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心知著 | 在急性心梗患者中用NIRS-IVUS鉴别斑块破裂、侵蚀和钙化结节

健心知著

2021.09.15

第97期

1.png

急性心梗患者中用NIRS-IVUS鉴别

斑块破裂、侵蚀和钙化结节

2.png

刘健、聂文畅、卢亚辉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健心荐语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发生的病理基础是粥样斑块的破裂(Plaque Rupture, PR)、侵蚀(Plaque Erosion, PE)以及钙化结节(Calcified Nodule, CN)的存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是目前鉴别上述斑块形态特征最准确的腔内影像手段,但其仍存在穿透力低、需要注射对比剂等缺陷。近红外光谱技术联合血管内超声(NIRS-IVUS)是新进研发的双模态腔内影像技术,它在IVUS评估斑块形态的基础上采用NIRS技术增强分辨能力,是同时评价斑块形态和成分的又一工具。

文章介绍

本研究评旨在探索NIRS-IVUS鉴别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患者中PR, PE, CN形态特点的能力。本文于2021年7月发表于JACC: Cardiovascular Imaging杂志。

研究方法

本研究入组了2016年5月至2019年11月表现为AMI并发现罪犯血管的病例,在此基础上排除了非动脉粥样硬化型AMI及影像学资料不全的部分,共入组244例患者。在其中,以OCT为标准,在开发队列156例患者中明确NIRS-IVUS区别PR、PE、CN的路径,并在验证队列88例患者中验证该路径的准确性。

凸面钙化(Convex Calcium,如图1C):斑块表面向管腔内突出>500μm,同时具备不规则凸面高回声及其后有声影;

斑块空腔(Plaque Cavity,如图1A):斑块内部至管腔内膜交界面未填充的腔隙,深度>500μm;4mm最大脂质核心负荷指数(MaxLipid Core Burden Index4mm,maxLCBL4mm):在扫描区域内提示脂质可能性>0.6的有效像素部分×1000。

3.png

图1:PR, PE, CN的不同腔内影像学特点(A:PR[斑块破裂]; B: PE; C: CN[凸面钙化])

研究结果

开发队列:OCT所证实的PR、PE、CN发生率分别是72%、19%、10%。其中93%的CN病变具有凸面钙化,而PR、PE中未见到(P<0.001),凸面钙化对于识别CN有较高的特异性(100%)和敏感性(93%)。62%的PR病变具有斑块空腔,而PE和CN病变中未见(P<0.001),斑块空腔对于识别PR病变具有较高的特异性(100%)和敏感性(62%)。MaxLCBL4mm在PR中最大(705[四分位数:545~854]),其次是CN(355[303~478])和PE(300[126~357])(P<0.001)。在三类病变中,MaxLCBL4mm的两两比较均具备显著性差异(如图2),鉴别PR及PE的界值为426,鉴别PE和CN的界值为328,鉴别PR和CN的界值为579(如图3)。因此,根据是否符合凸面钙化特点,是否具备斑块空腔以及MaxLCBI4mm阈值,开发出鉴别PR、PE、CN的路径(如图4)。

4.png

图2:三种病变的MaxLCBI4mm均具有显著差异

5.png

图3:三种病变的MaxLCBI4mm的鉴别阈值

6.png

图4:NIRS-IVUS鉴别三种病变的路径

验证队列:其中,以OCT为金标准,NIRS-IVUS识别三种病变均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及阳性、阴性预测值(图5)。

7.png

图5:验证队列结果

结  论

通过评估斑块空腔、凸面钙化和macLCBI4mm,NIRS-IVUS可准确鉴别PR、PE、CN三种病变。

点评

脂质核心是不稳定斑块的主要组成成分,既往曾有研究利用NIRS评价AMI患者中罪犯病变的LCBI,并证实了以此为根据识别罪犯病变的可行性,但既往研究没有进一步探究LCBI与病变具体形态的关系。本研究将脂质核心、病变类型相结合,证明了NIRS-IVUS在鉴别PR、PE、CN病变的可行性。同时,NIRS-IVUS能够克服OCT穿透力低的缺陷,且在使用过程中不需注射对比剂冲洗管腔,在腔内影像应用领域显示出极佳潜力。

阅读数: 270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