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5-26日,第四届血脂、血压、血糖、血栓(4B)防治高峰论坛暨中国胆固醇教育计划(CCEP)2021暨第七届动脉粥样硬化血栓病防治高峰论坛在线上顺利召开。期间,北部战区总医院韩雅玲院士分享了中国冠心病抗栓治疗进展与展望。
硕果累累,抗栓治疗临床研究
在国家十二五及十三五计划的支持下,北部战区总医院携手广东省人民医院共同牵头OPT-CAD注册研究。数据分析显示中国冠心病患者长期DAPT比例低,P2Y12受体拮抗剂使用率仅55.6%,ACS人群中58.6%。此外,亚组分析也给出了重要提示结果:保守治疗的ACS患者如果延长DAPT超过12个月,可以在不增加出血事件的基础上减少缺血事件;高危糖尿病患者如果PCI术后提前终止DAPT,缺血事件会明显增加;已经耐受12个月DAPT的ACS合并贫血患者延长DAPT可显著降低卒中风险,且不增加出血。基于该研究打造的OPT-CAD评分纳入了住院患者最常见的十个参数,更适合中国冠心病人群。该评分APP现已登陆手机商店。
BRGHT研究探索了比伐芦定在AMI患者急诊PCI围术期的应用效果,30天随访结果显示比伐芦定术后延长注射可以降低急性支架血栓事件。随后,GW.Stone教授公布了包含BRIGHT研究在内的荟萃分析,强调对于直接PCI的STEMI患者而言,比伐芦定相比肝素虽然增加了MI和支架血栓风险,但同时降低了30天死亡、严重出血和NACE风险;BRIGHT研究方案的用药方法可以降低MI和支架血栓风险。该结果解答了多年的困惑:对于急诊直接PCI的STEMI患者,比伐芦定+PCI后高剂量注射是更优选择。
TWLIGHT研究探索了PCI术后高危患者接受3个月DAPT治疗后改为替格瑞洛长期治疗的效果,国内多家中心参与其中,且北部战区总医院荣登全球高质量研究中心榜首。研究证实,替格瑞洛组BARC 2/3/5级出血事件减少,且中国亚组结果与全人群保持一致。
与时俱进,抗栓治疗未来展望
十三五期间,多家中心开展风险评分构建、评价标准建立、干预策略优化、管理模式创新领域相关研究,旨在创建完整的抗栓优化诊、防、治体系和示范平台。与此同时,基于大数据开发临床决策辅助系统CARDICARE通过人工智能抓取数据,覆盖患者全住院信息,为临床决策提供可靠参考。
韩雅玲院士最后指出,其它相关研究目前也在如火如荼进行中:BRGHT 4研究针对比伐芦定在STEMI患者中应用的焦点问题;OPT-PEACE研究评估冠心病患者长期抗栓治疗的胃肠道损伤并探索防治新手段,目前已经完成患者入选;OPT-BIRISK研究是关于缺血出血双高危患者优化抗血小板治疗的探索,所有受试者人均具备3个缺血高危因素及1.2个出血高危因素,目前正在随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