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20日,第八届中国心电生理和起搏青年论坛(CYES 2022)精彩继续。
其中,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张澍教授,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现任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华伟教授,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国房颤中心联盟主席、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黄从新教授,大会主席、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黄鹤教授,以及诸多学会副主委、委员等带来了精彩的主题学术演讲,积极发挥引领作用,共议起搏电生理事业的未来发展。
群贤毕至,聆听行业权威声音
▼▼▼
全体大会共分为上下两场、4个session,4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我国起搏电生理事业的现状及前景进行了精彩讨论,尽洒学术风采。
会议第一场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黄德嘉教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曹克将教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江洪教授、北部战区总医院王祖禄教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徐伟教授共同主持。
张澍教授首先从心源性卒中认识现状、中国心源性卒中防治、心脑同治及心脑共治模式等3个方面同大家分享了目前心源性脑卒中的预防的重难点。华伟教授则向大家介绍了心脏起搏技术最新进展,包括希浦系统在心衰患者中的应用、国内CCM临床应用研究、具体案例分析等。随后,黄从新教授以“结果与期待-降低房颤消融复发率”为主题与大家进行探讨。他提到,未来应深化对消融能源及相应装置的研究,并积极推动内外科联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王景峰教授、江苏省人民医院陈明龙教授先后就CCM治疗心衰的应用及研究进展、环肺静脉隔离+窦性心律下基质改良术治疗持续性心房颤动的发展及前景依次向大家做了介绍。
起搏电生理领域近年来发展迅猛,不断迸发新的学科活力,新技术的开展离不开学科专家们的艰难探索与学界内的交流学习。多位权威专家为此次大会保驾护航,也为日后心电生理学科的长足发展注入了持久动力。
携手共进,锵锵之声话创新
▼▼▼
全体大会第二部分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李毅刚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刘旭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曾秋堂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郑良荣教授、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范洁教授共同主持。
首先,来自北京医院的杨杰孚教授对2022 ACC/AHA心衰指南非药物治疗进行了深入解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的吴立群教授介绍了心房颤动冷冻球囊消融新进展;接着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宿燕岗教授以“无导线起搏的临床应用及展望”为主题与大家进行分享;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汤宝鹏教授展示了CRT/D的现状及未来;最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黄鹤教授分享了房颤患者左心耳封堵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房颤消融治疗、心力衰竭的器械治疗、无导线起搏器进展是历届心电生理与起搏会议的热门话题,本次论坛秉承“创新、规范、提高”宗旨,注重临床实战、鼓励原创研究和技术创新,将为大家带来更多来自业界的锵锵之声。
殷殷寄语:励志前行 共享新进展
▼▼▼
论坛第三部分由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杨波教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钟国强教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刘启明教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高连君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付华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梁兆光教授共同主持。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唐闽教授围绕经冠状静脉系统双球囊封堵酒精消融治疗室性心律失常方面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夏云龙教授就心房心肌病领域分享了当前认识与探索;接着上海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杨兵教授分享了面向基层全科医生的房颤全专结合培训体系建设;宁波市第一医院储慧民教授就房颤脉冲消融领域的发展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随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崔凯军教授探讨了房颤高密度标测及消融策略;本场最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牛国栋教授向大家介绍了高效、精准肺静脉隔离的要点与难点。
此次论坛聚焦近年来心电生理、起搏等领域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新进展、热点,数十位专家学者立足于心电生理与起搏现状与应用前景,从基础研究和临床转化的角度探讨了我国心电生理与起搏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把最新研究进展与动态分享给大家,希望广大一线青年医生对国际和国内心电生理与起搏领域拥有更加全面的了解。
论坛第四部分由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李述峰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徐健教授、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李树岩教授、河南省胸科医院袁义强教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谢强教授共同进行主持。
首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王群山教授与大家分享了影像融合技术指导下左心耳封堵治疗应用进展;接着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吴钢教授进行了持续性房颤线性消融长期结果汇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谢双伦教授分享了二尖瓣峡部线性消融解剖及径路选择;武汉亚洲心血管病医院张劲林教授带来了左前分支室早消融新理念的精彩分享;最后江苏省人民医院张凤祥教授围绕“肥厚型心肌病室速的处理”提出了相关建议。
于百家争鸣中碰撞出绚烂的“学术之花”
▼▼▼
当前,我国仍处在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持续攀升的阶段,要实现“健康中国2030”这一愿景,需要不断优化心血管专科管理,进一步提升心血管预防诊治普及性、建立健全心血管慢病管理体系。其中,心电生理与起搏技术的发展,同样成为了近年来心血管学科研究与实践的焦点。
在心电生理与起搏事业快速30年的发展历程中,我国在学科发展、技术创新、人才梯队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进步,越来越多的青年骨干走向一线临床,成长为国内心电生理与起搏事业的后起之秀。近年来起搏电生理技术的迅猛发展,离不开学科专家们的刻苦钻研、艰难求索。
本次全体大会的顺利举办,离不开各位专家学者的倾力支持,也离不开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中国房颤中心联盟的大力支持。大会围绕起搏电生理领域的进展、现状、创新、技术、培训等方面,进行了丰富而深入的分享与研讨。
新老搭台,齐头并进,必将使学科发展朝着更多样化、全面化的方向不断进步,为学科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全面促进我国起搏电生理事业的创新与发展。