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病例
近日,河北省石家庄市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刘刚教授团队成功完成两例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手术(TAVR)。在医院多学科的共同协助配合下,手术顺利完成,目前患者出院,随访良好,无传导阻滞。标志着河北省心内领域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病治疗水平进入成熟阶段。
患者1:TypeI型二叶瓣
病史简介
患者:男,76岁。
主诉:2021年12月无明显诱因突发晕厥,在数分钟恢复意识后,出现胸闷、气短症状,就诊于当地医院治疗,症状未见减轻,且时常有自言自语的情况。2022年1月,患者症状不断加重,并且开始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和双下肢浮肿,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确诊为“ 心脏瓣膜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术前检查
心脏彩超
峰值流速:4.9M/s
最高跨瓣压差:98mmHg
平均跨瓣压差:50mmHg
左室射血分数EF值:0.48
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5.39 cm
主动脉瓣评估:主动脉瓣二叶瓣(TypeⅠ) 主动脉瓣重度狭窄,轻度反流。左室壁肥厚,二三尖瓣轻度反流,左室舒张功能减低。
主动脉CT
瓣环周长:71.7mm
平均直径:23.0mm
LVOT周长:73.0mm
平均直径:23.2mm
主动脉窦部钙化分布
主动脉窦部钙化分布
主动脉弓部大折角
入路迂曲
手术治疗策略
手术风险和评估
刘刚教授总结了该病例特点:
1. 患者为 TypeI型二叶瓣 ,瓣叶增厚,中度钙化。钙化分布不均匀,主要分布瓣叶交界。左冠高度低,瓣叶长,窦宽相对瓣膜可。右冠高度可,瓣叶长,冠脉开口附近在钙化,窦宽相对瓣膜可。
2.主动脉弓迂曲,折角较大,可能会影响瓣膜通过及轴向。
手术策略
两侧股动脉轻度迂曲,分叉高度可。左侧股动脉最小平均内径5.7mm,右侧股动脉最小平均内径6.7mm,使用右侧股动脉为主入路, 配合22F大鞘。左侧副入路预埋圈套器,通过瓣膜输送导丝起搏,选用22mm球囊扩张, VitaFlow Liberty™ 24 电动可回收瓣膜完成植入。
术中操作
主动脉根部造影
球囊预扩

瓣膜定位

瓣膜释放效果良好,无周漏
术后平均压差改善至9mmHg
患者2:主动脉重度狭窄合并中度反流
病史简介
患者:女,67岁。
主诉:近几个月,患者反复出现胸闷憋喘,心脏超声和CT显示患者主动脉瓣狭窄伴钙化。2022年1月,患者上述症状再次发作,且持续时间延长,频率增加,偶有夜间呼吸困难,平卧侧卧都不能正常入睡,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后患者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超声诊断确认患有“主动脉瓣重度狭窄并关闭不全、心脏扩大、心功能II—Ⅲ级"。
术前检查
心脏彩超
主动脉瓣瓣叶显著增厚钙化;
瓣叶交接处粘连;
收缩期峰值流速603cm;
峰值压差145mmHg;平均压差89mmHg;
连续方程法瓣口面积 0.5cm2;
主动脉瓣关闭不良,舒张期中量反流。
超声提示:
主动脉瓣重度狭窄,中度反流,左室壁肥厚,左房增大, 二、三尖瓣轻度反流。
主动脉CT
瓣环周长:70.5mm
平均直径:21.9mm
LVOT周长:72.8mm
平均直径:22.9mm
瓣膜重度钙化
左冠开口高风险
右冠开口风险评估
主动脉弓存在团块钙化
患者入路情况
手术治疗策略
手术风险和评估
刘刚教授总结了病例特点:
左冠高度低,瓣叶长,左冠存在风险。
瓣叶钙化较重,存在瓣周漏风险。
大弯侧瓣叶交界存在团块钙化,跨瓣难度较高;主动脉弓存在团块钙化,提升过弓难度。
手术策略
监护麻醉,经左侧桡动脉, 用延长导管于左冠脉内预埋支架备用,防止冠脉闭塞。经右侧股动脉入路,选用22mm球扩观察严重钙化下腰部情况及冠脉风险,使用 #24 VitaFlow Liberty™ 电动可回收瓣膜。
术中操作

主动脉根部造影
球囊预扩,冠脉开口高风险

完成冠脉保护后,瓣膜定位

瓣膜释放
术后总结
在多学科协作下,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完成高难度经股动脉介入主动脉瓣置换术。经过紧张有序的操作,手术取得圆满成功,患者苏醒后顺利转入病房。刘刚教授说到,相比传统开放手术,经股动脉的TAVR不需要体外循环,不需要打开胸骨,几乎没有明显的失血,麻醉时间更短,创伤小、恢复快。
心脏瓣膜病是最常见的心脏病之一,心脏瓣膜是心脏血液循环的“大门”,一旦瓣膜出现狭窄或关闭不全,心脏就会出现动力不足或衰竭,出现胸闷、气喘、心慌、头晕乏力、全身浮肿等常见临床症状,严重的甚至猝死。以重度主动脉瓣狭窄为例,严重症状出现后2年的生存率仅为50%左右。
刘刚教授介绍,随着年龄升高,高龄高危复杂的心脏瓣膜病患者越来越多。以前主动脉瓣疾病只能通过开胸手术换瓣,创伤大、恢复慢,部分高龄、高危患者没有手术机会。而TAVR手术能让无法耐受开胸换瓣手术的病人获得重生,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无需体外循环、术后并发症低。
据了解,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是一项国际领先、心脏领域的尖端技术,该手术的成功开展,是河北省石家庄市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建设省高水平医院、造福患者的又一成果,标志着该院心血管诊疗技术向着高精尖方向迈上新台阶,为广大群众心血管健康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手术精彩瞬间
结语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心脏中心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心脏中心是集医疗、教学、科研、健康宣教、疾病预防、智慧医疗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化心脏疾病综合诊疗中心,心脏中心学科建设结构完整,包含心内科五个科室、先心病科、心脏大血管外科、CCU、心脏超声科、心功能室等科室,编制床位300张。中心科室结构合理,亚专业方向齐全,学科以亚专业建设为抓手,促进科室内涵式发展。心内科学科亚专业方向设有: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先心病、高血压、心脏代谢、瓣膜病、心脏康复、双心医学等亚专业方向。
刘刚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副院长,心脏中心主任,心内科学科带头人,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省管优秀专家、河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人选、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石家庄市市管拔尖人才。在起搏器植入、心律失常射频消融、结构性心脏病、高血压、心脏代谢疾病、冠心病介入治疗等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