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ED感染治疗:when and how?——来自ACC 2022最新临床试验的思考
图片

随着心血管植入式电子装置(CIED)的广泛应用,CIED相关的感染成为了临床中常见且高危的情况之一,及时、正确的治疗对于CIED感染的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2022年4月23日,第九届心脏起搏及电极导线管理高峰论坛暨心律植入装置感染及并发症处理研讨会特设电极导线管理论坛,来自Duke医疗中心的Sean D. Pokorney教授结合近期公布于ACC 2022最新临床试验的研究结果讲解了何时及如何治疗CIED感染。

图片

来自梅奥诊所的研究数据显示,临床实践中CIED相关感染在植入术后15年间的发生率为6.2%,25年的发生率会进一步上升至11.7%。发生CIED感染后若未完全移除CIED系统,则后期感染复发的风险非常高,综合分析数项研究的结果发现,仅部分移除或仅进行抗生素治疗的患者感染复发率高达50%-100%,而完全移除CIED系统后的复发率仅为0%-4.2%。基于上述研究数据,现有的临床指南均一致推荐明确存在CIED系统相关感染的患者进行完全的器械和导线移除。

图片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目前临床实践中CIED相关感染的治疗现状和患者预后并不明确。

研究方法:

Sean D. Pokorney教授所汇报的研究纳入了2006年至2019年间治疗费用由Medicare支付的发生了CIED系统相关感染的患者,入选的为CIED相关感染发生于装置植入后12个月以上(感染性心内膜炎或装置植入相关感染)且感染后30天内接受抗生素治疗的患者。研究所关注的结果为装置相关感染的诊断、装置取出情况、取出时间以及全因死亡率,通过多因素Cox模型探究装置取出情况和死亡风险之间的相关性。

研究共计纳入了一百余万名患者,其中包括11619例发生了CIED感染的患者。所有CIED患者的年龄中位数为78岁,女性占比49.1%,发生CIED感染的患者年的龄中位数为75岁,女性占比39.7%。发生CIED感染的患者存在痴呆、糖尿病、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等合并症的概率明显高于无CIED感染的患者。在植入器械类型方面,CIED感染的患者多数植入的为起搏器,CRT占比约为15%。

研究结果:

经过中位数4.6年的随访,1,065,549名CIED患者发生感染的比例为1.1%(11,619/1,065,549)。CIED植入后1年发生感染的概率为0.3%(n=3,521),2年内的感染率为0.6%(n=5,802),3年则为1.1%(n=9,564)。

大多数患者未在30天内取出CIED系统(81.8%,N=9,510),13%(N=1,515)的患者在明确诊断后的6天内移除CIED系统,5.1%的患者在诊断后7~30天内移除,即接受HRS/EHRA指南所给出的推荐等级为I级的治疗方案的患者的比例极低。女性患者和黑人患者进行CIED取出的比例相对更低。

图片

在临床结局方面,未行CIED移除的患者感染后一年内的死亡率为32.4%,CIED移除能够降低27%的死亡风险(HR 0.73, 95% CI 0.7-0.81)。诊断后7~30天内进行感染装置移除的患者的死亡率为23.2%,而诊断后6天内进行移除的患者的死亡率为18.5%,即及时移除能够明显降低患者死亡风险。
图片
图片

这是一项大型的美国全国范围内的研究,受限于数据的来源,研究纳入的均为65岁以上的老年人群,入选的患者存在其他复杂合并症的比例较高,临床情况复杂,研究还对感染进行了严格的定义,采用了多因素分析的方法,明确了目前临床中CIED感染的发生率和治疗现状,以及患者的预后情况。

图片

尽管目前的指南一致建议CIED感染的患者应完全移除装置,但实际上临床中仅有1/5的CIED感染患者进行了感染装置的拔除,女性和黑人患者进行拔除的比例更低。移除CIED可降低27%的死亡风险,且尽早移除可降低41%的死亡风险。

临床中还需要采取更多针对性的措施来改善CIED患者接受以指南为准的标准治疗情况。

图片
图片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李学斌教授在讨论环节中指出该研究中高龄患者所占比例较大,且相当一部分为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这或许是导致其死亡率较高的原因。此外,还有值得注意的一点是,CIED的患者发生感染的风险是逐年升高的,随着时间的积累,风险的升高会更加明显。该研究样本量较大,涉及上百万患者,提供的研究结果对我国CIED感染装置的处理具有积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目前我国起搏器的植入量已经突破10万,未来还将有更多的病人将接受心脏起搏和除颤治疗,CIED感染的正确诊断、及时处理与患者的预后息息相关。

目前临床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未能接受指南所推荐的标准治疗方案,如何使更多的植入装置感染患者得到更及时、更正确的治疗将是临床中亟待解决的又一挑战。

阅读数: 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