单中心连续的共计118例重度二尖瓣疾病患者(99例为重度MR)进行增强CT的10个期相分析,比较MR,MS,MSR(同时患有MS和MR)的患者发现MR患者具有最大的二尖瓣周径、二尖瓣面积以及二尖瓣前后径,并发现MR患者中二尖瓣环面积相对变化值和周长相对变化值分别为13.9%和7.2%【相对变化值=(最大值-最小值)/最大值*100%】,二尖瓣环在收缩期后期(40%~50%期相)最大。接着作者将99例患者中连续的20例与额外测量的连续20例重度AS患者进行10期相比较,发现MR患者相较于AS患者二尖瓣环明显扩张,周长、面积均更大,而AS患者二尖瓣环尺寸的相对变化值更大;但在主动脉瓣环大小和变化值方面两组间均无明显差异。除心动周期中二尖瓣环的动态变化之外,该研究分别在99例重度MR患者(测量10个期相)以及2016年10月至2020年11月间的312例重度MR患者(99例测量10个期相+213例测量10%和40%期相)中根据美敦力的Intrepid瓣膜尺寸选择原则探索了患者的二尖瓣环和新LVOT(neo-LVOT)是否适合TMVR手术。对99例患者采用混合期相分析、最保守分析、收缩晚期和收缩早期分析结果具体如图1A、1B、1C、1D所示,可见采用不同期相进行分析的TMVR的适用患者比例明显不同;在扩展的312例患者中,根据瓣膜厂家推荐的收缩早期CT评价方法有69.2%的患者不适合进行TMVR,而使用收缩期晚期的CT评价则有82.7%的患者将被排除,绝大多数患者是由于二尖瓣环过大而无法行TMVR术(图1E,1F)。因此作者总结,目前的TMVR只能治疗少数严重二尖瓣返流患者,主要是由于二尖瓣环尺寸过大的这一局限。Waksman等对该文进行了解读,该研究的这些发现突出了TMVR的局限性,表明设计TMVR器械尺寸的重要性。事实上,与TAVR不同,二尖瓣疾病的病因病理多样性和二尖瓣解剖的复杂性导致TMVR器械难以研发,最佳的TMVR瓣膜必须在适用于大的二尖瓣环和减少LVOT梗阻风险之间取得平衡,更大的TMVR器械的输送系统尺寸亦为需要考虑的问题。此外,该研究提示,二尖瓣环的大小容易因分析期相不同而被低估,从而导致瓣周漏、瓣膜栓塞等。
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 周道 报道
编辑审核:何喆,吕俊兴
JACC Cardiovasc Interv, 2021, 14: 2215-2227.

扫描二维码,马上进入“瓣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